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通訊不是那麼發達的時候,欽州街的IC公用電話亭是人們聯絡的重要工具。印象較深的是欽州灣廣場供電局前IC公用電話亭一排過去都有5.6臺,那時候很多人都隨身帶著一張IC電話卡。但隨著手機的普及,公用電話亭似乎成為了路邊擺設,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可能你覺得現在欽州的IC電話亭都拆了,其實不是,淘汰的IC電話亭被包裹了起來作城市宣傳之用,所以欽州很多街道都能看見這樣的方形。
如果你善於發現,欽州街還是可以見到IC公用電話亭的真身,只不過肯定是不能使用了。在子材西大街麒霏大酒樓對面就有一個IC電話亭真容,現在看著很有時代感,那時候欽州各街道的電話亭都能使用,IC電話卡是使用它的唯一「鑰匙」。
斑駁的痕跡似乎還能看到它的滄桑,使用說明看著還是那麼清晰
這樣不能使用的電話亭已成了中介重點關照對象,早以為電話亭的時代已離我們遠去,沒想到發現了欽州新建的電話亭,而且是以全新的形象出現。
這個位置是不是和上面第一張圖的位置很像?改頭換面後的電話亭很有現代氣息,而它也不是IC電話亭了,變成了5G電話亭,下方比較大的儲物空間是放設備的。前後燈箱猜測應該是廣告投放,不過目前還不能使用,試了下是沒有通電狀態。為什麼現在老舊的IC電話亭會改造成5G電話亭?在網上看到對IC電話亭改造為5G電話亭已有不少先例,上海就對原先的電話亭改造,加入了5G小微基站以這樣的形式覆蓋5G信號,沒想到欽州那麼快也有5G電話亭了。
5G電話亭的電話,體積比IC電話小很多,上面寫著應急電話
看起來挺時尚,完全想像不到和之前的IC電話亭沾上關係
不知道這個5G電話亭是不是欽州首個,現在國內一些城市不是每個電話亭都會進行改造,如果電話亭周圍的5G環境良好,就不會對其改造,欽州應該也是大同小異。
被遺忘的IC電話亭現在以5G電話亭的形式出現,以前是滿足人們通話的需要,現在是滿足城區5G信號覆蓋,也算是很好的利用起來了。之前在華為數字小鎮體驗了一把5G上網速度,5G網速是4G網速10到20倍,觀看藍光4K視頻,拖拽進度條秒緩衝,下1G容量的遊戲也只要數秒。不過現在欽州人大多還是使用4G手機,現在運營商公布的5G資費對比4G也是貴一些,要全民享受5G的速度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