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一起學語文」即可關注
掌上語文讀背神器 專業語文學習社區
☞點此查看本平臺使用指南
語文,口頭成語,書面成文。一起君帶你來了解那些大家天天掛在嘴邊,寫在筆下,卻不甚了解的語文。
提問:「小巫見大巫」有什麼來歷?
「小巫見大巫」的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法術無可施展,後來比喻相比之下,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這個詞的來源與一則故事相關。
在裴松之《三國志注》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三國時,有兩個同鄉好友,一個名叫陳琳,在魏國做官;一個叫張紘,是東吳孫權的謀士。兩人都很有才華,雖然各事其主,但相互仰慕,經常有書信來往,探討作品。
有一次,張紘作了一篇賦。千裡之外的陳琳見到了這篇賦後,讚賞不已。在一次請客宴賓時,特地拿出文章讓在座的賓客傳閱,欣賞,嘴裡還不斷地誇耀說:「這篇文章寫得多麼脫俗清新呀!你們知道嗎,這是我的同鄉張紘寫的呀……」過了不久,張紘也看到了陳琳寫的《武庫賦》和《應機論》,不由得擊掌叫好,並馬上寫了一封信給陳琳。信上對陳琳文辭清新、見解獨到的文章大加讚賞,並表示要好好地向他學習。
陳琳見信後感慨極了。他在覆信時謙虛地說:「我生活在北方,消息閉塞,與天下的文人學士交往很少,沒見過大世面。只是這裡能寫文章的人不多,因此我在這兒容易冒尖,得到了大家過分的稱讚,並不是我的才學真有那麼好。和你們相比,差距實在太大了,就好像小巫遇見大巫,沒法施展巫術了。」
今天,你漲姿勢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