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天前,鍾女士作為某電商平臺的新用戶,原本40多元的耳機,她僅花了1元便買下了。兩三天後,系統顯示耳機正在派送中,然而到了店鋪她並沒有收到自己的包裹,而是等來了備註為「物流快遞」的號碼來電。
電話中,一名自稱是「快遞客服人員」的人,先是詢問鍾女士是否網購了物品,同時還正確說出了鍾女士購買商品的物流單號。↑鍾女士的快遞單號被「客服人員」準確報出。
鍾女士從購物頁面確認物流單號正確無誤後,該「客服人員」便開始向鍾女士致歉:「不好意思,包裹在配送中給你壓壞了……要不然雙倍賠償你?」
」
紅星新聞記者查詢到,確實有一個「快遞100」快遞平臺,但據該平臺工作人員介紹,「快遞100」是做快遞軟體的平臺,根本沒有理賠中心,也不會聯繫客戶進行快件理賠,他們也曾接到此類投訴。根據鍾女士的描述,該工作人員表示,其可能遭遇了電信詐騙,建議儘快報警。
↑「客服人員」讓鍾女士輸入簡訊驗證碼。
在「客服人員」全程「指揮」下,鍾女士輸入銀行卡號等信息,但對方仍表示驗證碼失效。
在「客服」多次向鍾女士索要簡訊驗證碼後,該「客服」表示「實在不行你用支付寶,我用支付寶把錢轉給你」。就在她準備給「客服人員」支付寶帳號時,她郵政銀行的扣款短息來了,顯示她當下向帳戶為肖某敏,尾號為8988的帳戶轉帳4000元。
↑鍾女士被轉走4000元。
立馬清醒過來的鐘女士意識到自己被騙了,馬上掛斷「客服人員」的電話,而正巧在此時,快遞人員上門為她派送裝有耳機的包裹,並表示鍾女士的包裹並未損壞。
鍾女士買的耳機完好無損。神鳥資訊報導截圖
隨即,鍾女士到當地派出所報案,警方進行了登記。
第二天,當鍾女士再次撥打備註為「物流快遞」的號碼時,已無法聯繫,「而且這個號碼『物流快遞』的備註也沒有了。」鍾女士稱,自己剛買的商品還在配送途中,快遞單號等重要購物信息就被洩露,她認為這與電商平臺以及快遞公司均有關係。
對此,紅星新聞記者就鍾女士的快遞單號,詢問了承接該商品運送的圓通快遞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表示,經查詢,鍾女士的快遞單號從系統中看不存在異常查詢。同時,購物涉及多個環節,具體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亦難查證。
該工作人員還表示,類似騙局他們此前也曾知道,即不法分子冒充圓通等多家快遞公司人員,以主動理賠為幌子,將虛假連結發送給客戶,通過微信或支付寶向客戶索取銀行卡信息實施詐騙,導致客戶財產損失。他們也一直在通過各個渠道發布提示提醒客戶,圓通快遞未許可或委託任何單位及個人從事主動理賠相關事宜。若快件出現問題,請客戶及時聯繫圓通官方客服或當地分公司確認處理,請勿輕易相信私自賠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