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話年俗|年初三老鼠娶親

2021-02-19 法門文化景區


中國人都知道,春節是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沒有之一。很多年輕人可能不知道,春節其實是有很多習俗的,從除夕到初六,每天的禮儀都不一樣。想知道嗎?今天小編帶你繼續新春話年俗。

年初三老鼠娶親

正月初三又稱小年朝,也稱赤狗日,作為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相傳這一天女媧娘娘創造出了豬。中國民間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中國民間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根據傳說,這日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後必須早早熄燈就寢,以讓老鼠家族舉行婚禮;並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稱為「老鼠分錢」。

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赤口

古時在中國南方民間,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裡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總之,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難,家中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古時在香港,人們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稱"赤狗日"。

小年朝

小年朝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END·

文章來源於網絡,由本公眾號編輯整理

如有侵犯作者權利,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推薦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三,老鼠娶親!這些習俗,菏澤人知道嗎?
    很多人知道大年初一、初二的習俗,卻不知道大年初三習俗,其實初三的習俗在民間還是很講究的。民間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
  • 【我們的中國年】正月初十「石頭節」:老鼠娶媳婦啦
    正月初十亦稱老鼠娶親日,俗稱十指。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也稱「石不動」「十不動」。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會讓一年之內財運亨通。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前一天夜晚,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以繩系罐鼻,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抬著瓦罐走。石頭不落地就預示當年將會豐收。
  • 大年初三:牛年行大運!中公建工給大家拜年啦!
    春節假期:2021年2月11日至2月17日放假休息共7天,2月18日正常上班。    注意   重頭戲來了     細數初三小「講究」  品味古人大智慧 舊時人們普遍正月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稱「赤狗日」。
  • 正月初三,宜:懶 | 穀子生日小年朝,萬事如意過年好!
    正月初三又稱小年朝,也稱赤狗日,作為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相傳這一天女媧娘娘創造出了豬。中國民間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中國民間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 正月旺運:大年初三禁忌有哪些 正月初三不能做什麼
    正月初三也稱為大年初三,那麼大年初三禁忌有哪些?正月初三不能做什麼?接下來了解下大年初三都有哪些禁忌吧。  大年初三禁忌有哪些 正月初三不能做什麼  大年初三禁忌:赤口日  又稱「赤狗日」忌拜年,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神,遇之則有兇事
  • 大年初三有哪些禁忌
    大年初三,新年的第三天,大年初一拜年,大年初二回娘家,那大年初三幹什麼?大年初三又有哪些禁忌呢?來看看下面的內容了解一下。
  • 年俗 | 今天正月初九,據說好辦事!
    今天就正月初九了你以為春節就這麼結束瞭然而並沒有哦~畢竟正月裡這年俗關於大年初九的年俗且聽小編娓娓道來~▼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初八為穀日,初九為天日,初十為地日。
  • 大年初一,山東磕頭拜年,初二媳婦回娘家,初三初四初五更有講究
    什麼是年俗?年俗就是傳承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約定俗成的當地人的行為習慣,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至於適不適合外地人需要打一個大問號?除了大年初一,大年初二、初三、初四、初五每天都有講究,都是老傳統,老規矩,看看和你們當地一樣嗎?大年初二
  • 正月初三回娘家習俗
    大年初三(農曆),這一天的漢族傳統年俗有回娘家,燒門神紙,穀日忌食米飯等。
  • 客家年俗:年初三,送窮鬼!
    在客家地區,年初一和年初二這兩天,儘管居室、庭院的地面堆滿厚厚的爆竹屑、菸頭、糖果紙等垃圾,也不能掃地。客家人認為在這兩天內掃地,會掃走家中的財氣。只有年初三那天,才會拿起掃帚把垃圾徹底乾淨地清掃出去。這是過去傳統的客家人希望擺脫貧窮的願望。「送窮鬼」實際上是送窮的意思,和貧窮告別的意思,是人的一種心願,代表一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兒童故事 |《老鼠娶新娘》
    ☝看乾貨文章,聽名著故事,戳左邊綠色按鈕吧兒童故事張玲玲 /文;劉宗慧 /圖;2008年1有一首老鼠娶新娘的童謠:一月一,年初一。一月二,年初二。年初三,早上床。今夜老鼠娶新娘。在中國的習俗中,年初三是老鼠娶新娘的日子,你知道它的由來嗎?
  • 莆仙年俗:莆仙初三祝壽習俗
    ▲ 莆田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出品莆田華亭鎮的一些村落和仙遊縣的大部分鄉村,有著與別地不同的做壽風俗,就是在老人年齡滿「十」(男逢九、女逢十)的年份做壽,做壽的日子都安排在當年的正月初三舉行其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北宋陳睦為祖母到九鯉湖祈仙夢,求仙泉治癒盲眼,而後闔村來賀,陳睦為答謝鄉鄰,便建議將祖母的九十壽辰、叔父的七十壽辰、兄長和自己的五十壽辰,合在初三當日一同慶祝,既答謝了鄉鄰,又闔家同歡。
  • 申論熱點積累:鎮江打醬油年俗值得研究
    這兩天有則關於江蘇鎮江年俗的消息煞是有趣,道是鎮江一年一度的市民排隊「打醬油」大戲如期上演。  打醬油,倘若退回30年前,還是全國各地普遍的一道景觀,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都十分熟悉。彼時家裡的醬油沒了,不是像現在去買瓶新的,而是把原瓶洗乾淨,到商店或小賣部去打,醋亦如此。商店都有醬油缸和醋缸,一桶一桶地倒進去,再化整為零。
  • 話年俗 | 二十五 磨豆腐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五,農曆新年離我們只有不到一周的時間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開始忙著準備各色年食豆腐就是傳統年食中不可或缺的一員。這一天,除了做豆腐,還有哪些有趣的傳統習俗呢~來看今日「中央黨校教授話年俗」系列第四期:《二十五 做豆腐》王傑: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領導幹部學國學組委會主任。
  • 雞年好事多,幸福喜顏開,海南年俗奇,它們在哪裡?
    「備年」。把「窮」送掉,就上市趕集採辦年貨了。給全家老少都買套新衣服、鞋襪,添置家具農具,油鹽醬醋、春聯年畫、紙錢香燭等等。北部地區,磨米做年糕,稱為「甜粑」,寄意明年能種得一塊大田,日子過得甜甜蜜蜜。南部地區製作花生爆米花糖,意為明年日子火爆甜蜜。除夕之前,貼好門聯年畫,門楣上還貼有一種叫「籬屺錢」的紙符。  「圍爐」,也叫「守歲」。
  • 留莆過年丨臘月裡來話年俗
    這時,年節已過,人們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後,於二月初四重新做歲。後來,為紀念莆田這一段悲慘的日子,莆田民間和以往一樣,於農曆十二月三十日夜「做歲」,因二月農事正忙,若在二月初二才「做歲」,時間拖得太長,於是莆田民間約定將農曆二月初四「做歲」,改為正月初四「做歲」(圍爐),並將年三十晚上改為「做小歲」,正月初四晚上稱為「做大歲」。
  • 黑河老漢徒手抓老鼠,老鼠回頭一口!隔天傷口腫胳膊酸痛
    冰雪消融,天氣逐漸轉暖,就連躲藏在陰暗角落的老鼠也開始活躍起來,這不前幾天北安的王求福,就遇到了一隻老鼠,而且這隻老鼠還挺不好惹。這件事還要從幾天前說起。老鼠咬傷人的事兒還真不少。大年初三,哈爾濱市50歲居民王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急匆匆地來到急診室。據王先生講,他被老鼠咬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