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上海最美急診女醫師2016年當上了外婆

2021-02-13 醫伍醫拾

白建文說,壓力大風險高是很多醫生不願到急診科的根本原因。儘管急診醫生收入並不高,但從來沒有一個醫生因為獎金少而提出意見,都是因為壓力大表示不願意繼續待在急診科。一方面是急診科醫生流失,另一方面是高端人才、專科醫生不願來到急診科,「白天不懂夜的黑」是急診科目前的處境。

儘管如此,上海市東方醫院依然在為急診人才建設而努力。從2010年底至今,醫院每年持續派遣急診醫學部醫生外出培訓。在人員培訓方面,醫院進行了大量投入。白建文認為,除此以外,還可以進行醫院內的培訓,把急診科的醫生送到醫院內其他科室進行培訓,加強專科知識;專科醫生也可以到急診科進行輪崗,這也是對專科醫生的一種培訓。

為了保護科室內年輕醫生,白建文對科室裡年資高的醫生說,應當保護年輕醫生,我們一定要替他們扛著,讓他們放心為病人治療。保護年輕醫生,就是保護他們從醫的熱情,也就是保護急診科的未來。

即便被推選為第一批同濟大學的高級職稱評委,白建文依然保持著一顆謙卑的心。她說,她認為自己很普通,遇到困難也曾哭過。「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高,保持自己的本色踏踏實實地從最小的事情去做,無論別人瞧得起你還是恭維你,永遠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你永遠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急診科醫師,這就是你的根本。」

白建文說自己嚮往成為全國急診醫學科的top級的專家。「但是,你看,我覺得好像不一定能實現。因為我起步比較晚,我40歲讀博士,43歲畢業才開始搞急診,我急診搞得還沒有達到自己滿意的程度。而且我感覺自己動作慢,我幹啥都比別人晚個七八年,每次進步都是一點點,不像別人一努力就放個衛星,我好像別人放了幾個了,我這個衛星怎麼也放不出去,一放就失敗。我就是這種性格。但是我的性格比較好,失敗就失敗,我臉皮也比較厚,所以,我變成急診外婆了,就繼續慢慢來!」

相關焦點

  • 我院急診醫學科舉行青年醫師急危重症指南解讀演講比賽
    為提高青年醫師危急重症診治能力,1月19-20日,我院急診醫學科在總院門診五樓多功能廳召開了一場以青年醫師急危重症指南解讀為主題的演講比賽
  • 2017,成大急診,與您一起前行
    (圖為2016年5月,成大附院急診醫學科出診接回獨自一人外出,突發大面積心肌梗塞的朱先生。急診醫學科主任梁隆斌說:「他剛才醒了一會,對我們豎起了大拇指」,患者的信任使醫務科長岐宏政放下種種顧慮,為患者在手術同意書上鄭重的籤上自己的名字,患者康復出院後所贈錦旗。)
  • 23名急診醫生集體辭職,這家醫院恐遭降級!
    目前林口長庚醫院證實,確實有約 10 位醫師提出離職意願,院方已積極挽留,若離職情況嚴重,又無法補足醫師人數的話,醫院恐怕會被降級。是什麼引發大量急診醫師辭職?對此,長庚醫院發言人李學禹表示,可能有以下原因:1、醫院調整了急診流程。
  • 校友王倩倩:最有意義的「醫師節」
    大概10點左右,病人被送到武義縣第一人民醫院急診,接診的是楊豐。「她(王倩倩)挎著包,很詳細地說病人的情況,拉了幾天黑便,剛才又吐了七八百毫升的血……我還想著,這個家屬這麼專業的。」在之後的詢問中,楊豐才知道王倩倩原來是位醫生。「覺得挺感動的,這肯定是醫師節最美的醫生了。」楊醫生想要記錄下這段正能量,就隨手拍下了王倩倩在急診室的照片並發了朋友圈。
  • 伊春市醫學會急診分會成立
    為提高伊春市急診急救專業技術水平,加強學術交流,12月8日,伊春市醫學會急診分會成立大會暨《內科急診診斷及治療新進展培訓班》隆重召開。
  • 原來,外婆不叫「外婆」
    ,女孩匆忙趕到醫院,可她並不知道外婆住在哪個病房,在醫院走廊上四處尋找,開著門的病房一間間探頭張望,可就是沒找到外婆。@小AA要上北大:新的一年已八十多歲的外公外婆又老了一歲,怎麼能讓他們開心,我是一個不太擅於表達感情的人,很想為他們做些什麼,可幫忙做點家務遠遠不夠我們經常為朋友為父母準備禮物卻不知道他們喜歡什麼一想到他們的年歲和幾年前就準備的壽服,心裡說不出的難受@桃可愛多給麻竹咯
  • 中心醫院口腔科新門診升級啟用:環境升級!服務更升級!
    ……在全新升級啟用的義烏市中心醫院口腔科門診(門診五樓),每位前來就診的市民都不由自主豎起了大拇指。為了更好服務廣大患者,提供更優質的口腔醫療服務,我院口腔科一期工程經過重新布局、裝修後全面升級,已於8月22日正式啟用。
  • 諸城市人民醫院榮獲「諸城市2017年急診急救技能大賽」團體、個人一等獎
    近日,由市衛計局、市總工會組織舉辦「諸城市2017年急診急救技能大賽」在諸城市人民醫院辦公樓二樓多功能廳舉行,來自全市各衛生單位27支代表隊54名醫護人員參加了比賽。諸城市人民醫院4名參賽選手從容應戰,盡顯身手,以紮實的業務功底和良好的精神風貌,經過激烈角逐,贏得佳績,榮獲團體一等獎,急診科護士梁惠雯、急診外科醫師徐文斐分別榮獲個人一等獎,ICU護士長王娟榮獲個人二等獎,ICU醫師田炳強榮獲個人優勝獎。
  • 醫訊丨「兩岸醫師」東鄉縣健康諮詢活動通知
    旨在為兩岸醫師架設溝通交流的橋梁,為當地群眾享受優質醫療服務提供了難得機會,為推動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管理水平、促進醫療服務水平快速發展。臺盟中央「兩岸醫師」東鄉縣健康諮詢活動將於2018年4月26日在甘肅省臨夏州東鄉縣人民醫院舉行。
  • 附二院陳大慶教授:住院醫師心中好老師(內含感人文章)
    在不久前於北京舉行的「2017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高峰論壇」上,各級國家重點單位領導、國內外知名專家、業界精英共同就「落實制度、強化管理、提升質量
  • 【投票】尋找黑河最美女出租司機,你說了算!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讓我們用愛和鼓勵溫暖她們…… 1月12日,由愛輝區婦女聯合會、黑河日報社新媒體中心聯合舉辦的「尋找黑河最美女出租司機」活動全面啟動公眾投票工作。  2016年1月12 日至17日,微友可通過微信公眾平臺「今日黑河」參與投票,為自己支持的女出租司機投票。
  • 她急診求拍照...想在最後一刻留念 感動護師落淚
    臺灣的「急診鋼鐵人」魏智偉醫師23日深夜在臉書分享文章,他說忙到不可開交的急診護師突然被一名阿姨叫住幫忙拍照,當下意會不過來,原來是她好久沒和病危的家人一起拍照,「想在最後一刻留下紀念」,畫面裡的阿姨強忍淚水露出微笑,老先生眼神空洞但也變得溼潤,溫馨的畫面讓護師忍不住流淚。
  • 美國小哥翻出外婆生前相冊,發現她竟是中國超紅歌星?網友:簡直太驚豔了
    他也把這些外婆年輕時的照片都分享到了臉書上,引起了大量網友的圍觀討論。She fled to and continued singing in Hong Kong, then Singapore, before mostly retiring in San Francisco.我的外婆梁萍是上海百代唱片(EMI/Pathé)旗下一位著名的「時代曲」流行歌手。後來,「時代曲」由於被視為「黃色音樂」而遭到禁止。
  • 北醫三院14名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隨隊馳援湖北
    從第一批到第三批,在這些最美的逆行身影中,有來自北醫三院的14位年輕的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他們是北京大學醫學部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培訓體系中的佼佼者。      在1月26日(大年初二)出發的第一批援鄂醫療隊中呼吸內科的程秦和李秋鈺是國家培養的第一批呼吸與危急重症規範化培訓專科醫師,還有危重醫學科的李超,她平時以勤奮和縝密著稱,是同事們眼中的「超姐」、「學霸」。第三批援鄂醫療隊中還多了不少外科系統的年輕醫師,王奔是來自骨科的住院醫師,去年剛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留院工作。
  • 最美包子妹走紅,其實做包子的女士個個都是包子西施!
    這位名叫DIDI的「包子妹」,不論身材還是論長相,都毫不遜色於那些大牌女明星,也成為包子店的活招牌。    當然,除了「最美包子妹」,我們還追過不少民間「西施」,你還記得那些年我們追過的「西施」嗎?
  • 在醫師維權和伸張正義道路上,她從未缺席 | 我與《醫師報》的故事 ⑧
    2020年,韓啟德院士呼籲:「緩和醫療應被納入基本醫療」,《醫師報》記者就緩醫療發展相關問題對我進行了採訪,並報導《緩和醫療的「兩基」之難》,這次報導,不僅是對我工作的認可,更對推動緩和醫療發展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在《醫師報》15歲之際,祝願她成為更多人的良師益友。
  • 2016上海法蘭克福展,天榮商戶精彩亮相!
    2016上海法蘭克福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設備及汽車用品展於2016年11月
  • 2016最美的10個女人評選已經出爐
    這2016年還沒過去呢,有些媒體就已經迫不及待地盤點出了 2016最美的10個女人,並號稱這些姑娘都是2016
  • 華裔小哥翻出93歲外婆私藏相冊,才發現她深藏了一個秘密....
    不過,近幾日在臉書上,一位華裔小哥還真因為發現家人的秘密而大火了一把。他外婆在3個月前去世,享年93歲。小哥說,他外婆叫梁萍,曾經是上海的一名歌星。後來輾轉到中國香港,新加坡發展,最後在70年代定居美國舊金山。
  • 周末故事|外婆的窩窩頭
    年末歲尾,大街上到處是置辦年貨的人們突然間,我被現場製做小窩窩頭的味道吸引了,剛出鍋的一個個小窩頭金黃金黃的,散發出絲絲玉米的清香。做窩頭的老婆婆看上去至少有七十多歲,熱氣騰騰升起間,我的眼前恍恍惚惚地湧現了小時候外婆做窩頭的場景。  小時候,我跟隨外婆在滿族屯長大。那時候,主食多是玉米、高梁米之類粗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