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醫學上常用的導瀉劑,每日食用1.5克以上的硫酸鎂就會有腹瀉症狀。
因過量服用「紅糖加瀉鹽」的減肥偏方,上海市虹口區一名17歲女生腹瀉不止,一度昏迷,於8月19日被家人送至醫院急救,所幸經治療已脫離生命危險。
負責救治該女生的醫生向澎湃新聞表示,瀉鹽即硫酸鎂是處方藥,常用於手術前的腸道準備,但並無減肥效果,自行服用可能導致包括腸胃反應在內的各種毒副作用。
網上近千賣家售賣
據患者透露,她曾經嘗試多種減肥辦法,都不見效,一次朋友推薦「紅糖加瀉鹽」法,她在網上購買了產品。
記者搜索發現,這一減肥偏方在網上被廣泛推廣,推廣詞中提到:「紅糖含有多種胺基酸,能促進蛋白質合成,加快新陳代謝,燃燒脂肪,硫酸鎂能使腸腔內的滲透壓升高,增大體內的水分體積,對腸壁起到刺激作用,加快蠕動,有效排出毒素。」
還有網友在網上曬出配方和成果,稱:「每次10克硫酸鎂、20克紅糖,空腹當飯吃,差不多瘦了15斤。」
更有甚者稱,硫酸鎂有分解脂肪的能力,可使體內酸性質變成鹼性。
該女生所購買的瀉鹽在網上有近千賣家售賣,不少店鋪已售出幾百份。「減肥」並不是網售硫酸鎂的主打功效,吸引不少消費者購買的是「排肝膽結石專用瀉鹽」的噱頭,不少賣家在商品描述中稱,瀉鹽可與果汁、橄欖油並用,有排出肝膽結石「奇效」。
通過查詢可知,早在1999年國外知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中一篇醫學通訊就曾對這種「排石」現象進行過解釋:硫酸鎂、鉀離子和脂肪混合時會產生化學反應,產生一些固體物質。顯然,這些固體物質被當成了排出的「結石」。
「和泌尿系統的結石不同,膽道系統處於肝臟內部,管道很細,膽結石很難自己排出來,臨床上一般採取觀察隨訪,症狀嚴重者才會做手術切除膽囊,硫酸鎂對膽石症的診療毫無作用。」天倫醫院結石科醫生陳鑫朝表示。
專家:網售瀉鹽不合法
該院胃腸科主任徐紹志透露:「紅糖加瀉鹽減肥並不靠譜,即使小劑量服用後體重減輕了,長期來看丟的也是水分和電解質,而不是脂肪,還可能造成腹瀉不止、營養不良等後果,對正常胃腸系統危害嚴重。」
徐紹志說,作為醫學上常用的導瀉劑,每日食用1.5克以上的硫酸鎂就會有腹瀉症狀,食用3.5克以上就可能產生嚴重的腹瀉、脫水,重者甚至因電解質紊亂導致休克。而這一劑量範圍遠小於網友曬出的使用劑量。
一家藥店負責人指出:「硫酸鎂應該是處方藥,現在處方藥網售還沒確定下來呢,網上這些商家肯定是不能賣的。」網站上的這些賣家幾乎都不具備售藥資質,在網上出售處方藥硫酸鎂就更不合法了。
「父母的監管也很重要,對於網上購買藥品、食品,父母也應該多留心。」 徐紹志表示。
據醫院透露,目前該患者經治療已好轉,預計20日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