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提醒:誤服斷腸草3人死亡,4人搶救,請一定要認清斷腸草!

2021-02-22 藥評中心

作者:馮時茵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廣東省藥學會

來源:嶺南藥學

文中圖片均來自作者拍攝,樣品均經廣州市藥檢所侯惠嬋主任中藥師鑑定,確認基原準確。

2018年6月2日晚19時左右,翁源縣新江鎮發生一起7名外地民工誤食大茶藥(俗稱斷腸草)自泡藥酒中毒事件。當天中午該批外地民工自行在野外採摘植物後用白酒浸泡,晚上飲用後出現程度不同的不適症狀,其中,2人當場死亡,1人在送醫途中搶救無效死亡,其餘4人已送至粵北人民醫院搶救,截至6月3日下午19時,搶救工作仍在進行中。

一、怎樣認清大茶藥(斷腸草)?

大茶葉、大茶藥、斷腸草、胡蔓藤、野葛、鉤吻,它們是同一種中藥

斷腸草又名大茶葉、大茶藥、鉤吻、胡蔓藤、野葛、毒根等,植物基原為馬錢科(Loganiaceae)胡蔓藤屬植物胡蔓藤Gelsemium elegans Benth.,其味辛、苦,性溫,有大毒,是世界聞名的劇毒植物,具有祛風攻毒、散結消腫、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疥癩、溼疹、瘰癧、癰腫、疔瘡、跌打損傷、風溼痺痛、神經痛等疾病。

斷腸草(鉤吻)在華南地區分布廣泛,廣東省幾乎每年都有因誤食斷腸草(鉤吻)而發生中毒或死亡的報導。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下這個既有毒又有良好藥用價值,叫人又愛又恨的斷腸草(鉤吻)

圖1、斷腸草鉤吻)原植物圖


【主要鑑別點】

1、斷腸草(鉤吻)

呈圓柱形,常彎曲扭轉狀。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具細縱紋,彎曲處皮部呈半環狀斷裂而露出木部,木部表面具明顯的縱紋。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麵皮部淺黃棕色,木部黃色或淺棕黃色,可見放射狀紋理及眾多的細孔。

圖2、斷腸草 (鉤吻)根

2、斷腸草(鉤吻)老莖

老莖外皮為軟木栓皮,淺黃色至黃棕色,具縱向瘤狀突起和深縱溝。不易折斷,斷面不整齊,斷麵皮部黃棕色,木部黃色至淺棕黃色,具放射狀紋理,密布孔眼。

圖3、斷腸草(鉤吻)老莖

3、斷腸草(鉤吻)嫩莖

外皮表面較光滑,灰綠色、灰黃色至灰棕色,具細縱紋及縱向橢圓形突起的點狀皮孔。節處稍膨大。質堅硬,易折斷,其皮處可見白色毛髮狀纖維。斷麵皮部黃棕色,木部黃色至淺棕黃色,有的髓部幹縮呈中空狀。

圖4、斷腸草(鉤吻)嫩莖


二、哪些植物與斷腸草(鉤吻)相似?

因為斷腸草(鉤吻)的花期與金銀花、山銀花相近,鉤吻的植株和金銀花、山銀花也容易混淆,大家容易誤將鉤吻當成金銀花、山銀花採摘回家,熬製消暑飲料飲用,從而導致中毒。

另外,斷腸草(鉤吻)為藤本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可能會與五指毛桃(桑科植物粗葉榕Ficus hirta Vahl)的植株或者根纏繞,如果不把兩者區別開,誤服也容易引起中毒。

圖5、斷腸草(鉤吻)


圖6、金銀花

圖7、山銀花

圖8、五指毛桃根


特別提醒:

市民應儘量避免自行採食野菜,或採摘野外植物來自製藥酒等,謹防誤採誤食引起中毒,特別是一些有毒植物,比如說大茶藥的形狀與一些常用煲湯、泡酒的藥材十分相似,必須認真鑑別並剔除。一旦誤食有毒植物,一般會在短時間內出現燒心、頭痛、噁心嘔吐、口吐白沫、腹痛不止等中毒症狀,應儘快送醫院救治。

參考資料: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廣東省中藥材標準(一冊)[M].廣東:廣東科技科技出版社,2004:147

審稿: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唐洪梅

請您長按二維碼關注藥評中心!

相關焦點

  • 【注意】誤服斷腸草中毒,3人死亡,4人搶救,請一定要認清斷腸草!
    當天中午該批外地民工自行在野外採摘植物後用白酒浸泡,晚上飲用後出現程度不同的不適症狀,其中,2人當場死亡,1人在送醫途中搶救無效死亡,其餘4人已送至粵北人民醫院搶救,截至6月3日下午19時,搶救工作仍在進行中。一、怎樣認清大茶藥(斷腸草)?
  • 這種漂亮的花竟是斷腸草,廣東已有15人中毒、3人死亡!
    和300萬海陸豐人一起關注汕尾市微信公眾平臺,免費訂閱,了解本地最新資訊!讓彭湃看到我們更出色的一代海陸豐人!諮詢/建議/廣告投放 QQ:747263272 電話: 13927962377   13421519147
  • 紫金黃塘15人誤服大茶藥浸泡的藥酒,3人死12人中毒
    記者從市應急辦獲悉, 6月29日晚,河源市紫金縣黃塘鎮臘石村發生一起飲用自泡藥酒中毒事件,導致3人死亡,12人中毒。
  • 平果一家4口吃野菜誤服斷腸草中毒 2人進ICU
    3月29日21時25分,平果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接到縣疾控中心電話稱,新安鎮道峨村敢銀屯有一家四口疑似食物中毒,正在平果縣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和全科醫學科住院治療。執法人員到許某採摘地進行取樣檢測經初步勘察,3月29日晚,許某一家4口晚餐食用自行採摘的野菜,餐後不久出現不同程度的頭暈、乏力、呼吸困難等症狀,隨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後被送至平果縣人民醫院救治。
  • 藥材:斷腸草
    斷腸草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斷腸草是帶有劇毒的中藥材,它也叫山砒霜,來源於野生植物鉤吻,這種植物全株可以入藥,能止痛也能拔毒,但平時不能隨便使用以免中毒。斷腸草毒性雖大但藥用功效也很出色,還能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下面是我對它功效以及藥用價值的具體介紹。
  • 原來都是斷腸草惹的禍!
    廣東人素有用五指毛桃煲湯的習慣,怎麼會引起中毒呢?如果你到山坡、樹林...遊玩,看到這種美麗的花!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被它的外表蒙蔽了...斷腸草是常綠木質藤木,長3~12米,分布於廣東、江西、福建、湖南、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省區,生長在海拔500~2000米山地路旁灌木叢中或潮溼肥沃的丘陵山坡疏林下。斷腸草常常纏繞和混雜在其它植物中,其根部外觀與煲湯藥材五指毛桃十分相似,普通市民難以鑑別剔除。斷腸草全株有毒,其根、莖、葉均含有生物鹼,根部生物鹼含量最高,其中又以根皮為最高。
  • 90後情侶服下「斷腸草」後中毒,起因竟如此哭笑不得!
    說起斷腸草,自然會想起金庸小說《神鵰俠侶》,楊過和小龍女深中情花劇毒。在苦尋後,同樣劇毒的斷腸草成了解藥。
  • 一鍋五指毛桃煲雞湯毒倒一群人!認清它:千萬別吃
    一鍋五指毛桃雞湯放倒一群人,禍根在湯裡混進了這種「毒藥」。五指毛桃,人稱「廣東人參」,是廣東人常用的煲湯材料。燉雞、燉排骨,都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然而,近日,小李和幾個朋友聚餐,分享了一鍋五指毛桃燉雞湯後,紛紛出現頭暈、視力模糊。檢查結果顯示,禍根在斷腸草毒素。咋回事兒?
  • 梧州男子欲售「霧水藤」錯配斷腸草,導致他人中毒休克……
    今年9月4日,覃某某位於梧州市萬秀區的中草藥鋪來了一位客人趙某。趙某因為咳嗽有痰想買些中草藥煎服,於是覃某某便按照民間配方,將「霧水藤」、楓木寄生、鋪地草等草藥按比例組合配售給趙某。「霧水藤」與毒草「斷腸草」外形非常相像,經常有人將兩者混淆導致中毒事件發生,中草藥商家在配售「霧水藤」前一般都會進行毒性辨別。然而,覃某某自恃「經驗」豐富,將未經毒性辨別的「霧水藤」配售給了趙某。
  • 一鍋雞湯毒倒一群人!認清它:這種東西千萬不要出現在餐桌上
    檢查結果顯示,禍根在斷腸草毒素。咋回事兒?8月7日晚上10點多,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急診科突然有10個人一起來掛號,有幾個人明顯暈暈乎乎。醫生看著不對勁,趕緊上前詢問情況。據其中症狀較輕的小李說,他們一群人晚上7點左右聚餐,吃到8點多,開始有人頭暈,視物模糊、雙眼瞼無力,緊接著,出現類似症狀的同伴越來越多。
  • 三名小學生靠斷腸草成「農藥王者」!網友:這波真不「坑」
    8月26日媒體報導,四川3名的小學生用被稱為「斷腸草」的紫花魚燈草製作農藥,獲得全國性大獎。
  • 廣東3名男子喝了幾口「金銀花」酒,被送進ICU!
    幸運的是,11月26日至11月27日,3名患者病情穩定並轉該院消化內科繼續接受治療,由於搶救工作及時,3名中毒患者最終恢復良好,未留下後遺症。原來,這一切的問題都出在藥材上面,他們喝的並不是金銀花泡酒,而是斷腸草!
  • 最近抖音熱推的法國香水藤 醫生提醒: 植物全株有毒切勿隨意種植
    12月5日,市中醫醫院脾胃內科醫生提醒,這種植物又名金鉤吻、大茶根、斷腸草,全株含有生物鹼,為神經毒,誤食中毒者會出現頭暈目眩、四肢麻木、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危及生命,建議家庭謹慎種植。兩周前,市中醫醫院收治了一名「大茶根中毒」的患者劉某(化名)。
  • 【侯家新風】昔作芙蓉花,今為斷腸草——珍愛生命,從禁種罌粟做起!
    「昔作芙蓉花,今為斷腸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罪惡之花——罌粟。罌粟作為我國嚴禁種植的植物,在社會群眾中已成為共識,然而還有一些居民的法律意識淡薄,認為種植罌粟可以用來治病,還有的認為罌粟花非常豔麗,可以當做花兒來欣賞,更有甚者認為可以當做飲食配料來使用。殊不知罌粟雖美,卻是致命毒藥。
  • 四會人清明祭祖時,見到這種花千萬別摘!有人因此喪命…
    這種美麗的花,竟然是毒藥之王——「斷腸草」!,結果雙雙入了ICU…斷腸草,學名葫蔓藤,廣泛分布於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地區。它全身有毒,尤其根、葉毒性最大,服食過量會對人體產生極大損害,甚至導致死亡。因其形狀與金銀花近似,誤食的情況時有發生。
  • 【Top榜】如何優雅地形容一個人臉大?
    網友:生平無憾事,唯負心上人。「斷腸草」致死,快記下此草真容——25日凌晨,廣西梧州市蒙山縣發生外來務工人員中毒事件,已有5人死亡,初步判斷為誤食毒草致死。鉤吻鹼,俗稱斷腸草,據記載,吃下後腸子會變黑粘連,人會腹痛不止而死。此類毒草和當地一種藥用植物相似,戳圖識別,千萬別吃!擴散!
  • 已致42人死亡!廣東人注意,這類「藥材」千萬別用來煲湯!
    但是東哥要提醒各位吃貨們這個「藥材」可千萬別隨意食用否則可能會出大問題!近日,記者從雲南省疾控中心了解到:2015-2019年,雲南省累計發生33起因自行烹調食用烏頭類藥材導致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毒174人,死亡42人,病死亡率為24.14%。日前,雲南省政府食品安全辦發出提醒:「(黃)草烏、附子是毒性中藥材,不是食品,嚴禁作為食品、藥膳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