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欖菊花會將於11月22日至12月13日在小欖菊花園舉行!也就是說,還有一個月時間,菊城小欖又將進入最熱鬧的時節。
10月23日航拍小欖菊花園 。攝影 | 劉詩覺
小欖菊花會年年看,大家都見過它最美的樣子。但是,它在「變美」之前是什麼樣子的,你們見過嗎?大型造景怎麼扎,大立菊是如何養成的,哪些品種最難種,你們知道嗎?
2020年小欖菊花會正在緊張布展中。攝影 | 劉詩覺
菊花園正門的左側,七八位花農正在幾個大型的鋼架上,小心翼翼、一圈一圈將菊花藤纏繞在鋼架上,再用鐵線固定。「鐵線不能綁太緊,要讓花枝能夠吸收到水分。」小欖菊花園負責人何先生介紹,平時每天都要淋水,但在扎花時,花頭不能太溼。通常,一個造景會有很多種不同顏色的菊,扎作的時候要做好區分。畫刊君在現場看到,這個造景已經初具雛形,以樂器為主元素,有琵琶、吉他、小提琴等。何先生說,一般情況下,大型造景的扎作先是在花場做好骨架基礎,再吊裝入園區,之後再上花。「花場有成套維護系統,這裡沒有,又曬又空曠還會磕磕碰碰,很容易損傷花。」
今年菊花會有約3萬平方米的花海,將打造成一片「錦繡菊城」的景象。其中,有1000平方米,採用地菊(直接將菊花種在地上)的方式布展。「這是小欖菊花會第一次嘗試這麼大面積的地菊。」何先生解釋,菊花一般比較「嬌氣」,需要用花盆種植,以前的菊花會也有地菊,但都是選用比較粗養的地皮菊和白菊,這次用的大多是切菊。而且,很多景區所種植的花海是散種的,小欖菊花會為了造型好看,都是一棵一個坑這樣種下去的。在花海區,我們已經能看到一艘艘「快艇」正蓄勢待發。
3萬平方米的花海,剛剛萌出幾釐米花頭。攝影 | 劉詩覺
從空中俯瞰,可以看出花海區的一排「快艇」造型。攝影 | 劉詩覺菊花不易種,大立菊的養成更加難上加難。何先生表示,要長成一棵能開出數千朵花的大立菊,耗時長達一兩年。花頭每長20-25公分就要夾一次花,到開花至少要夾7次。而且,養10盆起碼有三四盆不成活,能有9盆成活的機率非常少,除非那一年的天氣非常好。今年的天氣就不是很好,雨水多,在菊花園內的政府花場,我們看到有好幾盆大立菊已經有些蔫了,不知道到最後能不能活下來。大立菊的養護很不容易,但扎作只需要開幕前一個星期左右開始就行。大立菊的扎作最考究師傅的功夫,「師傅最大的本事是開圈,一棵大立菊有多少朵花,可以開多少圈,怎樣開才好看。」何先生說。菊花的花期一般是40天左右,要充分計算好開花的時間。一般來說,開幕之後第二個星期,花開得最好、最美,也是觀展人數最多的時候。未開花的大立菊花頭。攝影 | 劉詩覺
菊花都在種了,景也在搭了,那麼,今年菊花會有哪些精彩亮點和活動呢?
在今天舉行的2020年小欖菊花會推介會上,畫刊君獲悉,今年小欖菊花會以「花動菊城,風起香山」為主題,主展場面積約350畝(其中水區50畝),將展出菊花總約25萬盆。
園內分別設置菊藝造景區、名菊薈萃區、花海區、燈光秀區、美食區、文藝展演區、創意集市區、食用菊文化展示區、文化展覽區等9大區域。
菊花會期間,還將同期舉辦「中國民間藝術節」「歡樂跑」「廣東省獅王爭霸邀請賽」等大型文體活動。
2017年小欖菊花會。攝影 | 周宏陶
當然,今年菊花會也將按照往年慣例,採取封閉式收費模式。小欖戶籍居民持有效身份證周一至周日實行多次免票入園。持有小欖居住證的外來務工人員,菊花會期間憑有效居住證可免票入園參觀一次。此外,為了感謝廣大醫護人員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的貢獻,持有效證件的醫護人員均可免票入園。其他人員均需要購票入場,票價為:周一至周五20元,周六及周日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