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伊朗官方通訊社本月16日報導,伊朗總統魯哈尼在公開講話中表示,當前伊朗濃縮鈾的儲量,已經超過《伊核協議》達成之前的水平。魯哈尼告訴伊朗的官員們,伊朗核能產業已經沒有任何限制,核技術條件優於伊核協議籤訂時的水平。
目前,美國和伊朗的關係持續緊張,雖然美國難得地表現出了克制,避免了美伊之間爆發全面戰爭,但是在非軍事領域的博弈並沒有停下來,幾乎是在一瞬間,就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導致《伊核協議》名存實亡。
這一波圍繞核協議的博弈已經引發了嚴重後果,表面上看,只有美國正式退群,但是實際上,伊朗和英法德三國跟退群也沒什麼區別了,伊朗在核研發方面已經沒有了任何限制,而英法德三國也沒有履行伊核協議的相關承諾。
也就是說,這幾個國家都開始放飛自我了,反正誰都說服不了誰,那就各幹各的好了,伊朗是有一定心理優勢的,因為伊朗能豁得出去,這是歐洲各國比不了的,歐洲一方面要顧及美國的壓力,另一方面還要考慮伊朗擁核的後果,既然左右都不是人,那就咬牙跟美國幹算了。
跟著美國針對伊朗唯一的好處就是,所有責任都能推到美國身上,是美國攛掇英法德退群的,現在英法德雖然沒有退,但是已經啟動了爭端解決機制,跟退群沒什麼兩樣,魯哈尼在向英法德喊話是表示「邀請英法德重回核協議」。單單這一句話就能夠證明,英法德已經不在伊核協議內了。
這無疑是全世界最擔心的事情,沒有人希望地球上多出來一個擁核國家,並且這還是一個敢用飛彈打美軍的國家,如果真發展出了核武器,絕對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事情發展到這個程度,也不好指責伊朗什麼,畢竟都是西方國家逼出來的,在美國退群之初,英法德三國就一直表示支持伊朗,但是除了動動嘴皮子之外,幾乎沒有拿出任何實際行動,如今又想跟著美國一起退群,真出了什麼事歐洲能撇清關係嗎?
美國不擔心伊朗擁核是因為伊朗的飛彈打不到美國本土,美國一點都不害怕,但是歐洲呢?伊朗飛彈的射程是能夠覆蓋部分歐洲地區的,一旦伊朗擁核,壓力最大的就是歐洲,而歐洲的三隻領頭羊,卻做出了如此令人遺憾的選擇。
華山穹劍——時政分析、軍情解讀、國際縱橫、歷史回眸,國人關注的微信大號,每日將提供您喜愛的精品薈萃。
【敬請關注公眾號:華山穹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