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覺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時,氣味承載著極其驚人的敘述能力以及喚起情感的能力,然而鮮有科技產品能夠發揮出氣味的潛力。
Vapor Communications的創始人,哈佛大學教授大衛·愛德華茲和他的學生雷切爾·菲爾德共同研發的oPhone氣味傳感器,讓傳遞氣味變得和發簡訊一樣輕而易舉。
他們的第一代產品oPhone Duo內置一個oChips氣味盒,輕風撫過oPhone,基座上的圓形桶內會散發出氣味。近期,愛德華茲剛完成了第二款oChip的研發,二代oChip 是個氣味吸收圓盤,可以放入布料或珠寶中,定製氣味。
控制氣味何時何地發出需要拿捏得當。有一些氣味調配系統是對液體進行加工,會散發出不易散去的氣味團,還會帶出大量水蒸氣,雖然這樣做我們可以聞到氣味,但會聞不到其他氣味。而oChip內置乾燥的香氣材料,一陣清風吹過,留下淡淡的芳香,不濃重剛剛好。oPhone還可以散發出混合氣味,而不是單一的氣味。
本周,愛德華茲推出一款名為「oNotes」的iPad應用,其集聚了所有能與oPhone一起使用的應用。它能打造個人的嗅覺媒體,包括氣味增強的電影,書籍,相片及音樂,你可以稱它為「嗅覺版iTunes」,如果你在書中讀到對食物的描述,就能真正聞到飯菜的香味。
愛德華茲的公司正在與Melcher Media合作,研發oPhone配套電子書,所配備的氣味傳感器將增強電子書的敘述效果。最近的研發成果《金髮姑娘和三隻熊》iPad電子書,輕敲按鍵就會散發出蜂蜜,爆米花,杏仁等多種香味,成為科技含量高的書。這樣的書籍能夠吸引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快樂地閱讀學習。
其實,將嗅覺融合到感官體驗當中的想法存在已久,但是要將這個想法付諸現實確實不易。
20世紀60年代,好萊塢曾花100萬打造「嗅覺戲院」,首次播放的電影《神秘氣味》未得到觀眾的好評,觀眾表示在聞到氣味的同時聽到嘶嘶聲,畫面和相對應的氣味不同步,《神秘氣味》也因此成為史上第一部也是最後一部的「嗅覺電視」電影。
愛德華茲則認為,嗅覺技術應用領域廣泛,涵蓋書籍,醫療,音樂,虛擬實境以及汽車等領域,電影不過冰山一角,還有很多領域尚未透露。
目前,oPhone離愛德華茲心中的構想還有些遙遠,當然,新的技術是需要時間去改善。
在今後18個月的時間裡,愛德華茲將致力於縮小oPhone的體積以便於隨身攜帶。除此之前,他還在研發oCase手機殼, 氣味有望從智慧型手機殼中直接散發出來。如果一切進展順利,oPhone和oMedio將會逐步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來源:http://www.ithome.com/html/digi/141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