題記
沒有做事的幹勁,便又開始看起日劇。要我說,日劇常常是有著極深的社會意義,這是國產電視劇現在還趕不上的。兩季共19集的《99.9刑事專業律師》,兩天時間看完——雖然對這些事情略知一二,但是看過之後,我算是有了全新的感受。
什麼是真相,這在每一個人眼中都不一樣。
相同的事件,檢方窮盡手段證實嫌疑人犯罪了的「真相」;律師想方設法澄清嫌疑人無罪的「真相」;法官根據自己所認為的「真相」作出判斷。
相同的情感經歷,一方說「我沒有錯,我只是遇到更好的人」,這是他眼中的「真相」;另一方說,「他一點都不重視,他在戲弄這段我所看重的經歷」,這是他眼中的「真相」。當然,旁觀者也有屬於他們各自的「真相」。
而這些「真相」,實際上,就是我們各自對社會利益趨向的反映。事實上,有且只有一個真相,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濾鏡,經過濾鏡之後,真相就變成他們各自的「真相」。
可能這有點繞,說白了,就是「我們都習慣將『真相』想像成對我們有利的樣子」。而真正的真相,卻往往被我們遺忘。
要我說,這個劇最讓我影響最深刻的不是松本潤的「追求真正真相的心」——我們每個人大多都是俗人,不可能也不被容許做到這樣。讓我最感回味無窮的是第二季的老法官。
這個被水霧蒙蔽雙眼的畫面出現了三次(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我並不認為這是彈幕普遍所說的「他被權利蒙蔽了雙眼」這麼定性化且粗暴的點評。我還是更願意稱它為人的「真相濾鏡」。最後一個案件的重審決定,是對上頭故意錯判的挑戰,而一旦翻案,他也就可以掀翻上頭,重新上位。他年輕時其實也像深山和丸川一樣追求真相,只是他卻因此被貶黜,從此他就有了濾鏡。前兩季所表現的「真相」一直是各種「真相」的對立,是「真相」之間的爭奪。
而最後的真相,和他所希望的「真相」是一致的。這個時候,是非對錯就不可知了。或者說,在我看來,就算各方真相是對立的,是非對錯也是不可以輕易評判的。
當證據形成閉環,「事實」已經很顯然,而如果公訴失敗,就會被貶黜;
當檢察官提供的證據確鑿,而法官有著大量案件,處理不完也會被貶黜;
當委託人有所要求,律師為了他們的利益也要去求取對其有利的「真相」——
所以真相是什麼,在這種狀況下,好像就不重要了。
但是,真的不重要了嗎?
還記得這個人嗎。
幾年前,我可能只是在笑他的「愚鈍」:——一個話都說不清楚的人,能當上科長?
現在我明白了。他是一個聰明的「老實人」。他用他表現出的愚鈍,保住了成千上萬人的工作。
「真相」,也跟閱歷有關吧。當輿論拋卻民生談論產能汙染,他不可能公然唱反調,也無法昧著良心低頭順從,所以他選擇了大智若愚。
後記:
追求真相的方式中,辯論是最好的方式。但是說實話,真正能夠讓我們站在我們想要站在的一方的機會又有多少呢?無論是法庭上的辯論,還是賽場上的辯論,站隊都是隨機分配的。大家都是為了勝利而辯論,那麼辯論的意義,
到底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