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定,天下平」,《黃河母親》雕塑屹立於黃河沿岸,其創作者就是新中國第一代女雕塑家何鄂。她用指紋幾乎被磨盡的雙手,通過一鑿一刀的精雕細刻,賦予雕塑以生命,既構雕塑風神,又塑人民紀程。
何鄂先生成長於甘肅黃土地,而她的故鄉在金山廊下。9月25日,《愛國·愛家》何鄂故鄉行主題雕塑展在金山區青少年學農基地正式開幕,何鄂先生將自己豐沛飽滿的歷史感悟、深厚博大的人民之心、有筋有骨的藝術塑造濃縮於這次故鄉行主題雕塑展,禮讚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本次主題雕塑展一共展出13件雕塑作品、28件(58幅)圖片作品,分為「初心·基石」、「愛我中華」、「故鄉情深」、「國際友誼」、「心繫人民」五大板塊,生動展現何鄂先生的家國情懷與藝術堅守,為市民群眾奉上一道歷史與時代交織的文化大餐。此次展覽為期一個月,展覽免費對外開放。
其中,天安門城樓的紅磚色作為主色調,為雕塑展增添了濃厚的歷史文化元素,黃色背景牆寓意黃土地讓故鄉情飽滿深刻多元交織。人物的生命和歷史的沉澱共棲於此,在不同的時代文化與語境裡,帶給觀者共通的感受和理解。
雕塑《血祭祁連》記錄了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的悲壯歷程,而《戰風沙》則以「時代楷模」郭朝明等六位老人治沙造林故事為原型創作,立體化的創作讓人物的生命和歷史的沉澱共棲於此,帶給參觀者以共通的感受與理解。《戰風沙》的三張創作手稿也被同時展出。
高19米58的《核城英雄塔》雕塑,寓意1958年中核四0四核城創建,是為慶祝核城創建60周年而建造的標誌性建築,訴說著祖國在歷史進程中走向世界的足跡。
同樣被展出的還有《金山衛風雲》《勇敢的鮮軍》《方正之》等雕塑,他們都是「上海文化」的「金」字招牌的一部分,其傳達的精神力量將感染每一位觀者,並伴隨著時間的積澱發揮更大的影響。
雕塑藝術的開放性、對話性和互動性,也為金山的文化地圖增添了人文魅力和歷史使命,從而以文化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在展覽開幕的同時,當天下午,還舉行「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為主題的文化研討會,何鄂先生在會上做了主題報告,向家鄉人民講述自己的愛國初心。目前,金山正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各基層黨組織將分別組織人員分批參觀此次「紅色」主題雕塑展。
編輯丨陳薇婷
責編丨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