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一揮手,網友累成狗。要補上「20歲之前必看」,成為「超過6萬人已經發現」中的一員;還要曉得「癌症前兆」,知道咋樣能「多活十年」;嚇傻了,崩潰了,流淚了,笑翻了,情緒像過山車一樣上下起伏,不是跟著「世界沸騰」,就是隨著「全球沉默」。別忘了隨手轉發,因為「不轉不是中國人」吶!
標題黨,自古套路得人心?
在拼發行量的紙媒時代,就已經有「標題黨」存在。他們以誇張、歪曲為手段,製作聳人聽聞,但與實際內容不符、甚至截然相反的標題;再配上報童的一聲吆喝,今天的新聞是不是真正好,已經不重要了。
隨著網絡時代來臨,「標題黨」在論壇中進一步發展壯大。因為最初的論壇版面只能顯示標題,而且密度極大,想要突出強調、避免秒沉,就只能在標題上下功夫。
而噴薄而出的門戶網站因為沒有採訪權,只能靠編輯、轉載,運營自己的新聞業務。為了在海量信息中奪人眼球,相似的材料也要翻出花來。致力於病毒傳播的資訊網站Upworthy表示,有時僅僅改動一個標題,就可以讓文章的點擊率增長1600%。於是 「震驚體」、「臉紅體」、「愛國體」紛紛登場,只要點擊進來,哪怕吐口吐沫就走,也算目標達成。
標題黨常用詞
「題不驚人死不休」,在消費公眾情緒的指導方針下,誇大其詞、斷章取義、無中生有都是標題黨的常見套路。事實上,專家的話可能被放大、領導的話可能是節選、一個標籤代表了一類人,只看標題不讀全文很容易就被牽著鼻子走。
某體育網站上的新聞標題
儘管吸睛標題永遠是第一生產力,但如果只有滿屏的吐槽聲和問候聲,獎勵的雞腿兒也啃起來不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