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4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叮叮叮~禁毒君又來科普啦!今天為大家講解一種擁有更長追溯期,檢測是否吸毒的辦法——毛髮檢測。
傳統的血液和體液(包括唾液和尿液)檢測具有時效性,吸食毒品後的七天左右,體內含有的毒品成分基本代謝乾淨,再做此類檢測則失去意義。因此,相比之下,毛髮檢檢測具有獨特優勢,比如檢測時效長、吸食的毒品信息全面、樣本易於採取和保存,可以重複取樣等。最主要的是,檢測人員可以根據頭髮的長度反映其幾周至數月、甚至幾年的吸毒情況。
那麼問題來了!假如吸毒人員剃光頭髮,是不是就可以逃避毛髮檢測了?
事實上,根據現有技術,毛髮檢測不限於頭髮,身體任何一處的體毛(如陰毛、腋毛、鼻毛等)都可以適用於毛髮檢測。這樣增大了採樣的幅度,更便於採集。與頭髮相比,人體其他種類毛髮的生長和脫落情況有很大不同,因此某些毛髮不僅能檢出的毒品種類更多,含量也更精準。
那麼問題又來了,假如吸毒人員染髮,能不能逃避檢測呢?
國家毒品實驗室喬宏偉博士說,毛髮檢測之所以有更長的追溯期,主要是因為毒品進入人體後,會隨著血液循環進入毛囊,毒品原體及其代謝物會被毛髮中的角質蛋白固定,穩定地保留在毛髮中。而實驗室檢測使用的儀器具有極高的檢測靈敏度,染髮對毛髮檢測結果的影響微乎其微。國家毒品實驗室在實際工作中發現,染色後的頭髮中同樣可以檢出很高含量的毒品成分。
近日,為從源頭遏制「毒駕」隱患,維護社會治安穩定,進一步為轄區群眾創設良好的春節環境,重慶市北碚區公安分局深入轄區客運運輸企業,開展客運相關從業人員毛髮毒品檢測工作。
「毛髮檢測是目前較為先進的一種吸毒檢測方式,有更長的追溯期,幾十釐米長的髮絲甚至可以反映幾年內的涉毒情況。所以千萬不能報僥倖心理。」在毛髮採集現場,民警認真細緻地從每個應採人員頭上剪下髮絲,然後放入專用採集袋進行封口保存,同時為他們科普講解相關禁毒知識。
期間,客運相關從業人員積極配合,採集過程非常順利。採集過程中,民警向每個被採集人員開展禁毒知識的宣傳,叮囑其一定不要吸食毒品,敢於和毒品犯罪做鬥爭,遇有吸、販毒違法犯罪活動時,積極向公安機關報警。
通過此次毛髮檢測活動,進一步加強了客運從業人員禁毒意識,為從源頭遏制「毒駕」隱患打好了堅實基礎。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