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醫藥大學中醫健康管理中心權威發布防控流感中藥方,在經過授權許可後,《藥膳寶典》公眾號將其做成教學視頻,供大家學習製作。
食材:
太子參15克 柴胡10克 黃芩10克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半夏6克 炙甘草3克
把食材放入鍋中,加水500毫升,大火煮開後轉小火再煮5分鐘,即可取出飲用。用量是每天一副、飲用兩次。需要注意的是,兒童飲用的情況下藥量減半。
₪₪₪₪₪₪₪₪₪₪₪₪₪₪₪₪₪₪₪₪₪₪₪₪₪₪₪₪₪₪₪₪₪₪₪₪₪₪₪₪₪₪₪₪₪₪₪₪₪₪₪₪₪₪₪₪₪₪₪₪₪₪₪₪₪₪₪₪₪₪₪₪₪₪₪₪₪₪₪₪₪₪₪₪₪₪₪₪₪₪₪₪₪₪₪₪₪₪₪₪₪₪₪₪₪₪₪₪
從2018年1月20日至2018年3月20日屬戊戌年,第一氣(初之氣)。運氣理論認為此時中運(也稱大運或歲運)為火運太過(主戊戌年全年氣候比較炎熱),以運為主,以氣為次,即受中運影響較大,受司天、客氣的影響較小;司天(主上半年的運氣情況)是寒氣主令,在泉(主下半年的運氣情況)是溼氣主令。氣克運,為天刑之年(司天之氣刑克主歲之運,則稱天刑),天刑之年的氣候變化劇烈。節氣分別為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時節,主氣(反映當前時期正常的氣候)是風氣當令,客氣(反映當前時期主要的氣候變化)火(熱)氣來襲。
本時期因司天主寒氣,在泉主溼氣,故火熱、燥氣相對得到緩和,但中運及客氣均主火熱,且以運為主,因此本時期乍寒還熱,除容易受到一般的風寒外襲外,更容易受異常氣候變化而使風熱內陷,易得心系、肺系疾病。若此時起居不慎、寒暖失調,使外邪侵入則發為風溫。「風溫」多發生於春冬季節,起病較急,初起以發熱、微惡寒、頭痛、咳嗽等肺衛證候為主要特點。
(1)平日要注意鍛鍊身體,合理安排戶外活動,以適應環境和氣候的變化。
(2)衣著要適宜,隨氣候變化要及時增減,防止受涼或過熱。
(3)控制、治療慢性疾患,糾正營養不良。
(4)注意室內通風,避免去人多擁擠及空氣汙濁的公共場所。
(5)避免過勞,醉酒等誘發因素。
(6)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