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對講機響個不停的老民警,就是被阜陽監獄的民警們稱為「大管家」的沈振。
作為獄政管理科科長,他很少坐在辦公室裡,無論什麼時候見到他,他都是手拿對講機,兩腳生風,行色匆匆。
因為沈振有在各監區裡走動的習慣,所以無論哪個監區有異常,他都能及時了解。
2008年,當時的沈振還是獄政管理科副科長,一天他像往常一樣在監區裡巡查,一名服刑人員找到了他。
反映情況的服刑人員名叫王某,是2008年新入監的服刑人員,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緩。
他主動找到沈科長說自己有遺漏罪,在新疆殺了人。
沈振非常重視,立即向新疆警方反饋了這一情況,但新疆警方調查後發現,王某所說的情況,完全是子虛烏有。
王某為什麼要向沈振虛構殺人的情況呢?
原來,王某之所以會進監獄,是因為在家與小妹發生爭吵時,把自己小妹殺死了。現在的王某覺得自己心裡壓力非常大,覺得自己不應該活著。
2008年底,在剛入監沒幾個月時間,王某便嘗試用皮筋自盡,所幸獄友及時發現,王某被救下了。
自殺、輕生等消極的想法始終圍繞著王某,不到一年時間,他便第二次實施了自殺行為。
所幸,第二次自殺未遂,不過這些卻讓沈振深知,如果不從心理上徹底改變王某的想法,他永遠不會振作起來。
為了幫助王某,沈振又找來他剛出獄的弟弟來幫教他,想要用弟弟的成功改造來感化弟弟。
很快,王某的弟弟就從新疆來到阜陽,專程探監看望哥哥,而這一次的會面,給王某的心裡帶來了希望和陽光。
從那之後,王某和弟弟每月都會通一次電話,匯報自己在監獄裡的情況,並且改造過程中,也表現得越來越積極。
沈振對王某的嚴格管理,一度讓王某覺得自己被「針對」了,直到減刑的通知下來,他才明白了沈振的良苦用心。
在服刑人員的眼中,沈振或許是鐵面無私的「黑臉包公」,但是他的每一個舉動都是為了服刑人員能夠更好的改造,讓他們儘早的回歸社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