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堂筆記|開學收心操 終結收假症候群

2021-02-23 貝爾安親

1、檢查暑假作業


在開學之前,幫助孩子檢查暑假作業是否妥善完成。如果有遺漏或者需要補充的地方,需要陪孩子完成。但是不能催促孩子寫作業,而是要尋找一些比較創意的方法或者是循序漸進的方法來督促孩子完成暑假作業。比如制定時間表,讓孩子自己規划進度、做檢查。

2、整理書桌房間,準備或採購開學所需要使用的學習用品


由於孩子在假期裡以玩樂為主,所以房間相對來說會比較亂,很多東西都會找不到,因此要幫助孩子整理好房間,同時還要採購一些筆、筆盒、書包等新物品,讓孩子在心理上做好開學準備。

3、恢復上學作息,調整生理時鐘


因為孩子的生理時鐘比較穩定,所以需要一個穩定的作息時間,但是長假導致孩子的作息不穩定。因此需要提前一周的時間,慢慢把孩子的生理時鐘和作息調整到跟上學一樣。

4、注意健康飲食


假期期間,孩子有很多機會攝取糖分比較高的食物或者高熱量的食物,同時因為暑假天氣比較熱,孩子待在空調房的時間比較多,身體又很少活動,導致回到學校的時候長胖了許多,體能狀態也跟著變差。所以需要在開學的時間裡,慢慢調整孩子的飲食,多吃蔬菜、水果、高纖維等食物。


5、安排孩子有興趣的學習計劃

在孩子學習開始之後,可以展開一些孩子有興趣但是有別於學校課程之外的學習或者活動,以便增加孩子對於新學習開展的期待值。

6、展望未來——新學期新希望

在開學前或者開學期間,利用一點點時間和孩子聊一聊新學習的想法、期望或者想做的事情。不需要注重孩子表達出來的內容是否具體,只需要看到孩子願意表達就行,其實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對於新學期的展開帶有一定的責任感,真正的目的就是為了對話,讓孩子有自己的思考。


7、參加親師座談會——鼓勵孩子發展人際關係

從兩個方面來談:

一是家長參加家長會:

如果學校在學期之初召開家長會,家長一定要排除萬難去參加,因為家長的參與會讓孩子感受到認可。另外,老師也會感受到家長對於孩子學習的有多重視,並與之密切合作,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這其實是一個理想的教育模式。

二是鼓勵孩子發展人際關係:

孩子基本上是不會為了要學習課本上的知識而去學校,學校對於他們最大的吸引力可能是下課時間,因為這時可以跟一群好朋友一起玩耍。對於剛入小學的孩子而言,在新學校新班級需要認識新朋友,這時孩子有沒有跟上學習的腳步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有沒有認識、交到或者熟悉幾位新朋友。

8、傾聽孩子聲音,保持正面態度


孩子的內心感受很豐富,我們需要去認同、認可和尊重他們,所以在引領孩子之前,需要先同理,再做有效處理。而且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面臨的困難、挑戰不同,因此也不應該拿孩子和別人作比較。

9、做個健康檢查


不同年齡要進行不同的預防注射,這是對於孩子身體健康最基本的保護。另外,可以在開學之前,帶孩子去做一些視力、聽力等跟學習有關的簡單檢查。

10、開學後,不輕易請假


新學期開學後,學習生活正式展開,教學也有了一定的進度和步驟的時候,不要輕易讓孩子請假。因為維持一個穩定的學習和作息非常重要,如果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種情況的話,不利於在開學之際把孩子的學習和心態調整為新學期的狀態。

在開學之前,多關注孩子是否有【收假症候群】的情況,如果有,就可以根據以上提到的方法來提供孩子需要的支持和幫助。

相關焦點

  • 寒假即將結束,簡單收心操入手!
    為避免孩子開學後出現「放假症候群」,家長不妨從現在開始,不著痕跡、輕巧的來個「開學收心操」,只要簡單五招,幫助孩子做好整裝待發的心理準備。收心操第一招請孩子拿出假期作業,盤點應該完成的作業有沒有遺漏或需要補充的,尚未完成的部分,請孩子訂出完成時間。
  • 【收假收心】選礦第一項目部開展收假收心工作
    【選一 唐華麗】春節假期過後,選礦第一項目部立即組織開展收假收心工作,要求全體職工從從濃濃的年味中「淡」下來,從熱鬧的鞭炮聲中「靜」下來,以飽滿的精神、嶄新的面貌、紮實的作風投入到工作中,確保各項工作穩步開局。2月16日,項目部領導、專職安全員和各作業區負責人分別參加春節休假返崗職工班前會等活動,強調安全注意事項。
  • 【收假收心抖精神 歸崗歸位謀開局】 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召開節後收心收假會,安排部署當前工作
    2月18日上午,春節收假第一天,活動中心召開春節後收心收假會。會議由活動中心主任趙麗霞主持,活動中心全體教職工參加會議。     會議首先通報了中心春節值班情況、「三無小區」疫情防控職守情況及節後收假第一天職工返崗工作情況。
  • 收假即收心丨成年人殘酷真相:如何一秒識破成年人的演技?
    都說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工作,放假讓我們有了緩解疲勞、休整安頓的機會,假期過後,把心態和狀態轉一轉,從「放假模式」調節到「工作模式」,收假即收心,是我們在上班後要抓緊做好的事情。生活中常會出現一些錯覺,讓我們瞬間失去欲望。比如你以為昨天才剛放假,實際上明天都是假期最後一天了……現在大家總喜歡高呼「我太難了」。
  • 【戳心】開學六大症候群,我打賭你一定中招了!
    不管你準備好了沒有,小微深信你一定患上了「開學病」。喏,症候群在此,請對號入座。來源:騰訊移動網際網路先鋒隊如果錯過了小微的每日推送,回復日期如:20170101,即可收看2017年1月1日微信推送(其他依此類推),內容越來越多啦,謝謝您的一路陪伴!
  • 心理探秘: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 養生因果要論 第三十章 腕隧道症候群
    第三十章        腕隧道症候群文昌帝君  降
  •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為何受害者不逃離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Stockholm Syndrome) 是指被害者對於加害者產生強烈情感的現象。
  • 「中餐館症候群」涉歧視 亞裔抗議《韋伯字典》
    美國文化對味精(MSG)的排斥根深蒂固,韋伯字典描述「中餐館症候群」(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CRS)是早自1968
  • 【開學「壕」禮,全程免費】一場魔方活動,讓孩子收心,開學成為魔方達人
    馬上就要開學啦,但很多同學們卻還沒從輕鬆愉快的長假之中走出來,開學「
  • 大腦生病:5種不可思議的腦部症候群,一直以為自己是喪屍
    這次要來介紹5種不可思議的腦部症候群,其中有一種會一直以為自己是喪屍,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1. Prosopagnosia(臉盲症)得到臉盲症的人會沒有辨識臉部的能力,有些患者會看不清楚人的臉,而有些患者是看得清楚但就是認不出來。更嚴重的甚至會連是人臉還是物品都無法辨識,可能就會對著別人戴著帽子的後腦勺講話。那如果是自己的臉呢?
  • 年輕型失智症研究:40歲以後,如何避免「那個那個症候群」
    日本失智症專科醫師真鍋雄太稱,這種「突然想不起來」的症狀叫「那個那個症候群」──想起某件事情時,心中有模糊的輪廓,卻怎麼也無法恢復完整的記憶。「那個那個症候群」特別好發於更年期前後、40-50歲以上的成人。
  • 開學症候群,你中槍了沒?
    你有開學綜合症嗎~?如果沒有,那要恭喜你啊!你的適應能力真的非常強!
  • 味精與中餐被汙名化 臺裔美籍大廚挑戰「中國餐館症候群」
    韋氏字典在1968年納入「中國餐館症候群」(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一詞,用來描述食用味精後身體出現的不適症狀。有味精公司和兩位亞裔名人在社群平臺發起#RedefineCRS(重新定義中國餐館症候群)運動,希望打破這種過時兼錯誤的觀念。在紐約開刈包餐廳的臺裔美籍大廚兼作家黃頤銘(Eddie Huang)指出,「中國餐館症候群」是將中菜汙名化,背後是種族主義作崇。他認為,許多美國人不接受中餐,要改變這些人的「開放思想」,是需要以他們接受的方式重新包裝再推銷才可以。
  • 寶寶反覆溼疹和莫名瘀青,小心罕見病「WAS症候群」
    今年臺灣7歲的男童陳小叡,多年來一直因血便、莫名瘀青或血流不止、反覆感染等病症所苦,經治療仍不見好轉,甚至一度面臨「割脾臟」的抉擇,直到臺中榮民總醫院醫療團隊找出病因——「歐德裡症候群」,並幸運在5歲時接受臍帶血移植,才免於割脾臟、夜夜跑急診的人生。小叡出生1個月內就陸陸續續有血便,手上有出血點,很小就進醫院的保溫室;甚至去學遊泳,腳一拍到水,腳背上都是瘀血瘀青,什麼運動都不能做。
  • 【年後收心操】
    如果平時沒有運動習慣,趁著收假後,給自己一個挑戰,做一些複合式的間歇性有氧運動結合自我阻力訓練。一組運動中可能包含深蹲,原地跑步或是開合跳等。或者瑜珈中的伸展椅式、棒式還有皮拉提茲,這三個動作可以訓練核心,臀肌,股二頭,使大肌肉群消耗熱量的速度較快。
  • 談腕隧道症候群: 是通往腕部的氣血不足(不太通)
    談腕隧道症候群: 是通往腕部的氣血不足(不太通)~大掃除症候群之1, 若覺得手腕怪怪的就自己提早處理預防.
  • 松岡菜摘 |「夏戀症候群」
    「夏戀症候群」《ヤングジャンプ》 YJ 2015 No.26
  • PMCAFF微課堂簡書大咖彭小六:6年PM是如何利用閱讀進行職場提升
    ▎報名方式:回復「報名」至PMCAFF公眾帳號,即可進入報名環節▎上課地點PMCAFF微課堂將在網站上開放▎課程大綱一、我的閱讀時代進化蠻荒時代:漫無目的農業時代:每天閱讀做筆記工業時代:快速閱讀資訊時代:主題閱讀二、如何通過閱讀建立自己的讀書體系1、知識結構金字塔的組成2、知識層級的認知分類3、構建自己知識體系的6步驟▎課程時長(約90分鐘)1、本期微課堂大約時長50分鐘2、
  • 《戀愛症候群》:戀愛是一種病,很多人希望永遠不要痊癒
    黃舒駿的《戀愛症候群》,將戀愛中的人各種莫名其妙描述得傳神到位又令人啼笑皆非。只是,似乎很少人知道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