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動態 | 20年艱苦努力,《北京條約》正式生效

2021-02-23 華夏藝文

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在我國締結、以我國城市命名的國際智慧財產權條約——《視聽表演北京條約》(簡稱《北京條約》)日前正式生效。《北京條約》於2012年6月26日在北京締結,是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管理的一項旨在保護表演者對其錄製或未錄製的表演所享有的精神權利和經濟權利的國際版權條約。其正式生效,對於保護數位化時代歌唱家、音樂家、舞蹈家及演員的權益和促進文化產業蓬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12年6月26日,《視聽表演北京條約》在京締結。

據介紹,《北京條約》規定了表演者對其以視聽錄製品錄製的表演享有四種經濟權利:複製權、發行權、出租權、提供權;對其未錄製的(現場)表演享有三種經濟權利:廣播權、向公眾傳播權、錄製權。《北京條約》還規定表演者享有精神權利,即要求承認其系表演者的權利,以及反對任何將有損表演者聲譽的歪曲、篡改或其他修改的權利。

根據《北京條約》生效條款,其將在30個成員國批准、加入3個月後生效。今年的1月28日,印度尼西亞向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遞交了批准書,成為該條約關鍵的第30名成員,於是這一備受世人矚目的國際條約於4月28日正式生效。

《北京條約》在表演領域,著作權法的保護範疇主要包括兩種類型的著作權:一是表演權,即著作權人依法享有的「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二是表演者權,即表演者(如歌手、演員等)依法享有的許可或禁止他人使用其在表演作品時的形象、動作、聲音等一系列表演權利,包括對其表演現場直播、錄製、製作音像製品發行,以及通過網絡進行傳播的權利。基於國際社會對表演者和表演者權利的重視,《北京條約》對表演者的聲音和形象給予了全面保護的新的國際規範。其重大意義還在於擺脫了由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制定的國際規則慣例,讓中國和發展中國家在規則中發揮重要作用。

為締結《北京條約》,中國聯合相關國家付出了20年的努力;2012年至2020年,從締結到生效,條約又用8年時間瓜熟蒂落。這個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在中國締結並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智慧財產權條約的生效,也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多年來智慧財產權工作的肯定。現在《北京條約》已經與「伯爾尼聯盟」「馬德裡體系」「新加坡條約」等國際智慧財產權體系齊名,進一步完善了國際智慧財產權體系,提升了中國版權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

 

新媒體編輯:張麗

內 容 支 持:謝穎 楊雪 郭海瑾

技 術 支 持:解豔華 楊嵐

審          核:王小寧

出          品:人民政協報文化周刊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北京條約》今日生效,演員將受國際條約保護!
    今日生效的《北京條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在中國締結、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智慧財產權條約,當然更是中國視聽領域的第一份國際條約——《視聽表演北京條約》!那麼,在《北京條約》生效之前,如果美國人Jack在美國擅自翻錄和銷售該DVD,並且美國沒有保護外國表演者在視聽錄製品上的表演的國內法時,坤坤便無從據以追究Jack侵犯其表演者權的責任。      但《北京條約》生效之後,若中國和美國均為締約方,則坤坤在DVD中的表演者權便可依據《北京條約》在美國得以保護。
  • 別誤會,這個《北京條約》是個好事情
    《視聽表演北京條約》(簡稱《北京條約》),於2012年6月26日在北京締結,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在中國締結、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智慧財產權條約。經過締約各國漫長的審批程序,該條約於2020年4月28日正式生效。《北京條約》的誕生頗具傳奇色彩。2011年9月,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成員國大會決定於2012年召開保護音像表演外交會議。
  • 國際法:《視聽表演北京條約》解讀
    而《視聽表演條約》所要保護的就是鄰接權中的表演者權,也是這次條約中最大的突破點,從保護「供耳朵聽的表演」的基礎上增添了保護「供眼睛看的表演」,真正彌補了對『視聽表演』的保護不足之處。舉例說明,比如周杰倫在北京工人體育場開了一場大型演唱會,他當場演唱的《雙截棍》等歌曲屬於典型的視聽表演,既有聲音唱腔,又有動作和形象。
  • 中韓自貿協定20日正式生效 MMA韓國貨源將實現零關稅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12月9日下午,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與韓國駐華大使金章洙在商務部交換外交照會,中韓雙方共同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大韓民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以下簡稱:《中韓自貿協定》)將於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並第一次降稅,2016年1月1日第二次降稅。
  •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延長25周年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延長25周年
  • 《日美安全保障條約》(全文)
    兩國為了維護遠東地區的國際和平與安全,決定締結此條約。協定如下:第一條 維護和平的努力締約國遵守聯合國憲章的規定,通過以和平手段解決各自的國際紛爭,來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及正義。即便是為了保持領土完整和政治的獨立,也應該慎重使用以武力威嚇,武力行使及與聯合國的宗旨不相符的方法。
  • 《京都議定書多哈修正案》生效 有力推動兌現商定的氣候承諾
    在2012年通過的《多哈修正案》生效的門檻是必須獲得144個籤字國的批准。 《京都議定書》於2005年2月16日生效。它在法律上要求發達國家和轉型經濟體根據商定的具體目標限制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 安邦盤點:那些曾影響世界進程的地緣大事件(五)| 華盛頓海軍條約
    華盛頓海軍條約
  • 快評:中韓FTA正式生效 臺灣優勢快要耗盡
    中評社快評/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將在本月20日生效並第1次降稅,明年1月1日第2次降稅。
  • 安理會五常達成一致,堅決反對聯合國一條約,勒令參與國必須退群
    》面前安理會五常卻表現得空前一致,堅決反對這一條約生效。如今這份條約已經獲得了47個國家的籤署認可,只要再獲得3個國家的支持就能夠立即生效,在條約即將生效之際,五常中的美國率先做出行動,白宮近期正在向籤署該條約的國家發出「勸退信」,勒令《禁止核武器條約》參與國必須退群。
  • 川普又想退約了,這次是《開放天空條約》
    ,該條約允許美國情報飛機在俄羅斯領空飛行。該條約於1992年談判達成,10年後生效。報導稱,參議員湯姆·科頓等保守派以及私底下的俄羅斯問題鷹派等一直在推動退出條約,稱克裡姆林宮沒有遵守有關飛越領空的規定,並正在獲得對美軍的重大情報優勢。
  • 特別提醒:中國與巴林稅收協定議定書於2016年4月1日生效並自2017年1月1日起執行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林王國政府關於對所得避免雙重徵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議定書生效執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31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林王國政府關於對所得避免雙重徵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議定書(以下簡稱議定書)於2013年9月16日在北京正式籤署。
  • 德國《新移民法》正式生效
    最近,一份德國《新移民法》在2020年3月1號正式頒布生效。
  • 文化 「北京文化廟會·臺北之旅」圓滿落幕,非遺傳統文化受追捧
    2015年2月27日至3月8日, 為期10天的「北京地壇文化廟會·臺北之旅」活動在臺北市花博公園舞蝶館成功舉辦。
  • 美國執意退出《中程核力量條約》為哪般?
    美國大眾機械網12月5日消息:美國正式指責俄羅斯違反《中程核力量條約》,並計劃退出該條約。
  • 中國批准《水俁公約》,2020年起禁止生產和進口含汞產品
    2016年4月2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受國務院委託,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作關於提請審議關於批准《關於汞的水俁公約》的議案的說明。公約要求締約國自2020年起,禁止生產及進出口含汞產品。這份公約是在2013年10月10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主辦的「汞條約外交會議」上,由中國政府代表在日本熊本籤署。
  • 北京公交月票版一卡通正式發售 首批共5000套
    26號,備受關注的公交月票版一卡通正式發售,首批共5000套,分為1980年和2004年的三種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