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龍:千嶺村的「農」書記

2021-02-26 達州觀察

  為如期實現精準脫貧,我市選派優秀幹部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當前正值農忙三搶時節,在浩浩蕩蕩的扶貧大軍中,這些第一書記都在幹些什麼?今天,我們就去國家級貧困村---宣漢縣大成鎮千嶺村,認識那裡的第一書記陳小龍。

  今年62歲的千嶺村五組村民王冬政家有兩畝多田。前幾天的一場大雨,讓田裡蓄滿了水。由於勞動力短缺,她眼睜睜的看著田干著急。陳小龍來到她家,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向娘家——宣漢縣農技中心求助。

漢縣農技中心主任 王體:聽到小龍反映過後,我們單位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利用黨員活動日的機會深入這個地方幫助貧困戶栽秧。


  在黨員們的幫助下,不到半天時間,王冬政的兩畝多田就搶栽完畢。

宣漢縣大成鎮千嶺村村民 王冬政:是我自己栽的話,起碼要好幾天都栽不完。像這樣一下就給我栽了。

  千嶺村距大成鎮15公裡,是鎮裡最偏遠的村。全村共2475人,貧困人口就佔到三分之一。2014年底,宣漢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農技幹部陳小龍被選派到千領村擔任第一書記。來到千嶺村,陳小龍根據自己掌握的實際情況,結合多年來的農技工作經驗,提出了一個長短結合的脫貧發展思路。


宣漢縣大成鎮千嶺村第一書記 陳小龍:長就是說,引進我們外出務工人員,回家流轉土地發展青脆李種植,同時帶動周邊農戶種植脫貧。短期的就是我們糧油可持續發展,另外就是利用我們的專業合作社種植海椒和榨菜。

  在陳小龍的帶領下,千嶺村成立了海椒合作社,目前,村裡種植海椒500多畝。當前海椒移栽結束,正值管理的關鍵時期,陳小龍又請來娘家的農技專家為群眾傳授管理技術。


宣漢縣農科所所長 王榮:我們這個海椒才移栽不久,十多天,在出現花蕾之前,我們要給它少施一定的複合肥,但是不能含氯的,偏硫鉀的肥料,這種肥料能夠把苗子給它提起來,讓它早點掛花。

  今年77歲的周繼元,在合作社的帶動下種植了兩畝多海椒。

大成鎮千嶺村村民 周繼元:聽了這個技術課過後,我們按照專家給我們講如何在那種情況下施肥,在那種情況下如何管理,爭取在今年的海椒生產上得到大豐收。


  在陳小龍的帶領下,村民們還種植了青脆李、琯溪蜜柚及紅心獼猴桃等,建立起了優質稻栽培基地500畝,玉米高產創建示範片300畝,馬鈴薯種改良基地50畝等,僅種養殖業,村民可人均增收300元左右。

  宣漢縣大成鎮千嶺村第一書記 陳小龍:經過兩年的幫扶,我們村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改善,產業出具規模。下一步,我們將依託兩片四點的產業機構調整思路,重抓特色產業發展,帶領前村人民2019年如期摘帽脫貧。

相關焦點

  • 【喜訊】新會區中醫院陳小龍同志榮獲「最美退役軍人」稱號
    陳小龍,現任新會區中醫院黨委書記。陳小龍書記主持召開黨委會議,傳達上級疫情防控精神陳小龍書記督導發熱診室工作落實到位陳小龍書記代表醫院黨委向應急救治隊代表授旗陳小龍書記將涼茶轉交給轉送人員手上,將送到各交通防疫一線站點,助力疫情防控撰稿:宣傳科審稿:何金明責審:王明義新會中醫院微信公眾訂閱號
  • 失信曝光——陳小龍
    執行案號:(2019)蘇0118執1541號失信被執行人姓名:陳小龍性別:男身份證號碼:3201251978XXXX1714執行法院:高淳區人民法院313號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294795元被執行人履行情況:未履行戶籍所在地/經常住所地:南京市高淳區陽江鎮保城村陳家巷31號案件詳情:陳小龍因民間借貸糾紛被起訴至高淳法院
  • 裕農攜手京城烹飪大師 把美食獻給最可愛的建設者
    2019年4月21日,由北京市裕農優質農產品種植有限公司、北京烹飪協會、北京城建新機場航站樓工程總承包部聯合舉辦的「熱烈歡慶五一國際勞動節,把美食獻給最可愛的建設者
  • 錯過蔬菜種植農時!玉屏水田……
    微玉屏投稿郵箱:weiyuping1984@qq.com玉屏水田壩區:搶抓農時種百合因地制宜助農增收  「你也來了!」今年,由於雨季長、降雨量多,水田壩區錯過了原規劃的蔬菜種植農時。為降低損失,朱家場鎮黨委政府引進專業合作社,因地制宜在水田壩區搶抓農時種植百合,不僅讓村民獲得了土地租金,還讓他們通過在壩區務工增加了收入。  「我是松桃人,知道我們那邊有種植百合,便通過那邊的政府聯繫上了種植百合的合作社。他們來我們這裡考察後,發現水田壩區的土壤、氣候、海拔都很適合種植百合,就租了土地種植。」
  • 吉農科•禾豐動物醫院正式開業
    開業儀式   2017年9月5日上午,由吉林農業科技學院與禾豐集團共同建設的校企聯合教學醫院——吉農科·禾豐動物醫院正式開業
  • #藤原千花#書記書記捉蟑螂 【唐伯貓】
    ♥♥♥♥♥♥♥♥♥♥♥♥♥♥♥♥♥♥♥♥♥#愛麗絲偽娘團##藤原千花##書記舞# 書記書記捉蟑螂
  • 緬北蕉農哭訴香蕉成噸爛掉,蕉農下跪求助
    今日匯率:中緬 1:200.4,緬中1:0.0049由於受疫情影響,「命是保住了,可是等疫情過後,我們大家也是傾家蕩產了」,現在緬北香蕉種植每天至少損失千萬元,隨著交通運輸的繼續受阻,這個數字將會進一步擴大,由此造成緬北中國蕉農積壓香蕉三至四千車困在蕉地
  • DDC川農紛享薈,川農各路「大咖」讓武漢「燥起來」……
    實話實話,DDC這次參加這場盛會有兩個目的,一是學習交流動物營養技術,特別是飼料科學領域,二是讓DDC的另外一個傳統活動——DDC川農紛享薈「燥起來」。很多小夥伴咋一看,DDC川農紛享薈是個什麼鬼?真相是醬紫的,DDC川農紛享薈是DDC聯合國內農業院校「老資格」——四川農業大學推出的活動,這個活動旨在搭建以川農「大咖」、教授、在校生、校友為核心的交流平臺,分享行業現狀,「把脈」行業癥結,探索行業未來……
  • 仲良書記的戰「疫」日記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宜興市委組織部第一時間吹響全市黨員幹部集結號,廣大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更是戰鬥在第一線、衝鋒在最前沿,以「帶頭幹、跟我上」的擔當精神全面激發非常時期村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芳橋街道金蘭村黨總支書記蔣仲良書記的《戰「疫」日記》。
  • 【人物側寫】最美肖書記
    「肖開華,孟加拉帕德瑪項目部黨工委書記、紀工委書記、同時分管項目部安全施工和物資機械、與國內聯繫組織發運材料、機械設備」。2012年開始,肖書記來到孟加拉工作,轉眼7年,他的工作生活中,早已離不開孟加拉這片土地。「怎樣的項目書記才是好書記?」,在不同的崗位,發現心目中的好書記並無完全統一的標準。
  • 哈克農裝給讀者朋友拜年!
    再過幾天,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我們將迎來猴年的第一縷陽光,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我向一直支持哈克農裝的用戶、經銷商朋友們,向關懷哈克農裝的領導、農機同仁們,向長久以來精誠合作的供應商和合作夥伴們,致以春節的祝福!
  • RunningMan安農版2.0 要不要和我一起,奔跑在一月的安農裡?
    2015年1月18日下午,在安農版RunningMan1.0的最終賽場——輕紡樓前,一位剛撕完名牌的參賽隊員對在場的工作人員說了這句話。雖然只有短短的十二個字,對我們來說卻是莫大的鼓勵。年末寒冷的十二月,我們決定重啟Running Man,與你在明年一月再次相約升級版安農Running Man2.0。
  • 年底了,苗農需警惕3大騙局!!!
    一般買方看好苗木後,會先付給苗農一定數額的訂金當苗農將最後一批苗木運到買方所在地時,買方卻在苗木質量上挑三揀四,狠狠地壓價甚至不予結帳,而只願意付給你運輸費用。苗農如果不同意,只能將苗木拉回,損失也會很大。這時,一些人為了減少損失,也只好接受低價這一現實,在經濟上蒙受損失。
  • 網友:其實農農爸爸已經去世了
    他雖然小,但已經可以照顧家人了,無論爸爸在哪裡他都會希望你越來越好, 農農不哭,最好的你永遠是濃糖的驕傲
  • 黑面香菇無人愛,菇農表示很無奈!
    像這樣拒收黑面菇的現象在每個香菇產區都極為常見的存在,每到陰雨或雨雪天氣時,很多菇農都會因此出現難售香菇的狀況,遊街的場景也讓我們歷歷在目,給菇農造成很大的不便和經濟影響。就在近日,一位菇農的一句話,道出了所有菇農面對優質菇和次品菇價格差的無奈。「三元一斤的香菇和五元一斤的香菇,你真的能吃出差別嗎?別再自欺欺人了!」
  • 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一行到中和農信訪問交流
    劉冬文先生對Diwakar Gupta先生一行來訪中和農信表示熱烈的歡迎,並為其介紹了中和農信小額信貸項目的運營情況、發展歷程及公司開展的一系列社會績效活動。劉冬文先生陪同Diwakar Gupta先生一行參觀中和農信北京總部早在2016年8月,中和農信就與亞洲開發銀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夥伴關係,獲得了亞洲開發銀行向中國普惠金融領域提供的第一筆非主權貸款5,000萬美元,這筆貸款是中和農信獲得的最大一筆單筆貸款資金支持,這筆貸款將通過中和農信幫助超過13萬農村貧困女性破解資金短缺的瓶頸。
  • 今日直播|項目書記王窪一席談
    他就是——中鐵四局「明星「書記王窪。本周五下午,王窪將走進中鐵四局企業大學《出發》直播間,結合親身經歷,為我們講授《如何當一名合格的項目書記》。自1996年參加工作,王窪先後參建京九鐵路、西康鐵路、神延鐵路、青藏鐵路、成都天府隧道、四川攀田、昌九城際鐵路、雲南梨園電站、雲南梨園左岸公路、徐鹽鐵路、鹽通鐵路等項目建設。
  • 種香菇的朋友注意了,一種新型的騙局正在坑害菇農!
    種香菇的朋友注意了,一種新型的騙局正在坑害菇農!
  • 躺槍的盧書記和累了的王主任
    事情的大概是這樣的,王副主任進小區沒有按規定填寫完整登記表,被志願者攔下,王副主任心情不好,掏出手機給該小區的直接領導盧書記打了個電話,盧書記接到上級主管部門領導電話當然要照顧顏面,命令志願者放行,不料該志願者不買帳,估計真正是「志願者」,和領導們沒直接關聯,一根筋,怒懟盧書記,「是不是所有人進出都簡單登記一下就放行?那我們志願者還幹不。」
  • 種香菇年賺五六萬,為何菇農還喊「窮」!
    根據目前來看,新產區的菇農利潤均高於老產區,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政策好、木屑多、成本低。經過了解,全國香菇產區中,大多數菇農都在盈利狀態,絕大多數菇農的種菇利潤在五萬元左右。這個數字雖然不算多,但對於農村的農民而言也很滿足,相比貧困的農村,算的上是小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