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煙臺與韓國歷史淵源深遠。20多年前,中韓兩國尚未建交,第一家韓資企業就已落戶煙臺。伴隨著中韓自貿區談判的完成,中韓關係日漸升溫,「韓流」與「漢風」相互交融。煙臺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在不斷加強與韓國經貿合作的同時,注重文化方面的交流溝通,韓國元素已經成為煙臺開放發展的一大特色。
記者從市外事僑務辦了解到,近幾年,無論教育、文體、旅遊觀光還是招商投資、經貿往來,煙臺和韓國民間友好交流碩果纍纍、百花齊放。為了全面展示煙臺與韓國之間相互合作和溝通交流,本網推出了煙臺對韓全方面合作系列報導,《韓國志願者扮靚「第二故鄉」搭起中韓公益橋梁》、《煙臺對韓合作進入快車道 去年來煙韓國遊客26萬》、《煙臺對韓合作進入快車道 去年來煙韓國遊客26萬》、《煙臺韓國架立體"交通走廊" 每周48次航班飛韓國》,相關後續報導,敬請關注。
膠東在線網4月8日訊(記者 李婷婷 通訊員 盛寧育)一個偶然的機會,孫夜曉的朋友給他在英國留學的兒子孫大步介紹了一個韓國女朋友,通過一次在機場的邂逅,兩個人一見鍾情,並迅速走入婚姻殿堂,在煙臺定居,從此組成了一個中韓跨國的大家庭。
朋友介紹韓國兒媳婦,組成中韓家庭
孫夜曉介紹,當初朋友介紹韓國兒媳婦的時候,兒子正在英國讀博士,兒媳婦在美國留學,他和老伴在煙臺,而女方的父母在韓國生活,可以說,一個婚姻涉及到了四地。
談到自己的兒子娶韓國媳婦,孫夜曉說他很支持,非常尊重兒子的選擇。「兒媳婦很乖巧,雙方一見鍾情,而且女方的父母也喜歡煙臺,希望女兒嫁到中國來,就這樣我們組建了一個中韓家庭。」
當然,在一個中韓家庭裡,肯定會有一些文化的碰撞。孫夜曉說:「韓國人還是保留著一些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觀念比較傳統,比如他們特別不理解中國男人做飯這件事,雖然有時候需要解釋,但也給普通的家庭生活增添了一些樂趣。」
在孫夜曉看來,他們組成的不僅是一個中韓家庭,更算一個國家化大家庭,因為在家中,大家都是用英文交流。「兒子和兒媳婦都在國外留過學,兒媳婦中文不好,所以他們從認識到現在一直用英文交流,我跟老伴也會幾句英文,所以在我們家全是英文交流。」孫夜曉介紹。
韓國媳婦融入煙臺生活,最愛麻辣香鍋
2014年9月,孫夜曉的兒子孫大步和兒媳婦鄭民智舉行了婚禮,結婚後兩人就獨立地在煙臺生活,孫大步在大學裡教書,鄭民智在學校裡學習中文。
每天早上,鄭民智都會早早起床,為孫大步準備早餐。「早上一般是簡單的咖啡牛奶麵包,中午、晚上可能是韓國的泡菜、大醬湯。」孫大步介紹,韓國女人比較顧家,平時他去上班,鄭民智都會在家裡打掃房間、洗洗衣服,家務活基本不用他去操心。
「她不會做中國菜,家裡的飯菜基本上以西餐和韓餐為主,但是她非常喜歡中國菜,在父母家的時候還會一起學著包餃子。」孫大步說,來到中國以後,韓國媳婦最喜歡吃的就是麻辣香鍋,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吃一次,同時也非常喜歡煙臺的海鮮。
兩個人從認識到結婚,孫大步與韓國媳婦相處融洽,很少發生爭吵。「這可能是我娶韓國媳婦和中國媳婦最大的不同,由於語言的關係,我們雙方很少爭吵和拌嘴,我有時候生氣了說了幾句,她也會讓著我,這可能跟韓國的傳統有關,韓國男生一般都有些大男子主義。」
在孫大步的父親孫夜曉看來,韓國兒媳婦正在慢慢融入煙臺的生活,但是最大的障礙還是語言問題。「她在煙臺沒有朋友,比較孤獨,肯定偶爾會有些想家。」孫夜曉說,希望兒媳婦能學好中文,這樣可以出門工作,認識更多的朋友。
創作有關中韓愛情劇本,有自己家庭影子
煙臺與韓國隔海相望,一衣帶水,有著非常深的文化淵源。孫夜曉告訴記者,他本人也與韓國有著不解之緣。「在中韓建交之前,我就去過韓國,做過一些學術文化的交流,後來我在開發區也工作過,見證了韓國對煙臺投資的快速增長。」
「現在兒子又娶了一個韓國媳婦,我想自己應該為中韓文化交流做一些貢獻。」孫夜曉表示,目前自己正在創作電視劇《24小時娶到你》的劇本,希望通過一個影視作品來展現在一個中韓家庭裡的思想、文化碰撞和交流。
孫夜曉說之所以創作這樣一個劇本,是與自己的切身感觸有關,可能有自己家庭的影子。據悉,《24小時娶到你》為一個中韓愛情劇本,講述了兩個年輕人的婚姻故事。「一個韓國男生和一個中國女孩,兩人相戀了,通過這個年輕人的婚姻故事,折射兩個家庭、兩個國家的文化交流和溝通。」孫夜曉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