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餵養豬草、玉米和紅薯等糧食長大的豬,被人俗稱為「土豬」。
很多人覺得土豬的肉和油更香更好吃,所以一些人會選擇在春節前去農村殺一頭土豬,熬油、做成香腸、臘肉等,為過年做準備。
貴陽的張阿姨每年都會回到遵義的農村老家,購買弟弟家餵養的一頭土豬來殺年豬。
今年元旦,73歲的她又回到了遵義市播州區團溪鎮的老家,購買了弟弟家的一頭土豬,並在1月3日上午請當地的屠戶為她宰殺。
殺豬
拔毛
待剖
張阿姨的老家,也是記者的老家,兩家隔得不遠,所以記者差不多親歷了整個殺豬的過程。
3日早上八九點,屠戶來到她弟弟家,弟弟一家先用大鍋燒好水(以便燙豬毛後好拔毛),隨後,包括屠戶在內的四五個人就去豬圈裡把這頭大白豬拉出來抬到案板上,捆住前後腳並用力按住,屠戶對豬進行了宰殺。
宰殺下來一稱,這頭大白豬淨重356斤。按照最近殺年豬的價格是28元/斤,張阿姨付給了弟媳9968元。
砍骨
削肉
分裝
一個小時不到,屠戶就已經把這頭豬完全剖開,砍成按張阿姨說好的大小和形狀。
張阿姨說,自己有三個孩子,加上自己,差不多算是4家,有10來口人,所以得殺一整頭豬才夠。
殺一頭豬怎麼吃?張阿姨說,把豬板油和部分肥肉熬成油,平時炒菜或吃早餐時用,其它大部分肉主要是燻臘肉和做香腸,這也是一家人最喜歡的吃法。
殺年豬,當然要吃庖湯了。中午,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吃了一頓舒舒服服的庖湯飯。
土灶炒菜味道更香
當日中午記者離開張阿姨家時,她們一家人正在把豬肉切成小塊準備做香腸。等香腸做好後,就用柏樹葉子等燻臘肉、做香腸。
而遠在北京的兩個孩子家庭,已經在翹首期盼張阿姨做的臘肉和香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