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3日在伊拉克發動空襲炸死了伊朗少將蘇萊曼尼,致使中東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伊朗政府誓言會「嚴厲報復」,並於5日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協議。同一天,伊拉克議會通過決議,要求政府努力結束外國軍隊在伊拉克的存在。敏感時刻,美國總統川普宣稱準備對伊朗採取進一步行動,美軍將向中東地區增兵約3000人。
那麼,如何分析伊朗、美國和伊拉克的相關動作?劍拔弩張的美國和伊朗關係,在雙方「強硬對強硬」的新一輪叫陣中是否將繼續升級?就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王寶付為您作分析點評。
軍事觀察員王寶付分析認為,美國發動空襲暗殺伊朗少將蘇萊曼尼事件加速了伊朗退出伊核協議的進程,未來中東地區將因此面臨更加嚴峻的核威懾挑戰。
我們知道伊核協議過去談得非常艱苦,談了十幾年很不容易。自2018年5月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以來,實際上這個協議處於終止狀態。儘管國際社會特別是歐洲國家包括其他一些大國都在努力維持這個協議,伊朗也沒有完全退出,但這次美國擊殺伊朗將軍的事情出來以後,伊朗做出這個反應是必然的。其實自從美國退出協議,所有的約束條件對伊朗都不再能構成約束了。
這個結果所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因為過去解決伊朗核問題實際上是嚴重受挫受阻的,未來整個中東地區核威懾或者核武化的環境應該會變得更加嚴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全球核軍備控制受到很大打擊。
據報導,由於美國和伊朗矛盾升級,五角大樓官員確認美軍將向中東地區增派約3000人。軍事觀察員王寶付認為,目前美國內各界對暗殺伊朗少將蘇萊曼尼事件褒貶不一,美伊矛盾是否會演變成戰爭還有待觀察。
美伊矛盾不是最近一個時期出現的,自從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以來,過去一年多的時間美伊雙方是輪番升級。美國對伊朗採取了非常嚴厲的制裁措施,伊朗方面實際上也採取了一些反制措施。但是就美伊之間的矛盾而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美國,因為美國是強勢的一方。另外蘇萊曼尼本人一直是美國的眼中釘,美國認為他是推行中東政策最大的一個阻力。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美國這次採取行動不是偶然。
美國政府擊殺蘇萊曼尼將軍,相當於在中東地區本來已經很混亂的形勢之下又放了一把火,所以美國一部分民眾擔心未來美國會再次和伊朗走向大規模對抗的戰場上。我們也看到了,美國國內的反應實際上是多種聲音。除了部分城市舉行大規模的反對戰爭遊行抗議之外,也有一些政客、有一些代表人物說川普政府做出的決定是正確的。
1月5日,伊拉克國民議會通過決議,要求結束外國軍隊在其領土上駐紮。軍事觀察員王寶付分析,伊拉克這麼做就是不願成為美國和伊朗矛盾升級的下一個戰場,但實際上美軍從伊拉克撤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伊拉克議會的決議代表了廣大伊拉克人民的心聲,在美國和伊朗矛盾不斷升級的情況下,伊拉克擔心自己會成為雙方的一個戰場。因為我們知道伊拉克這個國家,從美國1991年發動海灣戰爭到現在近30年一直處於戰亂狀態,戰爭給這個國家帶來非常嚴重的破壞,所以議會代表人民的聲音做出這樣的決定,呼籲美國軍隊從伊拉克撤走,讓伊拉克人民有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現在來看伊拉克方面的呼聲是正義的,但實際上做不到。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大使館還在,而且美國在增兵保衛大使館;美國總統川普也已經講了,在現在的情況下不可能從伊拉克撤軍,因此伊拉克這種訴求我估計在近期之內恐怕是很難實現。
英、法、德三國領導人5日發表聯合聲明,敦促伊朗繼續遵守伊核協議,特別呼籲伊朗不要採取進一步的暴力行為。軍事觀察員王寶付認為,美伊矛盾主要方面在美國,英法德和國際社會更應該呼籲美國不再採取極端做法。
英、法、德雖然對美國最近的這次軍事行動有批評的聲音,但是我覺得這個力度並不夠,這些大國勸阻、建議或者是呼籲對雙方能起的作用都非常有限。美伊之間矛盾的主要方面還是在美國,我想這些西方大國在勸阻呼籲伊朗方面應該如何去做的同時,更主要的是應該呼籲美國應該如何節制,如何不再採取極端的措施,不再採取刺激性的做法。如果單方面要求伊朗這樣做那樣做,不僅解決不了問題,而且也很難阻止美國再次做出非常極端的一些做法來。(記者宋鵬超)
來源:中國之聲國防時空·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