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酷暑難耐,近50攝氏度的高溫炙烤著這座中東城市。一部被當地觀眾稱為「豆豆」的中國電視劇火了,其火熱程度完全不輸這裡的天氣。
伊拉克觀眾口中的「豆豆」,其實是中國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中女主角的名字。
每天晚上,講著阿拉伯語的中國女孩「毛豆豆」會準時與觀眾「見面」,她的愛情觀、她處理婆媳關係的智慧,無不讓巴格達觀眾耳目一新。
在巴格達一家咖啡館,人們正在收看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新華社記者白平攝
《媳婦的美好時代》是一部36集現代家庭題材電視劇,通過描寫餘味和毛豆豆兩家人之間家長裡短的故事,探討了中國當代都市家庭的婆媳關係,以及擁有新式婚戀觀的年輕人的婚姻故事。
今年登陸伊拉克官方媒體伊拉克電視臺之後,《媳婦的美好時代》一炮走紅,原汁原味的阿拉伯語配音讓中國「媳婦」更好地走近當地觀眾。
在巴格達一家咖啡館,人們正在收看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新華社記者白平攝
「這部劇講述了如何處理婆媳矛盾,這深深地吸引了我,因為伊拉克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在無國界醫生組織工作的阿馬爾·娜詹近日對新華社記者講述了她迷上「豆豆」的原因。
娜詹說,通過追劇,她發現伊拉克和中國在傳統文化方面有相似之處。「我很想到中國走一走、看一看!」
伊拉克姑娘巴圖勒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媳婦,也在追《媳婦的美好時代》。
「在生活中,由於語言不通,我和中國婆婆之間會出現理解錯誤,但互相尊重是我們家庭和諧的法寶,中伊兩國人民之間的許多共同點讓我們互相親近。」巴圖勒說。
伊拉克電視臺臺長法特拉維告訴新華社記者,《媳婦的美好時代》吸引了大量伊拉克觀眾觀看,通過阿語配音,伊拉克觀眾能夠更加了解中國現代人民生活和家庭以及婚姻關係,這是實現中伊文化交流的重要一步。
伊拉克電視臺臺長海德爾·法特拉維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新華社記者白平攝
以《媳婦的美好時代》為代表的多部阿拉伯語配音版中國影視劇已經在埃及、阿爾及利亞等阿拉伯國家播出,受到了當地民眾的喜愛,但在飽受戰火的伊拉克還是頭一次。
「現在家庭題材的電視劇在伊拉克非常流行。」巴格達市一家商店老闆穆罕默德·巴扎茲說,「以前,我們一般都是觀看土耳其和埃及的電視劇。但是看了這部中國電視劇後,我發現中國電視劇一點也不遜色,我希望能看到更多阿拉伯語配音的中國影視作品。」
巴格達一家居民正在收看《媳婦的美好時代》。新華社記者白平攝
近年來,隨著伊拉克局勢不斷穩定,普通民眾對於文化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
今年8月宰牲節期間,伊拉克電視臺還播放了兩部中國電影《杜拉拉升職記》和《逃出生天》。伊拉克電視臺正計劃引進更多的中國電視劇和紀錄片。
隨著中伊關係不斷加強,中國在伊投資顯著提升,中國品牌的智慧型手機和汽車等中國商品成為許多伊拉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中國文化產品也走進伊拉克千家萬戶。
伊拉克總理阿迪勒·阿卜杜勒-邁赫迪於9月19日至23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各方期待此次訪問將加強中伊各領域合作。
「這部電視劇的熱播為伊拉克人民了解中國文化打開了一扇窗,增加了伊拉克人民對中國的嚮往。我希望兩國之間能夠不斷加強人文交流,進行更廣泛的合作。」法特拉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