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林長生)】
西瓜上市季節網上謠傳西瓜打針,荔枝成熟季節又有人謠傳吃3顆荔枝會被「酒駕」。
網友擔心吃荔枝會「酒駕」
「都是外界亂傳,說吃了荔枝對人不好,造成荔枝不好賣。」漳浦舊鎮東厝村農民鄭桂蘭一邊在荔枝樹下挑揀荔枝果,一邊對人民網記者說,她今年63歲了,血壓偏高,每天吃荔枝也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她表示,當地的閩南語「荔枝水,越吃越餓鬼(饞嘴)」(意即:荔枝好吃,讓人越吃越嘴饞越愛吃)說明荔枝吃了沒有不好,荔枝產區的人也沒有誰吃了住院什麼的。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曾在南方寫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對「一騎紅塵妃子笑」的荔枝給予很高的評價。而如今,荔枝對人不好的各種傳言,確實影響了人們對於荔枝這一南方佳果的購買。記者遇到漳州老闆陳坤武比較擔心,「媒體報導說吃3顆荔枝就會『酒駕』」。
交警部門沒查到過吃荔枝「酒駕」,「酒駕」認定要血液檢測
不少人聲稱,網上上有一視頻測試:吃3顆荔枝吹酒精檢測儀會顯示酒精含量達到「涉嫌醉駕」的級別。
記者搜索網絡發現,其實有不少新聞對「吃三顆荔枝會酒駕」進行闢謠,也有廣州和廈門的媒體與交警合作進行實驗,但「先入為主」的負面印象已經形成,記者闢謠的報導反而少人知道了。不少記者測試後報導稱:吃完荔枝馬上測試,測試儀會顯示有「酒精含量」,但吃過荔枝最長間隔1分半鐘以後,吃了荔枝產生的「酒精含量」就會消失。而交警更是表示,司機們不要擔心吃荔枝會被「酒駕」的情況,如果司機擔心吃荔枝「被酒駕」,可以向民警解釋並間隔幾分鐘再測試,而最終認定「酒駕」,要結合血液檢測。
漳州市交警支隊林亞安副隊長也說他們從來沒有查到過吃荔枝酒駕的事。他表示,吃荔枝和「抓酒駕」根本不沾邊,是有些人瞎編出來的。
其實,網友不用對「酒精含量」的消息過分敏感。蛋黃派、腐乳醉蝦、啤酒鴨、糟肉等食物,添加了食用酒精,都可能用測試儀測出「酒精含量」,包括含糖量高的葡萄、蘋果、香蕉、梨等因儲存不當也會產生酒精。從事化學教學工作20多年的蔡進福告訴大家,含糖量高的物質可能轉化成酒精,但荔枝這類新鮮水果就算吃了全部轉化成酒精,量也是微乎其微。他強調:吃荔枝造成「酒駕」純屬無稽之談。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
傳言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用科學道理揭穿它!同意的親,猛戳下面的大拇指!抵制傳謠!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