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記憶中,慈眉善目的母親每天總是忙裡忙外,高大厚實的身板健壯的就像一扇門。
清晨,屋頂冒起的縷縷炊煙揭開了她一天辛勤勞作的序幕。我心裡就在想:母親真傻,不能歇會?滿天的星鬥和賊亮的月牙依稀可見,連屋外煩人的蛐蛐聲也在不停地譏笑她。真傻!一家人都在酣夢中,她這忙的是圖個啥?
鬥轉星移。後來,我漸漸長大,有次因為一件小事,和鄰居家大我兩歲的孩子打在了一起,身材瘦弱的我被人家打傷了嘴巴。我怕母親知道後罵我,便極力掩飾好嘴角流血的傷口,放棄心中的憤怒和復仇的倔強回了家。
細心的母親發覺後不由分說馬上帶我找到鄰居家裡,她讓我給人承認錯誤,還忙不迭地說盡了好話,我不理解母親如此的懦弱,憤然之下獨自跑回家。明明是他打傷了我,我有什麼錯呀?她這是因為啥?
人們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也許是命運的眷顧,抑或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剛滿十七歲那年,年少懵懂的我如願考上了一所師範學校。這下母親臉上竟樂開了花,透過她寫滿滄桑的臉龐,我察覺到她心裡湧起了絲絲的酸楚,眼角還閃動著幾顆晶瑩的淚珠。她竟然哭了,我不清楚她這是憂傷還是高興的淚花?
轉眼到了成家的年紀,為給我完婚,母親竟然一掃沉悶寡言的性格,瞬時變得孩童般地活躍起來,臉上的笑容綻放成一朵鮮花,腰板更加硬朗,步子輕快多了。
那幾日,她整天呼喚著鄰裡鄉親,忙個不停地為我張羅著婚事。平時她極其吝嗇,但為了我的大事,母親卻將久存的糧食和積攢的布料全數拿出來,把家翻了個底朝天。有人說她性子變了,也有人說她喜瘋了。我就不明白兒子結個婚,她到底高興個啥?
如今母親已年近古稀,青絲變成了白髮。繁重的家務生活和田間勞作壓彎了她向來直挺的腰板,原本硬朗的身材也佝僂變形了。為了她的晚年健康,我和家人多次勸說她放棄一生勞作的土地,安享清福吧。沒料她堅決不同意,還拉起長長的臉,好長時間不和我們說話。
每當看到她扛起鋤頭上田勞作踽踽獨行的背影,我鼻子便湧起一陣陣酸楚,瞬時又仿佛看見她心裡的快樂和剛強。這年頭,種地不賺錢,她年歲又大,身體比以前差多了,可她卻堅信能把土地種出個花來。我想啊,土地種不出花,可土地卻是母親的花!這時我才隱約感到她內心裡想的到底是啥?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我現已年近五十,趺跌撞撞地走進了中年。有一天我豁然開朗:母親就像一本書,字裡行間寫滿了她的憨厚樸實和世事滄桑。家務勞動、種地耕田、賠人笑臉,這些都是她心中無比熱愛的事業和堅定的人格追求啊!我才真正被她的剛毅堅強和執著的信念深深折服了。她清楚地告訴了我,什麼是敬業與奉獻,什麼又是責任與擔當!
如今我終於讀懂了她,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但卻用了整整半個世紀的時光。
原創:建寧中學 王志明
責編:馮甘霖 武超
審核:蘇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