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素產品因其強大的耐腐蝕性和良好的導電性而廣泛應用於冶金,化工,航空和可再生能源等行業。
中國炭素行業協會秘書長孫慶在一次行業會議上表示,「奢侈的利潤已經吸引那些在蕭條時期關閉的公司恢復運營,甚至擴大產能。」
「與此同時,一些沒有炭素產能的公司也在計劃推出新的生產線。」
北京積極的環保活動收緊了炭素產品的供應,但也增加了對用於電弧爐(EAF)廢鋼的石墨電極等產品的需求。
與其他煉鋼設備相比,電弧爐的空氣汙染更小。
中國最大的石墨電極生產商方大炭素的淨利潤在2017年從去年同期飆升5,267.7%至36億元人民幣(5.21億美元),根據CCIA的數據,去年中國炭素工業的平均利潤率上漲超過3,000%。
孫慶表示,中國預計到2020年石墨電極產能將達到150萬噸,比2017年的900,000噸增長66.7%。他補充說,這將超過2020年不到800,000噸的需求。
據孫慶稱,預焙陽極是鋁冶煉廠使用的原材料,2018年產能將達到900萬噸,也將過剩,而未來三年的產能還將增加。
與中國政府嚴格控制的中國鋼鐵和煤炭工業不同,炭素生產商無需獲得當局批准,只要能夠達到環保標準,就可以增加新產能。
然而,儘管產能擴張,中國仍將面臨高質量炭素產品的供應緊張,例如用於製造鋰離子電池的針狀焦。
「炭素製造商不僅要關注短期利益,盲目擴大產能.還應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改進技術,升級產品,」孫說。
炭素行業當前的問題:
一是降霾保藍天,企業減排壓力越來越大。
二是受經濟大氣候影響,相當一部分企業流動資金比較緊張。因為炭素生產尤其是石墨電極的生產和特種材料的生產,其流動資金佔有量太大。
三是優質原料緊缺,企業面臨粗糧細作的要求。但是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還很難。
四是部分品種供不應求,短期內難以緩解。
五是雖然創新意識都比較濃,但是科研開發資金不足。
六是向炭素強國挺進,任重而道遠。我國是炭素大國,不是強國,但我們必須得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來源:路透社
(以上文章系轉載,並不代表南墅石墨觀點,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繫我們以便處理)
【備註:如果您是「碳素、石墨、新能源」上下遊產業鏈上的朋友,請您添加微信「86010866」並賜名片,我們近期將邀請您入相關的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