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四青年節」 ,究竟多少歲算青年?關於青年的標準,真的是眾說紛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國際、國內是怎樣界定的。
2008年1月1日新施行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但是,該《辦法》沒有對青年的年齡上限作出具體規定。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宣布確定5月4日為青年節時,曾指出慶祝青年節的對象為中等以上學校學生,相應為中學生、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年齡基本為12—30歲。
相應地,《現代漢語詞典》對「青年」的解釋是:指人十五六歲到三十左右的階段。
在各地評選「傑出青年」時,對青年的標準可放寬到40—45歲。
據《重慶晚報》2008年報導,聯合國1985年首次將青年年齡定在15—24歲,後被調整到45歲。
2013年5月,據外媒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確定新的年齡分段:44歲以下為青年人,45—59歲為中年人,60—74歲為年輕老年人,75—89歲為老年人,90歲以上為長壽老人。但該消息未經證實。
還是《重慶晚報》報導,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青年的年齡上限提高到60歲。也就是說,60歲以下的都可稱為青年。
其實,不管年齡多大,保持青年般的頭腦和心態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多學習、多閱讀、多反思,讓思想永遠不落伍,就永遠都是「進步青年」!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推薦一本讓你永葆青春的好書——《久石讓音樂手記》!
(日)久石讓 著 艾菁 譯
49.80元
ISBN 9787313177063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本書是日本著名音樂家、宮崎駿御用電影配樂師久石讓的音樂生活感悟隨筆。人類為什麼需要音樂?音樂從何而來?作曲家如何捕捉樂思,寫就令人感動的作品?在怎樣的時刻,「樂音」最終成了打動人心的「音樂」?久石讓,作為一名作曲家,指揮家,演奏家,嚴肅思考、真誠書寫,將這一冊在繁忙作曲、指揮、演出空隙中寫就的音樂手記奉獻給愛樂的讀者。這本音樂手記,是久石讓音樂生活和音樂思考的記錄,也是他與愛樂讀者的一次漫長,充滿冒險的音樂路途上的傾心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