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面藍字,免費訂閱!
一說到咱們廣東人
最多的評價就是「什麼都吃」
「煲仔飯」「人頭飯」「老婆餅」
……
其中,老廣最愛莫過於煲湯
秋冬季節當然少不了藥膳
想想都覺得很養生
但
是
東哥要提醒各位吃貨們
這個「藥材」可千萬別隨意食用
否則可能會出大問題!
近日,記者從雲南省疾控中心了解到:2015-2019年,雲南省累計發生33起因自行烹調食用烏頭類藥材導致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毒174人,死亡42人,病死亡率為24.14%。
日前,雲南省政府食品安全辦發出提醒:「(黃)草烏、附子是毒性中藥材,不是食品,嚴禁作為食品、藥膳食用。」
秋冬季節,雲南省部分地區民間有煮食草烏、附片等烏頭類中藥材「進補」的習俗,也有部分民眾將其製成藥酒服用,認為可以滋補身體、驅寒止痛。
因烏頭鹼毒性極大,若自行加工不當、食(飲)用過量,極易引起食用者中毒甚至死亡。
烏頭類植物是指烏頭屬毛茛科的植物,常見有川烏、草烏、附子和雪上一枝蒿等,草烏、川烏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黃草烏或烏頭的母根,附子是其子根的加工品,該類植物含有滇烏鹼、烏頭鹼、次烏頭鹼、新烏頭鹼等多種生物鹼,均為大毒藥材。
由於該類藥材毒性極強,國務院制定的《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將其列入管理,一般要在炮製後方可作為藥物使用,且購買和使用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資料圖。圖據云南網
食用烏頭類中草藥中毒後,一般0.5-2小時即可發病。毒性表現主要有心臟毒性、神經毒性和消化道毒性等。
症狀主要有——
中毒患者多因心律失常和呼吸抑制而死亡。
烏頭類中草藥急性中毒的常見原因
▼
發生烏頭類中草藥急性中毒
應該如何急救
▼
預防烏頭類中草藥急性中毒
▼
另外,東哥也要提醒大家
路邊、山上的野生植物
千萬不能隨意採摘食用!
很容易誤把「毒草」當「藥材」!
深圳此前就有類似案例發生過
▼
2019年2月,深圳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報告接診了三例疑似食物中毒患者,為一家三口。據患者回憶,孩子在小區裡挖到「野山藥」帶回家 ,母親就切了幾塊與排骨、鮑魚、山藥一起煲湯,沒想到吃成這樣。
事後,專家在患者家中垃圾桶找到切剩的致病物——「野山藥」植株片段,經現場初步辨識為天南星科植物海芋,毒性很強。
2018年7月,深圳的陳老先生特地託人從老家帶回一些新鮮的藥材,給祖孫三代煲了一鍋清肝明目湯。晚上,陳先生一家有說有笑地開飯了,家中有6個人都品嘗了這一鍋愛心滿滿的藥材湯。
然而大約到了晚上八點,喝過藥材湯的人陸續出現了頭暈、視物模糊、噁心、嘔吐等症狀,並且喝湯最多的人症狀最嚴重,這個時候他們意識到這湯可能有毒趕緊求醫。
福田區疾控中心的醫生採集到剩餘的藥材湯和病人的尿液,趕緊送往實驗室檢測,很快確認了藥材湯中含有鉤吻,也就是斷腸草。
最後
這些易混淆的中草藥,你都認識嗎?
戳圖了解,擴散周知
▼
總而言之
要想從根本上去預防中毒
辦法就是
不要隨意採摘
不要隨意採摘
不要隨意採摘
你記住了嗎?
來源:網信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