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中國炭素產業2020年將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

2021-02-25 南墅石墨礦

炭素產品因其強大的耐腐蝕性和良好的導電性而廣泛應用於冶金,化工,航空和可再生能源等行業。

中國炭素行業協會秘書長孫慶在一次行業會議上表示,「奢侈的利潤已經吸引那些在蕭條時期關閉的公司恢復運營,甚至擴大產能。」

「與此同時,一些沒有炭素產能的公司也在計劃推出新的生產線。」

北京積極的環保活動收緊了炭素產品的供應,但也增加了對用於電弧爐(EAF)廢鋼的石墨電極等產品的需求。

與其他煉鋼設備相比,電弧爐的空氣汙染更小。

中國最大的石墨電極生產商方大炭素的淨利潤在2017年從去年同期飆升5,267.7%至36億元人民幣(5.21億美元),根據CCIA的數據,去年中國炭素工業的平均利潤率上漲超過3,000%。

孫慶表示,中國預計到2020年石墨電極產能將達到150萬噸,比2017年的900,000噸增長66.7%。他補充說,這將超過2020年不到800,000噸的需求。

據孫慶稱,預焙陽極是鋁冶煉廠使用的原材料,2018年產能將達到900萬噸,也將過剩,而未來三年的產能還將增加。

與中國政府嚴格控制的中國鋼鐵和煤炭工業不同,炭素生產商無需獲得當局批准,只要能夠達到環保標準,就可以增加新產能。

然而,儘管產能擴張,中國仍將面臨高質量炭素產品的供應緊張,例如用於製造鋰離子電池的針狀焦。

「炭素製造商不僅要關注短期利益,盲目擴大產能.還應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改進技術,升級產品,」孫說。

炭素行業當前的問題:

一是降霾保藍天,企業減排壓力越來越大。

二是受經濟大氣候影響,相當一部分企業流動資金比較緊張。因為炭素生產尤其是石墨電極的生產和特種材料的生產,其流動資金佔有量太大。

三是優質原料緊缺,企業面臨粗糧細作的要求。但是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還很難。

四是部分品種供不應求,短期內難以緩解。

五是雖然創新意識都比較濃,但是科研開發資金不足。

六是向炭素強國挺進,任重而道遠。我國是炭素大國,不是強國,但我們必須得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來源:路透社

(以上文章系轉載,並不代表南墅石墨觀點,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繫我們以便處理) 

【備註:如果您是「碳素、石墨、新能源」上下遊產業鏈上的朋友,請您添加微信「86010866」並賜名片,我們近期將邀請您入相關的群,謝謝!】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大鋁生產商:中國鋁行業產能過剩是偽命題
    全球最大的鋁生產商——中國宏橋集團有限公司15日在香港公布2016年中期業績,截至2016年6月30日止的6個月,集團錄得總收入為253.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淨利潤為32.7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7%
  • 口罩產能是否過剩?多餘的口罩將何去何從?
    即使中國身為口罩生產大國,但是口罩並不作為戰略儲備物資,導致在這場疫情開始之初,「一罩難求」。加之處於春節假日時期,產能跟不上,依靠著各國慷慨解囊以及海外同胞往國內輸送防疫物資才得以緩解。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國內企業紛紛轉型做起口罩等防疫物資,這大大緩解了國內燃眉之急,但不少吃瓜群眾開始擔心另一個問題:產能過剩。
  • 廣西 | 產能過剩和高汙染高能耗行業,產能指標未落實,環評暫緩審批
    經審查,現通知如下:一、電解鋁是國家嚴控的產能過剩和高汙染高能耗行業,由於目前項目的產能指標尚未落實,根據《國務院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實施方案的通知》(桂政發〔2014〕35號)的有關規定,我廳暫緩審批你公司廣西華昇新材料有限公司氧化鋁及配套項目(電解鋁部分)環境影響報告書。
  • 中國鋼鐵行業產能利用率基本合理!
    「中國鋼鐵產能利用率從2015年的70%提高到目前的80%,進入了基本合理的區間。」
  • 精英薈萃,炭素產業盛會--第五屆石墨大會倒計時11天
    (北京) 中國建材流通協會石墨烯新材料委員會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學應用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院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院研究院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有色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有限公司 淄博銀軒碳素技術有限公司 自貢東新電碳有限責任公司寶武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東方證券河南開炭新材料設計研究院湖南東映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州金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門市榮炭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江西寧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弘楓實業有限公司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蘇州大學索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工業大學武漢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
  • 去產能需要企業家主導下的資源重配
    有關官員在國家發改委日前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去產能的各項政策措施的效應開始顯現,新增產能得到有效控制,鋼鐵、煤炭行業經濟運行走勢穩中趨好。按照規劃,2016年壓減粗鋼產能要完成45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要達到2.5億噸以上。這只是一個開始。
  • 2016年下半年太陽能電池價格將以出乎意料的速度下跌!
    因為美國和日本光伏發電設備設置的高峰期結束,加上中國光伏發電設備併網的業務將於6月底結束,所以相應需求也會逐漸降低。 集邦新能源助理調查經理CorrineLin說,「最先受到需求降低影響的,是中國大陸和臺灣的太陽能電池廠商。
  • 【行業前沿】2015粵港臺塑膠產業高峰論壇 渤商所分享P2C產業電商新思路
    近年來塑膠產業面臨著產能階段性過剩、結構不合理、價格波動風險難以控制、融資環境繼續惡化、行業利潤急劇下降等諸多難題。兩岸三地行業專家從不同角度分析了目前各地塑料企業面臨的問題,認為當前塑料行業面臨的既是難題和挑戰,但也是機遇和轉折,塑料工業持續平穩發展離不開企業創新轉型升級,「新常態」下,如何建立創新機制,找到行業變革發展的突破口,是整個行業和相關企業都亟需要探索的問題。
  • 中國鋼鐵業開始進入最殘酷的淘汰期!
    在鋼鐵業最頂峰後的回調期,鋼鐵產能大約要去掉30-40%。而中國的此輪鋼鐵業泡沫要比美國等要大得多。美國最高峰的1973年,鋼鐵業產量約1.4億噸,而2016年中國鋼鐵產量8.3億噸,產能更是接近了驚人的10億噸。因此,在未來三年鋼鐵業最低谷,中國鋼鐵業產量將至少減去40%,至少2/3鋼鐵企業將破產倒閉或被兼併重組,在調整完成後中國鋼企倖存者最多一二十家。
  • 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副秘書長王克文一行到訪CSTG
    點擊關注「CSTG」,轉載請註明出處為深入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倡議,2019年9月18日,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副秘書長王克文到訪中國安保技術集團有限公司
  • 視界 | 外國網友納悶:同是鋼鐵之城 中國這座為什麼不一樣?
    全世界靠鋼鐵發展的城市都是灰濛濛的,為什麼中國唐山不一樣?」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唐山誕生過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座現代煤井、第一條標軌鐵路、第一袋水泥。▲迄今141年歷史的中國最早機械採煤礦井仍在運轉。(新華社)如今,中國開始邁向高質量的發展徵程,唐山這一老工業基地如何實現綠色轉型呢?新華社外籍記者若曦·蒂明斯帶著這樣的疑問來到唐山,一探究竟。
  • 2020-2021年中國鋰電池負極材料產能投資動態(人造+天然+中間相+矽基)
    1、《2021-2025年中國鋰電池市場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2021年)》、《2021-2025年中國電動汽車動力鋰電池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預測(2021版)》,對全國約1000多家鋰電池企業以及全國投資布局進行了詳細分析。
  • 【聚焦】15家紙廠將淘汰落後產能,已有一家獲182萬獎補資金!
    陶瓷和煙花是醴陵兩大傳統支柱產業,在生產和銷售過程中對紙的需求量較大,造紙行業作為配套產業,不可或缺。經過上一輪整合,該市目前有15家造紙企業,分散於6個鎮,環保監管難,存在偷排和私自改造現象,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汙染。
  • 2014年中國鋼鐵企業競爭力排名
    根據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在北京發布的2014中國鋼鐵企業競爭力測評結果,寶鋼集團連續四年位居國內鋼鐵企業競爭力排名第一位,是國內鋼鐵企業的排頭兵,在資產總額、人均收入、服務水平、能效水平、環保水平、利潤總額和上繳稅收等方面都具有絕對優勢。武鋼、鞍鋼、首鋼、沙鋼、太鋼和河北鋼鐵分別位居第二到第七位,構成了競爭力測評排名的第一梯隊。
  • 美國產能將成大問題,中國又發現億噸油田
    西方石油(Occidental Petroleum)以及許多專注於開發二疊紀盆地資源的美國小型頁巖油生產商周一表示,最近這場冬季風暴將影響他們第一季石油產量。西方石油則預測,2021年全年產量將從2020年報告的135萬桶油當量/日下降到114萬桶油當量/日,因為該公司出售資產以償還其在2019年收購Anadarko Petroleum時欠下的巨額債務。
  • 我看2017丨史丹:能源投資將助力能源行業實現轉型升級
    、副所長 史丹 轉眼年關將至,佇立歲末,回看今年以來能源行業的變化,煤炭行業積極化解過剩產能、油氣領域的市場化改革等諸多事件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國家政策引導,無論是助力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還是推動低碳行業的發展都符合國家大的發展方向;其次是能源投資也將符合市場的需求,傳統能源的需求在減緩,新的綠色低碳能源的需求在增加;第三則是能源投資也要看最後的獲益情況,這對投資來說是一個主要的動力
  • 陝西37處煤礦被關閉退出,涉及產能1306萬噸/年.內蒙嚴格新建煤礦準入,原則上不再新建露天煤礦!
    意見稿提出,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能源消費需求,統籌煤炭資源賦存條件、生態環境承載力,優化提升鄂爾多斯煤炭產能,嚴格控制烏海、棋盤井、阿拉善等地區焦煤等稀有煤種產能,「十四五」期間,全區煤炭產能動態穩定在13億噸左右。
  • 群創:臺灣面板不能再在產能上較勁
    2017年則為臺灣面板產業翻轉的關鍵年,面對全球詭譎的景氣氛圍,臺灣面板不能再在擴產及產能上較勁,董事長王志超表示,群創要發揮靈猴72變靈活與彈性,在高端技術奠基,拓展新興市場。  群創25日在股東會後的記者會上,向媒體播放今年初臺南大地震時廠區及公司內部產能受損的狀況,王志超表示,他做面板這行做了26年來,從來沒有遇過像臺南大地震的情況,相當感謝同仁不眠不休的努力,以及供應商及相關設備廠商的幫忙,才能在一個月就把這些嚴重狀況給恢復過來。  王志超指出,而當時受創的群創產能,目前產能跟良率都已經完全恢復過來,現在旺季需求過來,產能都已經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