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兩天去一家飯店吃飯,價格死貴、味道一般,吃完給人的感覺像被坑了。心想:『我要把這糟糕的經歷寫在自己的博客裡,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家飯店的真面目』。但是在韓國要是那麼做的話,那就有可能變成犯罪分子。誠實客觀的點評一家飯店也能構成犯罪?根據韓國法律一切皆有可能。
本文出自:微信公眾號laweui 《韓國專家金律師的服務快車》
轉載到其他平臺,請務必註明出處。
名譽毀損罪
韓國的《刑法》中有一個罪名比較特別,那就是「名譽毀損罪」。根據法律規定,公然以客觀事實指責他人造成其名譽毀損時,處以2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500萬韓元以下的罰款;公然以虛假事實指責他人造成其名譽毀損時,處以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10年以下的吊銷執照或者500萬韓元以下的罰款。
也就是說,不管說的是事實還是虛假的只要①公然的②損毀他人名譽就構成此罪。所以在前言中所說的事例那樣,要是將飯店用餐的糟糕經歷寫在網絡博客上讓更多的人知道飯店的真實一面導致消費者對其方案時,飯店完全可以以名譽受到損害為由把寫者告到警察局。
常見的例子
中國人在韓國涉嫌名譽損毀被告到警察局的事例經常能夠在實踐中碰到。常見的案例如下:
① A某在整形失敗後,與醫院就賠償問題協商未果後,將自己遭遇的事例寫在網上求救。
② B某在東大門買衣服後發現衣服的質量很糟糕,就把衣服和詳細的購買經歷製作成視頻進行專業點評。
③ C某跟自己的朋友打架之後,在網上發了帖子並沒有寫真實的事實,只是主張自己的受害者,對方是加害者。
大部分的名譽損害案例都是在網上發生。由於不太了解韓國法律規定,在網上發帖時經常會詳細的寫明對方的信息。這恰恰是構成名譽損毀罪的關鍵點。
如何構成犯罪?
但並不是所有的類似行為都可以構成犯罪。要構成名譽損毀必須要滿足幾個條件:
① 公然的指責
指責他人導致名譽毀損必須要公然的進行。公然指的是向不特定、多數人傳播負面消息的意思。所以兩人之間的對話等不能看成是公然。但兩人之間秘密的用簡訊聊天也有可能成為公然的行為。因為簡訊聊天的內容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也存在向不特定、多數人傳播出去的奉獻。
② 造成名譽毀損
指責的行為不管事事實還是虛假的,只要對特定的人造成負面影響就可以視為名譽毀損。就算是不明著寫他人的名字,讓其他人充分聯想到某個特定人時也視為造成名譽毀損。
③ 受害人要控訴
就算是網上發帖也好還是在大街上掛橫幅也好,只要受害人不告到警察局那就不構成犯罪。
結 語
知道了「名譽毀損罪」有多可怕吧?在各種論壇可以看到很多名譽毀損他人的帖子。但之所以繼續發生這樣的案例,一方面寫文章的人不了解韓國法律,另一方面受害人也不知道對方的行為構成犯罪。現在普及了相關的知識,以後大家要小心了。繼續關注本公眾號,普及實用的韓國法律知識。
旅遊籤證能在韓國打工嗎?
刑事案件中,受害人能申請賠償嗎?
往別人臉上潑水也是犯罪
中韓貿易中,追回欠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