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宜進補,藥材煲湯學問多,這樣的湯美味又滋補!

2021-02-12 每日健康大百科

閱讀本文之前,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體

每日健康大百科  點擊關注

您將免費收到更多的健康養生知識哦

有句俗話叫:藥食同源。盛夏已過,不少人感覺身體發虛,想在秋天補一補,很多人都會找來當歸、枸杞等藥材,煲一鍋「滋補湯」來犒勞一下自己和家人。

然而,不同的中藥特點各不相同,用中藥煲湯之前,必須通曉中藥的寒、熱、溫、涼等各性。

選擇人參、當歸、枸杞、黃芪、山藥、百合、蓮子等材料。另外,可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湯料。如身體火氣旺盛,可選擇如綠豆、海帶、冬瓜、蓮子等清火、滋潤類的中草藥;身體寒氣過盛,那麼就應該選擇參類作為湯料。

肉類要先燙一下,去掉肉中殘留的血水,保證煲出的湯色正。雞要整隻煲,可保證煲好湯後雞肉質細膩不粗糙。另外,不要過早放鹽,鹽會使肉裡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也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味。

火不要過大,火候以湯沸騰為準。開鍋後,小火慢煲,一般情況下需要40分鐘左右。因為參類中含有一種人參皂甙,如果煮的時間過久,就會分解,失去其營養價值。所以,煲參湯的最佳時間是40分鐘左右。

味甘苦澀、性平、有小毒、歸肺經。可以斂肺定喘、止帶濁、縮小便,宜用於痰多喘咳、帶下白濁、遺尿尿頻等。咳嗽痰稠不利者慎用。

可補中益氣、壯陽滋陰、鎮心安神、潤膚養發,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治五勞七傷諸疾。但溼熱、實邪及腸胃積滯者慎用。

性味甘平,歸脾、肺經。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用於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者。忌與藜蘆同用。

歸心、肺、脾、腎經,利水滲溼,健脾寧心,宜用於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

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消炎止瀉、祛風除溼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血虛萎黃、頭暈心悸、虛寒、腸燥、跌打損傷,是非常適合女性調理身體的一種食材。

來源:健康圈

相關焦點

  • 入秋宜進補,藥材煲湯學問多,這樣的湯美味又滋補
    盛夏一過,不少人感覺身體發虛,想在秋天補一補,很多人都會找來當歸、枸杞等藥材,煲一鍋「滋補湯」來犒勞一下自己和家人。然而,中國中醫藥學會莊乾竹告訴記者,不同的中藥特點各不相同,用中藥煲湯之前,必須通曉中藥的寒、熱、溫、涼等各性。
  • 入秋宜進補,藥材煲湯學問多,這樣的湯美味又滋補! | 【煲湯料】
    盛夏一過,不少人感覺身體發虛,想在秋天補一補,很多人都會找來當歸、枸杞等藥材,煲一鍋「滋補湯」來犒勞一下自己和家。不同的中藥特點各不相同,用中藥煲湯之前,必須通曉中藥的寒、熱、溫、涼等各性。選擇人參、當歸、枸杞、黃芪、山藥、百合、蓮子等材料。另外,可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湯料。
  • 藥材煲湯學問多,這樣的湯更滋補!
    盛夏一過,不少人感覺身體發虛,想在秋天補一補,很多人都會找來當歸、枸杞等藥材,煲一鍋「滋補湯」來犒勞一下自己和家人。然而,中國中醫藥學會莊乾竹告訴記者,不同的中藥特點各不相同,用中藥煲湯之前,必須通曉中藥的寒、熱、溫、涼等各性。
  • 廣東人注意,這類「藥材」千萬別用來煲湯!
    秋冬季節,雲南省部分地區民間有煮食草烏、附片等烏頭類中藥材「進補」的習俗,也有部分民眾將其製成藥酒服用,認為可以滋補身體、驅寒止痛。因烏頭鹼毒性極大,若自行加工不當、食(飲)用過量,極易引起食用者中毒甚至死亡。
  • 《羋月傳》告訴你:紅棗湯安神補血,冬季進補要多喝它!
    因為電視劇《羋月傳》熱播,紅棗湯受到眾人的關注和議論。從劇中得知紅棗湯安神補血、健脾養胃,是冬季女人進補的最佳飲品。紅棗湯真的有這些功效嗎?現實生活中也可以這樣進補嗎?《羋月傳》中神奇的紅棗湯究竟是怎麼煮出來的呢?到底有什麼秘訣?
  • 冬至進補——扶陽養正湯
    民諺云:「冬天進補,開春打虎」。放眼時下,疾病、不良生活工作習慣以及消極的情志無一不是在侵蝕耗散生命的精氣。而冬三月正是養精蓄銳的大好時期,正是養腎的大好時節,冬至前後尤為相宜。因為這時與天時相應,攝入的營養物質也容易封藏起來。善養生者,必奉於藏。在冬令通過適當進補,能使「精氣」儲藏於體內,可強身健體,有效提高免疫力,達到預防疾病發生的目的。這正是中醫「治未病」思想的體現。
  • 這類「藥材」不能用來煲湯!
    話說起來我們廣東人不僅愛吃福建人,還愛煲湯!一個月煲湯樣式都能不重樣!
  • 《羋月傳》紅棗湯安神補血,冬季女性進補可以多喝
    最近因為電視劇《羋月傳》熱播,紅棗湯受到眾人的關注和議論。從劇中得知紅棗湯安神補血、健脾養胃,是冬季女人進補的最佳飲品。紅棗湯真的如此有效嗎?
  • 這類「藥材」千萬別隨意用
    秋冬季節,部分地區民間有煮食草烏、附片等烏頭類中藥材「進補」的習俗,也有部分民眾將其製成藥酒服用,認為可以滋補身體、驅寒止痛。而烏頭鹼毒性極大,若自行加工不當、食(飲)用過量,極易引起食用者中毒甚至死亡。烏頭類植物是指烏頭屬毛茛科的植物,常見有川烏、草烏、附子和雪上一枝蒿等。
  • 這類「藥材」千萬別隨意用
    秋冬季節,部分地區民間有煮食草烏、附片等烏頭類中藥材「進補」的習俗,也有部分民眾將其製成藥酒服用,認為可以滋補身體、驅寒止痛。而烏頭鹼毒性極大,若自行加工不當、食(飲)用過量,極易引起食用者中毒甚至死亡。烏頭類植物是指烏頭屬毛茛科的植物,常見有川烏、草烏、附子和雪上一枝蒿等。
  • 大冷天,這碗湯女人要常喝,堅持一周喝2次,增強體質,提高免疫
    冷天進補總是少不了要大口吃肉、大口喝湯,我們當地人就特別喜歡在冷天煲湯喝,一些營養滋補的藥膳湯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不同季節煲的湯不一樣,想要達到不同的功效還可以根據個人體質來搭配一些滋補的藥膳食材來一起煲,這樣煲出來的湯不僅鮮香美味,還有很好的滋補養身體的作用。這裡要分享的冬季滋補湯是:黨參黃芪淮山雞湯。
  • 天冷了,多喝這山藥烏雞湯,鮮香美味又滋補養生
    不然哪裡還有機會吃到烏雞呢,現在老家也是這樣,沒有幾家是養烏雞的。大家都知道烏雞的營養價值高。烏雞,又名烏骨雞,是藥食同源的保健佳品,食用烏雞具有延緩衰老、強筋健骨的作用。冬季裡,天氣乾燥又寒氣逼人,加入枸杞和紅棗的烏雞湯,具有補血養顏、益精明目的療效。做出來的湯品,色澤清涼、烏雞骨爛肉香、湯品因為加了紅棗更加甘甜。
  • 蟲草花煲湯
    而且煲湯用最簡單的材料就能做出最有營養的食物,所以我們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煲湯,吃出健康好身體。而不少人會使用蟲草花來煲湯,以此來熬製出既美味又富有營養的湯品,那麼該如何科學有效的煲蟲草花湯呢?又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蟲草花煲湯應知道些什麼呢?
  • 秋季養生湯煲湯食譜大全
    秋季養生湯煲湯食譜有哪些?在氣候乾燥的秋季裡,大家養生不妨多喝湯膳。
  • 【健康】春節煲湯用好淮山,健脾化溼又消滯
    他提醒,冬季吃得油膩礙了脾胃或者脾胃本身就虛弱的人,不妨多用些淮山煲湯,淮山進補溫而不燥,既益氣又養陰。淮山益氣又養陰●淮山茯苓薏米陳皮湯材料:淮山、茯苓、薏米各30克,陳皮3-5克,一起煮水煲湯。●淮山陳皮燉海參材料:淮山30克、陳皮5克、海參2條功效:對於氣不足、消化不好的人群來說,既能滋補又完全不會膩滯。這是因為海參具有營養價值高、增強免疫力的作用,但海參幾乎不含任何脂肪。加上陳皮行氣、化痰,淮山健脾的作用,這款湯滋補不油膩。
  • 冬令進補,可以選用十全大補湯
    冬令進補,其潛臺詞就是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養、積蓄的最佳時機。在我們傳統飲食習俗中,有一個特殊意義的詞語叫「補冬」。漢族人以冬至為補冬之始,一般家家戶戶要殺雞宰鴨或買羊肉,以備過冬,而富貴人家更在烹飪的過程中加入當歸、人參等藥物燉食,增加滋補的效果。
  • 蟲草花煲湯最滋補:教你做蟲草花絲瓜蝦仁湯、蟲草花花膠湯
    蟲草花並非花,它是人工培植的蟲草子實體,是仿造了天然蟲草所含的各種養分,包括了穀物類、豆類和蛋奶類,是屬於一種真菌類的菌類,有清熱平和和滋補的功效
  • 廚壹堂B7ZK | 蟲草花烏雞湯,冬季滋補養生的絕佳選擇!
    北方許多城市早已開始下起了大雪,前幾天莫名30℃到現在的8℃,之前還在喊好熱的南方城市也迎來了巨大的降溫,這股強冷空氣的到來,讓人們對家中溫暖的美味菜餚又充滿了新的期待。吹起了風,下起了雪,唯有美食每日溫暖著你的身心。冬天是滋補的好時候,冬令進補有三種說法:一是在立冬後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後;三是三九天。
  • 冬季進補選海參吃法講究多
    進入冬季,市場上各種滋補產品開始熱銷,而有著「八珍之首」美稱的海參,始終是冬季進補的首選。
  • 冬令為什麼要進補?
    因為根據中醫「天人相應」的理論,當天氣晴朗,人之精神必旺盛,身體狀態旺盛時正氣充盈,反之若天氣陰沉,人之情緒必覺苦悶,而苦悶時精神萎糜不振,最易為外邪所擾;所以特別在秋、冬季節與節氣交換之際,因夜溫差大,氣候一陣子潮溼一陣子乾燥,而在《內經》所載:「秋失其養,冬不能藏,春必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