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其擾!北京路這裡多人反映,記者今早探訪發現...

2021-02-22 秦楚網

近日

有市民向十堰晚報秦楚網

新聞熱線8110110反映

每日晨間十堰市博物館廣場上

總有不少人揮鞭、打陀螺

製造出巨大的噪音

影響周邊居民休息

現場具體情況如何?

遇到噪音擾民應該如何做?

跟著秦楚君一起了解一下吧

今天早上6點50分,秦楚網記者來到市博物館廣場,看到空曠乾淨的廣場上有十餘名晨練的市民各自佔據一塊地方,手裡拿著鞭子,他們有的抽打著地上旋轉的陀螺,有的單純練習揮鞭,隨著鞭子揮出,發出一聲聲如鞭炮爆鳴般的響聲。記者粗略統計,打陀螺的人有11個,單純揮鞭的人有3個,多人輪番揮鞭,發出的響聲此起彼伏。


記者環博物館周邊行走一圈,北至市財政局,南至居然之家,西至上海城小區臨北京路一側,東至京華新天地小區臨街一側,都能清晰聽到從廣場上傳來的聲音。

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途中遇到的市民,他們均表示聲音太吵,確實給附近的居民帶來的影響,尤其是影響到了渴望晚起補覺的年輕人和學生休息,希望這些市民能換一種安靜的鍛鍊方式,或者換一個時段鍛鍊。

記者回到現場觀察,發現多數揮鞭、打陀螺的市民在臨近8點時陸續離去。

十堰明文規定開展文體休閒活動

噪音擾民最高可罰500元

記者了解到,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十堰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第二章第九條規定,市民應當維護公共秩序,遵守相關行為規範,其中明確指出:在公共場所開展廣場舞、敲鑼鼓、拉二胡、吹嗩吶、唱歌(戲)、打陀螺、甩鞭子等文體休閒活動,遵守該場所的管理規定或者行為公約,合理使用場地及設施,不產生環境噪聲汙染,不影響他人正常生活

第四章第三十八條規定: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居(村)民委員會、物業管理人和其他組織的工作人員應當對其工作場所、營業場所或者服務區域範圍內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勸阻

第五章第四十五條規定: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六項規定,在公共場所開展文體休閒活動製造噪聲幹擾他人正常生活且不聽勸阻的,由公安機關對活動組織者或者違法行為人給予警告,可以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秦楚君呼籲

廣大文體活動愛好者

不要讓自己的愛好

成為別人的負擔

秦楚網原創微信  歡迎分享

文、圖/秦楚網記者 呂鑫

微信廣告合作/0719-8665479、13797867325

編輯/伍柒 責編/關爾 終審/曉芳

相關焦點

  • 在越城有條排水溝成蚊子滋生地,小區居民不堪其擾!究竟誰來管?
    「前兩年我們這裡實施老小區改造時,在樓梯口挖了一條雨水溝,水溝上鋪設的大多是網格式井蓋。
  • 成都這所廢棄醫院引來大量探秘者,住戶不堪其擾,網傳怪事到底是什麼?
    一到周末就有無數人前來探險,怪事沒有碰上,反倒是時不時的驚聲尖叫,讓留守院區的20多戶人家不堪其擾...▲視頻來源:看看新聞黃大姐說,「到了晚上,這裡就有點鬧騰了。」她指著醫院說,因為有網友發帖子說對面醫院廢棄後有「怪事」,被描述成「恐怖勝地」,因此招來了不少人探秘。
  • 「林翠路、林萃路」? 北京一條路現兩個名引爭議
    林翠路林萃路 一條路現兩個名路牌顯示不同路名昨天,北京晨報記者來到昌平區林翠路和黃平路交叉口,在該丁字路口的東北角,一個路牌被杆子高高掛起,標識清晰地指出了路名「其旁邊綠化帶裡,另一個路牌也標示著「林翠路」。奇怪的是,就在同一路牌金屬杆上,一個禁止停車的標誌牌下方,另外一個白底黑字的標誌牌竟寫的是「林萃路」。讓人看了一頭霧水,這條路到底叫什麼,為何同一路牌杆上竟出現倆同音不同字的路名?記者探訪發現,這條路並沒有完全貫通,北至回龍觀東大街,南到黃平路,平時車流量並不大,除了附近居民,很少有司機路過。
  • 鄰居不堪其擾!社區要求整治後效果如何?
    記者 鄭茜嘉:「在小區72棟2單元1樓,可以看到在我身旁的這戶人家,窗戶框是用鐵絲網來網住的,裡面雖然看不見雞在跑,但是記者站在窗戶旁邊,就能聞到陣陣的異味,房間的地面上,可以看到一些殘留的蔬菜記者 鄭茜嘉:「平時在小區有沒有見到過有雞跑?」小區業主:「前面一個月可能會見到一兩隻,但是最近我就沒見到了。」
  • 巴西礦壩決堤事故已致34人遇難 央視記者探訪現場
    26日,巴西消防部門將遇難人數下調至34人。此前,巴西環球電視臺曾報導稱遇難人數為40人,另有將近300人失蹤。航拍畫面:事故現場被泥漿覆蓋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有13架直升機和100多名消防員參與救援。26日早上,搜救人員共搜救到了46名生還者,並把他們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 網絡問政|網友反映諸暨火車站計程車上客點標識太小!記者實地查看發現.....
    為進一步核實情況,1月26日,政民e線直通車記者前往現場剛查看。  網友反映的計程車上客點標識位於諸暨火車站出站口處,火車站出站口呈「T」字形。  記者到達後發現,火車站出站口處是個連廊,而標識牌則在接近連廊頂部的位置。
  • 商丘一大蛇曬太陽引圍觀,記者實地探訪 專家:正常現象
    為了一探究竟,2月20日上午,京九晚報全媒體記者前往實地探訪。在310國道柳河鎮天齊廟村下路走上村道後,車輛果然多了起來。進入趙爾村之後,甚至發生了車輛堵塞。村民們告訴記者,「神蛇」就在本村的北地一處墳頭上。記者問「神蛇」到底「神在哪裡?」村民們笑著說,其實就是一條普通的花蛇,沒有啥神不神的。之所以很多人前來觀看,是因為在某視頻平臺上看見了有關視頻。
  • 北京一獨居老人愛犬走失 以價值400萬房產懸賞尋狗圖
    近日,一條尋狗啟事引起網友熱議。張貼尋狗啟事者表示,小狗在25日晚上走失,如果有熱心人能夠幫助找回小狗,狗主人願用位於北四環一套價值400萬的兩居室作為酬謝。此事引發網友質疑,隨後北京青年報記者詢問幫助事主尋狗的某手機APP平臺,工作人員表示,此事確實為真事,但狗主人接到很多虛假線索提供者的騷擾電話,目前已經不堪其擾。  近日,一條尋狗啟事被網友瘋轉。
  • 【關注】河間西留莊大橋殘破不堪
  • 拿網友父母結婚照當「遺照」,電視劇公開道歉,網友:膈應人
    有網友表示結婚照被改成了遺照確實「膈應人」2020年8月,廣東陸先生向記者反映,由於自己的手機號碼出現在了熱播劇《三十而已》的畫面中,被觀眾誤以為是劇中一男主的號碼,每天會有數百個陌生來電和簡訊騷擾,甚至持續到凌晨兩三點。無數人喊話讓他追回前妻「鍾曉芹」,令其不堪其擾。
  • 榆林公交車內溫度低乘客喊冷 記者探訪最低溫度僅6℃左右
    1月13日早上,華商報記者乘坐多趟公交車,手持溫度計走進車廂實地測試,發現多輛公交車早上溫度較低,感覺到明顯冷意。「公交車廂內溫度太低了,穿上羽絨服都感覺冷颼颼的。」近日,多位市民向華商報-二三裡資訊反映,他們乘坐公交車發現車內溫度過低,導致乘客都不敢摘掉帽子、手套等防寒物品。
  • 德國記者深夜探訪養殖場:有機雞蛋是真的「bio」嗎?
    那麼對於這麼需要保持新鮮的必需食品來說,德國人又是怎麼管理它的呢?在德國我們要怎麼挑選安全的雞蛋?那些註明Bio-Eier的雞蛋是真的有機嗎?最近小編看了一段ZDF記者探訪調查德國有機雞蛋養殖場的視頻,生產 有機雞蛋 的養殖場到底是什麼樣呢?今天就跟隨記者一起走進德國有機雞蛋的養殖場,來一探究竟。
  • 北京地鐵又添3條線,一些站外線路圖卻停留在5年前
    新年伊始,北京軌道交通新添3條線路。無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新的軌道交通線網圖也開始走進大眾視野。有市民反映,在一些地鐵站外,展示的線路圖卻不是最新版本,希望有關部門及時將線路圖「上新」。地鐵廣渠門內站D口外的線路圖仍停留在很早以前的版本。在這裡記者看到,信息牌有一人多高,上面不僅有北京軌道交通的線路圖,還標註著各條地鐵線路首末車的時間。
  • 順13路、924路座椅冰涼?昨記者體驗
    昨日,順義大風降溫,最低氣溫降至-11℃,多名讀者致電北青社區報熱線稱,低溫天氣下,順13路(開往調水中心方向)、924路(開往南彩汽車站方向)卻不開空調,座椅冰涼。為此,北青社區報記者來到順義電視臺站,實地體驗這兩路公交車,發現車內確實沒有暖風。車內溫度低至12℃,座椅冰涼。
  • 公益探訪 一塊蛋糕送給守護我們「一路平安」的他們
    ,北京交通廣播主持人孫剛、謝雅而、記者曾珊、徐守利來到日壇路的交管流動執法崗亭。主持人、記者一行從電臺出發,提著蛋糕過個馬路,不到五分鐘的時間,手已經凍成冰棍,頭髮也吹成鳥窩。當聽說交警一天要在外面站7個小時,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喊出「求保暖秘籍!」資歷最深的李警長正兒八經地說:「局裡給我們發了配套的棉衣棉褲皮鞋……」 調皮的雷警官說:「保暖要靠脂肪,所以要多吃點兒。」
  • 新年探訪國界名山「張鼓峰」
    當天防川景區舉行了新年探訪中俄邊境線名山「張鼓峰」活動。 本期《印象延邊》了解因發生歷史大戰役而名揚世界的「張鼓峰」。新年探訪國界名山「張鼓峰」今天,兩臺旅遊大巴共109人排成整齊的隊伍,準備進入防川哨所。
  • 北京東華門小吃街現炸蜈蚣、炸蛇 一隻炸蜘蛛80元
    近來本報不斷接到一些讀者的線索,反映已經經營了31年、素有北京「小吃名片」之稱的東華門夜市,「北京小吃」的口味越來越不正宗,而且銷售的品種越來越邪乎。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進行了一番實地探訪。現場 外地小吃比北京小吃還多昨日下午3點,北青報記者來到東華門夜市,剛到街口,濃濃的油煙味順勢飄來,小吃街裡熙熙攘攘,各個小吃攤早已開門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