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王女士於2019年4月11日17時44分到長安婦保院就診,入院診斷後給予補液等對症處理。
4月12日6時20分左右發現輸注的10%葡萄糖注射液已過期,立即終止輸液。而此時藥已經輸進去一半。
同時,患者及其老公由值班醫師陪同前往西北婦女兒童醫院進行就診,檢查結果顯示妻子體內「真菌值已經超標」,後期對胎兒的影響醫生也說不準。
經過長安區市場監管局和區衛生健康局聯合認定,該孕婦所輸注葡萄糖注射液確屬過期藥品,事件已展開嚴肅調查。
圖為官方關於長安婦保院輸注過期10%葡萄糖注射液的情況說明
經查,出現此種事件,一是由於藥房人員將前期櫃檯的過期液體和新補充的液體混放,工作中履職不到位、不細緻,存在未按規定操作的失職問題。二是當班護士未按規範操作,工作中存在嚴重失職。三是醫院在管理過程中存在制度不嚴、監管不力。
目前,區衛生健康局對長安婦保院涉事的院長停職、分管副院長免職;其餘8人正在按照相關規定嚴肅追責。
所以到底是哪一環節出差了呢?
看到在採訪中,醫院工作人員回覆說:「我心裡也很抱歉,發生這種事情對我們來說確實是不應該也不允許的,既然現在已經發生了我們也已經開始處理了。問題到底出在哪個環節,還正在調查之中。」
這個差錯環環相扣,哪怕任何一方再仔細細緻一點,這樣的低級錯誤,也不會出現。
沈老師看到採訪,第一反應是這名護士的職業生涯就此終結了。作為最後經手人,板子是必定要挨的,在其位謀其職,必須要擔負一定的責任,特別是護士們的工作性質又相對特殊。在此,還是想再多提醒小護們一句,工作中一定要再謹慎小心一些,很多後果,一句抱歉解決不了,都是承擔不起的。
但這名護士又是何其無辜,到底這瓶過期藥為什麼會出現在配藥臺上?她也是秉著對流程和醫院的信任態度,做著本職的工作,這樣的失誤不是主觀意識上的,不難想像現在需要備受內心的惶恐以及輿論的壓迫,沒有人願意看到這樣的局面。
整個不合理的事件裡,我只看到了醫院的一片「混亂」,制度的混亂,程序的混亂,管理的混亂。就醫院來講,這樣的事件爆發,嚴重暴露出了管理水平的低下和程序上的不嚴謹,這瓶檯面上的過期藥,只是冰山一角,管理自上而下到細枝末節,這名院長必須擔起全責。
我自然想到了前兩天官微發布的一篇爆文,「美國護士VS中國護士」很多小護們看過這篇文章也在留言區發表過言論(有興趣的可以去後臺搜索),真實地發生了,卻那麼不真實。
希望事故處理上,有所借鑑,多多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