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德國人每年人均雞蛋消費量達到236個,特別是復活節期間,德國人購買雞蛋的數量會大大增加。
小編在德國沒有見過散裝雞蛋,通常直接在超市裡購買6個/盒或者10個/盒的盒裝雞蛋,每顆雞蛋上都印有自己的」身份證「編碼。
那麼對於這麼需要保持新鮮的必需食品來說,德國人又是怎麼管理它的呢?在德國我們要怎麼挑選安全的雞蛋?那些註明Bio-Eier的雞蛋是真的有機嗎?
最近小編看了一段ZDF記者探訪調查德國有機雞蛋養殖場的視頻,生產 有機雞蛋 的養殖場到底是什麼樣呢?今天就跟隨記者一起走進德國有機雞蛋的養殖場,來一探究竟。
視頻一開始,記者首先介紹了德國雞蛋的「身份證」編碼:
在德國,市場上可以買到的雞蛋根據飼養方式分為以下3個等級:
2-圈養(Bodenhaltung)
1-放養(Freilandhaltung)
0-有機飼養(Bio/Öko)
有機飼養的養殖場裡,要求每6隻雞共用1平方米的空間,同時必須保證至少4平方米的戶外活動空間。
在網站www.kat.ec上輸入蛋殼上印有的」身份證「編碼就可查到這枚蛋的詳細信息
這枚雞蛋來自德國布蘭登堡州的一個叫Nordwestuckermark的小鎮
然而記者接下來看到的場景和想像中不同,記者打開雞舍附近的垃圾桶,發現裡面有很多雞的屍體:
白天,雞媽媽們可以去戶外草地活動,到了夜晚,雞媽媽們必須回到雞舍內。
雞舍內,雞媽媽們一排排站在鐵架上,空間非常擁擠。記者甚至直接從鐵架的底部拿到了剛生產出的雞蛋,也就是說,雞媽媽們並不是如人們所想在天然草地的茂密植被中產蛋,而雞舍內的狀況,顯然也不滿足6隻雞/平方米的面積要求。
等到天亮,雞媽媽們在固定的時間段被放出雞舍,來到戶外空間:如果第二天是晴天,雞媽媽們有幸去外面草地享受大自然和陽光,但如果天氣非常糟糕,情況就不同了,比如面對寒冷潮溼的天氣,雞媽媽們不會去外面活動。
視頻看到這裡,小編不禁產生了疑問,這種飼養方式稱得上"有機"嗎?實際上,視頻中記者探訪的養殖場並不是個例,德國大多數蛋雞養殖場由於各種原因無法完全滿足真正的「有機」。
對雞媽媽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它們有足夠的生存空間,它們可以在雞舍外面跑跳抓,可以聚集在一塊,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可以曬太陽。
特別是能夠享受自然光線,這才是雞媽媽生產真正需要的。
從視頻中不難看出,不是所有標有"有機"字樣的雞蛋都擁有真正"有機"的質量保證。
而小編在油管也翻看了這則視頻的評論區,想了解德國人對此怎麼看,德國人的評論大多是這樣的:
提倡素食主義的評論得到了不少支持者點讚,這想必就是歐洲有這麼多素食主義者的原因之一吧~而對於無法為此放棄吃雞蛋的人來說,在德國如何購買真正「有機」的安全健康雞蛋呢?據了解,去年德國相關機構對於20個不同品牌的雞蛋進行了有害物質、汙染物、質量的測評,結果顯示,僅有4個品牌的「有機雞蛋」被評定為「非常好」,分別是:
Huhn & Hahn 6 frische Eier mit Hahnenaufzucht
die Alnatura Origin 4 Bio-Eier
Haehnlein 6 deutsche Bio-Eier
除以上四種雞蛋之外,REWE、REAL、LIDL等超市常見的Bio雞蛋並沒有達到「非常好」,甚至有一些被評為「差」。
對此你怎麼看?你有什麼經驗?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Quel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BzVREEXc7M
https://www.haz.de/Nachrichten/Wissen/Uebersicht/Oekotest-Nur-vier-Bio-Eier-ueberzeu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