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 / 戀習Python 文 / 丁彥軍
我們上過大學的朋友們都知道,大學沒有固定教室也沒有固定的座位,所以大家可以隨便找個自己喜歡的位置坐下。
別看這些不起眼的座位,感覺沒什麼差別。其實,它們可是隱藏著許多小秘密的哦~雖然這些座位,沒有什麼差別,但是他們可以反映出你在學校裡面屬於學霸還是學渣,一目了然。
網上曾有這樣一張神奇的教室座位分區圖,網友直呼「中槍」!
從「神座位表」中可以看到,一間教室被劃分成了「學霸區」、「妹紙區」、「考神區」、「女神區」、「睡神區」、「LOL隊友區」和「深藏功與名」等十個不同的區域。
一貫作風!戀習Python這就用Python給大家畫這幅有趣的神分區圖,看看是不是跟你的情況一樣呢?
基本思路:我們將畫布分成若干子畫布,這些子畫布構成繪圖區域,在這些繪圖區域上分別繪製圖形,這就讓我們想到函數subplot2grid()的使用方法。
plt.subplot2grid(shape, loc, rowspan=1, colspan=1, fig=None, **kwargs)通過使用subplot2grid()函數的rowspan 和colspan 參數可以讓子區跨越固定的網格布局的多個行和列,實現不同的子區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圖形位置的索引起點是從0 開始算起的,而不是像子區函數subplot()中的圖形位置是從1 開始算起的。
比如我們要畫一張講堂圖片,區域大小為(3,3),起始位置為(0,0),跨區域只在行方向延伸3,詳情代碼如下: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import matplotlib as mpl mpl.rcParams["font.sans-serif"]=["SimHei"] mpl.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Falseplt.subplot2grid((3,3),(0,0),colspan=3)plt.text(0.5,0.5,"講堂",ha="center",fontsize=25)plt.subplot2grid((3,3),(1,1),colspan=1)plt.text(0.5,0.5,"學霸區",ha="center",fontsize=20)結果圖如下:
理解了函數subplot2grid()基本使用方法後,再回頭看看那張神分布圖,我們可將其區域大小為(6,8),大小是由自己設計,沒有固定。可依次按照遲到黨、睡神、深藏功與名等順序,畫每一類所屬的區域。
詳情代碼如下: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import matplotlib as mpl mpl.rcParams["font.sans-serif"]=["SimHei"] mpl.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False
plt.subplot2grid((6,8),(0,0),colspan=2,fc='red')plt.text(0.5,0.5,"遲到黨",ha="center",fontsize=15)
plt.subplot2grid((6,8),(0,2),colspan=4,fc='LightGrey')plt.text(0.5,0.5,"睡神",ha="center",fontsize=20)
plt.subplot2grid((6,8),(0,6),rowspan=2,colspan=2)plt.text(0.0,0.5,"深藏功與名",va="center",fontsize=15)
plt.subplot2grid((6,8),(1,0),colspan=2,rowspan=2)plt.text(0.5,0.5,"考神",ha="center",fontsize=15)
plt.subplot2grid((6,8),(1,2),colspan=4,rowspan=2,fc='Green')plt.text(0.5,0.5,"LOL隊友",ha="center",fontsize=20)
plt.subplot2grid((6,8),(2,6),rowspan=2,colspan=2,fc='Moccasin')plt.text(0.5,0.5,"憂傷少年",ha="center",fontsize=15)
plt.subplot2grid((6,8),(3,0),colspan=2,rowspan=2,fc='pink')plt.text(0.5,0.5,"女神",ha="center",fontsize=15)
plt.subplot2grid((6,8),(3,2),colspan=4,fc='Crimson')plt.text(0.5,0.5,"學霸",ha="center",fontsize=15)
plt.subplot2grid((6,8),(4,2),colspan=6,fc='Orange')plt.text(0.5,0.5,"妹子區",ha="center",fontsize=15)
plt.subplot2grid((6,8),(5,0),colspan=8,fc='yellow')plt.text(0.5,0.5,"偽學霸區",ha="center",fontsize=20)
plt.suptitle("大學教室座位神分區圖",fontsize=20)plt.savefig(r'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zuowei.png')plt.show()最終成品如下: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關於顏色的填充,可根據自己的喜歡顏色來設計,具體可參考RGB顏色值與十六進位顏色碼轉換工具,連結:
https://www.sioe.cn/yingyong/yanse-rgb-16/
文中,還用到函數suptitle()是繪製Figure 畫布標題的文本內容,text()是設置文字說明。在這裡主要說說,text語法使用
text(x,y,string,fontsize=15,verticalalignment="top",horizontalalignment="right")
參數說明:
x,y:表示坐標值上的值
string:表示說明文字
fontsize:表示字體大小
verticalalignment:垂直對齊方式 ,參數:[ 『center』 | 『top』 | 『bottom』 | 『baseline』 ]
horizontalalignment:水平對齊方式 ,參數:[ 『center』 | 『right』 | 『left』 ]好了,大學裡面的教室座位分區用Python畫就是這樣了,哈哈哈,是不是忒簡單,一個subplot2grid()就搞定。
最後,說說關於遲到黨,至於遲到的嘛,沒得挑,就哪兒有空位,自覺補去吧!我可是深有體會呀
另外,做個小調查,你經常會選擇哪個位置坐下來聽課呢?歡迎大家在留言處評論。
-END-
轉載聲明:本文選自「戀習Python 」。
重磅推出全新學習模式
用打卡學Python
每天30分鐘
30天學會Python編程世界正在獎勵堅持學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