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今日說
☀ 推動健康便利化,聚全民智慧!傳遞健康知識
【出 處】《中國藥典》
【別 名】蓮葉、藕葉。
【來 源】睡蓮科植物蓮的乾燥葉。
【處方用名】荷葉
【藥 性】性平,味苦。歸肝經、脾經、胃經。
【功 效】清暑化溼,升發清陽,涼血止血。
【臨床應用】
1、暑熱煩渴、暑溼洩瀉、脾虛洩瀉
2、血熱吐衄、便血崩漏,化瘀止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用量3~10克(鮮品15~30克),荷葉炭3~6克,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使用禁忌】尚不明確。
【臨床配伍】
①治陽水浮腫:
荷葉燒存性,研末。每服6克,米飲調下,日三服。(《證治要訣》)
②治雷頭風:
升麻、蒼朮各30克,荷葉一張。為末。每服15克,水煎,食後服。或燒全荷葉一張,研細調入煎藥內服。(《衛生寶鑑》清震湯)
③治吐血不止:
a.經霜敗荷葉,燒存性研末,新水服6克。(《肘後方》);
b.嫩荷葉七個,擂水服。(《綱目》)
④治吐血、咯血:
荷葉不拘多少,上一味,焙乾,搗羅為散,米飲調下6克。(《聖濟總錄》青金散)
⑤治陽乘於陰,以致吐血、衄血:
生荷葉、生艾葉、生柏葉、生地黃各等分。上研,雞丸子大。每服一丸,水煎服。(《婦人良方》四生丸)
⑥治產後崩中不止:
荷葉30克(七月七日者),鹿角膠60克,搗碎炒令黃燥。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6克。(《聖惠方》)
⑦治脫肛不收:
荷葉,焙,研,酒服6克,仍以荷葉盛末坐之。(《經驗良方》)
⑧治赤遊火丹:新生荷葉,搗爛,入鹽塗之。(《摘玄方》)
【藥理作用】
降脂減肥、降血壓、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荷葉中生物鹼成分對平滑肌有解痙作用,還有抗病毒、抗有絲分裂、抗炎、抗過敏作用;荷葉還具有止血的作用。
藥膳食療:
荷葉鉤藤首烏湯:
功效:解渴除煩,除風溼,清頭目,疏肝解鬱。
原材料:鮮荷葉1張,鉤藤30g,首鳥50g,豬脊骨500g。田七10g。
做法:將以上藥材洗淨,加水煮沸,再將豬脊骨碎塊放入已煮沸的藥湯中熬90分鐘,熄火前10分鐘放荷葉、鹽,燉熟即可。
用法:隨意服用。
往期精彩回顧
每日一識:天麻的功效及作用
雨水之後,不論男女老幼,捂三處、艾兩穴、三動作一定要牢記,補陽氣、疏肝氣、祛溼氣、強免疫
江西家今康醫療健康發展有限公司
⊙註:本公眾號為中醫健康知識交流共享平臺。
文章僅供學習參考,如涉及用藥療方,請在執業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