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海,有這樣一個藏風納氣之地,居住著為數眾多的洪姓人口。他們從何而來?為何會在這個偏僻的山村落腳?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探尋這個神秘家族。
今天要說的地方,是白泉鎮洪家社區,也就是大家口中常說的北蟬洪家村。
如今整個村莊一千八百左右的人口當中,洪姓的人口就佔了三分之二。那這塊地方,為何會被洪姓之人視為"風水寶地"呢?
洪家村的西南面有一座大山,當地人稱「白巖山」。山峰頂上有塊巨大的白色巖石,用肉眼便能清楚看見。它是洪家人眼中的「神山」,保佑一方的風調雨順。
洪家村還背靠太陽山崗。這太陽山崗從外型上看有九脈,恰如九條從北面海上躍起的蟠龍俯衝而下。有如此的"風水寶地",也難怪洪家先祖願意在這偏僻的山村落地生根了。
據《定海縣誌》載,北蟬洪家在清康熙年間由寧波慈谿遷入,至今已傳承十六代。
祖先來的時候,只來了幾個人。到這邊住下以後,生了五個兒子,所以洪家現在分有五房。
但第一個踏入北蟬的洪姓先祖究竟叫什麼名字?他為何會來到此處?由於缺少文字記載,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洪家後人。於是,在族人自發組織下,洪顯亨和幾位族人決定一同前往慈谿尋根。
2013年去了一次,去了以後找到了慈谿的洪家村。村裡老人只知道過去確實有一支遷來了舟山,但其他的信息也沒有了,而且現在兩地的排行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在北蟬洪家,仍延續著在當今社會已然不多見的族長制度。在上任族長去世後,族內輩分最大的洪夢熊老人就接替了洪族族長一職。
族長不是誰年紀大誰當,我們洪家是看輩分的。舊社會的時候族長的權力很大,大到祭祀先祖、祠廟管理,小如家庭糾紛、婚喪喜慶都歸族長管。
在如今的現代社會,族長的作用被逐漸弱化,但遇到婚喪嫁娶、修繕宗祠等傳統大事,仍少不了族長的主持。
位於洪家村中心地帶的洪氏宗祠,始建於民國二十二年,名為著存堂。
祠堂正門兩側有一副楹聯,分別為「來自慈谿洪塘勝境基」、「善居舟山北蟬發源地」, 清楚寫明了洪氏一族的根源。
在祠堂空地一側的石碑上,還刻有洪氏一族的二十四輩排行,寓意了洪氏先祖對子孫的祝福與期許。
到現在我們洪家輩分最大的是賢字輩,最小的是銘字輩。
在洪家村,有一棟二層樓房的四合院建築,相傳是一位富商的家宅,被當地人稱為「洪家樓屋」,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
老宅的門額上曾刻著一塊「紫氣南來」的門額。
為什麼寫紫氣南來,因為我們這邊周圍都是山,所以財氣是從南邊來的。
現在,這棟老宅被賦予了新的使命,被改建為洪家社區老年照料中心,成為洪家村老年人休閒娛樂的新場所。
洪家的歷史總給人撲朔迷離之感,讓人滋生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百年發展中,洪家世代平和,躲過了島城許多家族難以避免的大起大落。相信這份好運,也將一直伴隨洪家,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編輯:王茂華
吃貨、驢友、攝友、健身達人等
在這裡都可以找到組織,
一起來吧!
漲工資了!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工資漲5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