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終於承認:只有一個國家能讓中東重歸和平,不是俄羅斯

2021-02-15 夜聊健康

當今世界局勢總體和平,但是局部地區仍舊戰火不斷,例如中東地區就常年不得安寧,而這些地區的戰爭,都和美國有著重要的關聯,多年來美國四處點火,導致很多地區戰火不斷,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讓其他國家的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伊朗。

美國利用自己強大的實力,對其他國家進行威脅,如果任何國家幫助美國的對手,就要遭到美國的瘋狂制裁,迫於美國的壓力,伊朗四處求告無門,現在能夠拯救中東的國家已經不多了。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伊朗的石油資源非常豐富,但是其國事衰微,並不能保住這些資源,多年來美國一直在對伊朗進行制裁,導致其他國家都不敢購買伊朗的石油。而且因為多年的制裁,兩國的衝突越來越嚴重,尤其是在伊朗的武器禁運解除之後,美國就加大了對伊朗的打擊力度。

兩國在中東的勢力接二連三地開火,大規模衝突一觸即發,現在兩國關係已經無可挽回,一旦兩國爆發衝突,不僅僅是美國和伊朗,整個中東乃至更大的地區,都將受到波及。

化解中東衝突,勢在必行

現在全球面臨新冠病毒的猛烈衝擊,形勢嚴峻,尤其是中東地區國家普遍弱小,無力對抗疫情,而且因為常年的戰亂,這些國家的民眾生活已經非常艱難,一旦爆發大規模,後果將不堪設想。

大戰之下,中東地區必將覆滅,而其中千百萬的普通民眾,下場將非常悽慘。而且中東地區的勢力非常複雜,除了美國之外,俄羅斯、歐盟等很多國家都有軍隊駐紮,一旦開戰,將牽涉全球,因此當下化解中東衝突勢在必行,而放眼當今世界,能夠解決中東局面的只有一個國家,而這個國家不是俄羅斯。

解鈴還須繫鈴人

雖然現在俄羅斯是全球第二軍事強國,而且其在中東也有大量的軍隊駐紮,但是一旦開戰,以俄羅斯的實力不能化解中東的局勢,只能選擇站在美國的對立面。

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中東的亂局是美國一手造成的,也只有美國能夠解決,只有美國放棄中東的石油,從該地區撤出,才能夠讓中東真的得到和平,但是現在美國還不願意放棄這塊肥肉,中東形勢依舊緊張。

相關焦點

  • 阿拉伯國家不是中東,中東也不是西亞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伊朗不是阿拉伯國家(主體民族為波斯人),但與伊拉克同屬於什葉派穆斯林掌權的國家。土耳其也不是阿拉伯國家(主體民族是土耳其人)。阿拉伯國家總面積約1340萬平方公裡,約佔世界總面積的9%。中東或中東地區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從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大片地區,「中東」地理上也是亞洲西部與非洲東北部的地區。 它包括部分西亞和非洲埃及。
  • 美俄態度罕見一致:一定不是中東
    有人說,核武器是成為大國的基礎,一個國家經濟上再強大,沒有核武器就沒有話語權,就不能算世界大國。也有人說,核武器在一般的戰爭中根本不會使用,但是擁有核武器可以讓所有前來挑釁的國家不敢表現出任何實質性的過分舉動,從而起到制衡的作用。
  • 美印兩國強強聯手,一中東國家強硬宣戰:敢動武就掐斷命脈
    2020年,美國頻出狀況,自然災害、暴亂等讓美國民眾煩不勝煩,但這絲毫沒有影響美軍稱霸全球的野心,妄圖通過幹預他國事務成為真正的「世界霸主」,為此,美國更是積極推進亞太戰略,尋求合作夥伴,更是將目標看向我們的鄰國印度,妄圖將其拉入自己的陣營,不料,有一個中東國家突然出手了
  • 《國家利益》: 卡扎菲、賓拉登和薩達姆 美軍下一個目標是他
    這3個人分別是卡扎菲、賓拉登以及薩達姆,其中兩個是中東國家元首,另外一個則是被公認最牛恐怖分子頭目。日前,《國家利益》雜誌刊文關於卡扎菲、賓拉登和薩達姆三名中東大人物緣何會被美軍所制裁最終丟掉了姓名。那麼,下一個對抗美國的中東牛人又是誰?
  • 美軍上將承認:如果世界大戰再次爆發,全球只有一國敢攻擊美本土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且又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打破了世界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從而陷入混亂,這也註定了2020年並不是一個順遂的年份。實際上,別看美國位居世界強國首名,擁有世界頂尖的醫學技術,但是美國的國內疫情卻並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惡劣的形勢愈演愈烈。
  •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美國先 美國總統拜登:不,必須伊朗先
    在被問及美國是否會為了使伊朗回到談判桌前而先解除制裁時,拜登予以否認。在被問及伊朗是否必須先停止鈾濃縮活動時,拜登點頭以示確認。一名美方高官隨後就拜登的表態作出澄清說明,稱伊朗須停止超出伊核協議限制的鈾濃縮計劃。該官員表示,拜登政府的政策沒有變化,即若伊朗重新遵守對伊核協議的承諾,美方也會如此。
  • 伊朗終止履行核協議,中東局勢緊張升級 銳評:美國是主要「推手」
    敏感時刻,美國總統川普宣稱準備對伊朗採取進一步行動,美軍將向中東地區增兵約3000人。那麼,如何分析伊朗、美國和伊拉克的相關動作?劍拔弩張的美國和伊朗關係,在雙方「強硬對強硬」的新一輪叫陣中是否將繼續升級?就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王寶付為您作分析點評。
  • 以色列只有4個月時間,內賈德東山再起,伊朗鷹派或全面回歸
    如何解決伊朗核問題,避免伊朗研製並擁有核武器?留給以色列的時間不多了,時間窗口只有4個月。
  • 伊朗新盟友宣布與美國斷交,美國逐漸眾叛親離
    隨著伊朗和美國的矛盾逐漸激化,以及美國的一系列行為,讓美國的本性逐漸展露,很多國家看清了美國的真實面目,美國的聲望受到很大影響,不少國家直接公然倒戈
  • 伊朗總統宣布ISIS已經被剿滅!但這場反恐戰爭還遠沒有結束
    當天魯哈尼在向全國發表的電視直播講話中表示:隨著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的聯合作戰部隊在敘利亞成功收復了ISIS最後一個據點阿布卡邁勒,ISIS的主要勢力已經被徹底擊潰。 近幾年來,雖然西方各國和俄羅斯一直都為了解決ISIS的問題不停地「出謀劃策」,但真正形成一股持續的軍事打擊力量的還都是中東本土的軍隊,比如伊朗和伊拉克。 蘇萊曼尼帶領的這支聖城旅(Quds Force)一直是衝在最前線的隊伍,媒體經常會拍到他和部下出現在戰區的畫面。據悉伊朗在這長達幾年的戰爭中已經損失了超過1000名軍人。
  • 解讀 | 宣布剿滅「伊斯蘭國」 伊朗底氣何在?
    這一方面是伊朗的軍事力量確實早就介入到這兩國的反恐戰爭,另一方面這本身也是反恐輿論戰的一部分。宣布消滅極端組織 伊朗何來底氣?近年,中東處於動蕩同時也是力量重構之中。美國原本希望趁勢敲掉敘利亞和伊朗這兩個眼中釘。
  • 伊朗承認擊落客機當天,俄媒稱哈梅內伊英文推特帳號被凍結!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博雅琪】當地時間11日,就在伊朗承認擊落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客機一事引發國際輿論關注之際,多家俄媒注意到,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官方英文推特帳戶被凍結
  • 亞塞拜然佔據主動權,中東雄獅提議割讓領土,普京罕見選擇了沉默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世界局勢趨於穩定,否則就會面臨更多的問題。當前的整體世界局勢是比較和平的,但有些地方仍然會存在一些戰事,從而對相關地區的民眾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目前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戰事依然很激烈,整體的局面比較複雜。從當前的戰況來看,亞塞拜然佔據了絕對的主動權,而中東雄獅也開始提議割讓領土,對此普京罕見選擇了沉默。
  • 在中東,土耳其的綜合國力最強,為什麼卻不屬於阿拉伯國家?
    傳統上,這片地區包括土耳其、埃及、沙特、伊拉克、敘利亞、以色列、伊朗等18個國家,也就是下圖的深綠色國家。在廣義上,中東地區還包括北非諸國,以及索馬利亞、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也就是下圖的淺綠色國家。阿拉伯國家?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東地區之所以動蕩不安,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千年矛盾。因此,有人錯誤地認為,在這一地區,除了以色列,其他都是阿拉伯國家,包括土耳其也屬於阿拉伯國家。
  • 阿拉克齊:伊朗只與地區國家談論地區的安全
    ,在沒有外國的幹預情況下,只與該地區國家進行會談。據伊朗通訊社報導,伊朗外交部政治事務副外長賽葉德·阿巴斯·阿拉克齊周二與科威特外交大臣艾哈邁德·納賽爾·穆罕默德·薩巴赫會晤時解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對美國可能返回《伊核協議》的政策,他說:將不會就《伊核協議》或《伊核協議》以外的問題進行任何談判, 但是,各方可以在P5 + 1框架內來討論各方如何以恢復履行《伊核協議》的義務。
  • 小新聞︱40種地圖讓世界理解中東
    請考研考博的同學關注微信個人號:1264273178小新聞︱40種地圖讓世界理解中東新聞網站新貴vox做了一個華麗的專題:用40幅地圖解釋中東的政治和地理,昨天和今天。20.那些承認以色列、巴勒斯坦以及承認雙方的國家
  • 終於等到這一天,伊朗將破除最後一道枷鎖,美國4年努力化為泡影
    魯哈尼稱,為了這個問題,伊朗與美國進行了長期進程下持續了四年的鬥爭,而伊朗一直很清楚,美國始終都在不斷阻止著這一天的到來。如今看來,美國失敗了,伊朗憑藉頑強的抵抗精神, 終於等來了勝利的這一天。另外,魯哈尼十分明確的強調,伊朗之所以能夠面對現在這樣的一個結果,也是在於伊朗外交官們的不斷努力。
  • 美國退出中東,中國填補空白?俄媒大肆鼓吹是要給兩國同時挖坑?
    大部分代表批評了美國的中東政策,並且認為中方有能力也有意願來填補美國逐漸撤離中東所帶來的空白。各國代表都看到了中方影響力的提高和擴張,也都認可中方從不恃強凌弱這一事實,並且認為這樣的國家更有助於目前中東困局的解決。
  • 【飯局讀圖】40種地圖讓世界理解中東
    ‍‍‍‍‍17.奠定今天邊境線的1967年中東戰爭‍‍‍‍‍‍‍18.巴勒斯坦西岸的以色列定居點‍‍‍‍‍21.敘利亞的宗教和民族分布22.敘利亞內戰中目前各方控制的區域
  • 宗教與中東動亂有什麼關係?
    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約68億人口中,穆斯林總人數是15.7億, 分布在204個國家和地區,佔全世界的23%。伊斯蘭教最初是阿拉伯人的宗教,誕生於7世紀初葉的阿拉伯半島中西部商業重鎮麥加。610年穆罕默德40歲時的一天,當他在麥加城郊希拉山的山洞潛修冥想時,安拉派天使吉卜利勒向他傳達「啟示」使之「受命為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