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辦案一件,惠澤一群」的工作理念,吳江區檢察院圍繞困境流動兒童權益保障問題,從深入調研掌握情況,引發社會共鳴響應,提出合理建議,到積極促進多部門聯動處置,為困境流動兒童權益保障貢獻檢察力量。
1. 實地調研,查找困境流動兒童權益保障關鍵。該院立足案件,分析困境流動兒童類型,全面收集、調研當前救助存在的問題,尋找救助的法律與政策依據;總結出保護與救助工作中發現難、地區間橫向協作難、後續處置難等三大問題。在此基礎上,向黨委政府、上級機關報送《當前困境兒童保障工作仍比較薄弱》的情況反映和《「困境兒童」聯動救助大保障機制亟待完善》的調研報告,獲地方主要領導批示。
2. 真情呼籲,引發社會關注困境流動兒童。困境流動兒童權益保障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治理難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該院檢察官撰寫《孩子,請你原諒我》一文,將檢察文化內部交流推廣為全社會情感共鳴,呼籲社會各界關注困境流動兒童權益保障。該文被今日頭條、網易、搜狐等大量媒體轉發,網絡點擊量達1285萬人次,點讚8萬餘人次。
2019年1月,網絡文化節目《見字如面》以朗讀形式重現這一封信,視頻點擊量再逾千萬。其影響力已跳出法律圈,引發全社會關注。人們在感受檢察溫情的同時,產生了完善困境流動兒童權益保障機制的認同感、迫切感,相關部門也予以積極回應。
2018年5月,省民政廳、省高級人民法院、省檢察院等八部門聯合下發《關於落實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有關問題的補充意見》,要求各地各部門組織形成聯動合力,加強困境兒童統計上報、救助保障工作。
3. 檢察監督,促進多部門聯動。針對發現的問題,該院及時向區民政局制發檢察建議,提出開展網格化排查、各部門聯動救助的檢察建議,促進民政部門從先期介入、備案報告、地區間協調轉介、個案臨時性幫扶等方面開展工作。
目前區民政局已著手落實困境流動兒童保護的篩查、幫扶工作,並在建立困境未成年人救助專項基金、明確困境兒童補貼標準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該院還積極聯絡區政法委綜治辦、網格化社會治理聯動指揮中心、精神病防控辦公室、團委等單位,以座談、研討等形式,探討轄區對困境流動兒童保護的相關政策與現實情況。
2018年5月,該院協調區公安、司法、民政、團委、婦聯等單位,建立了多部門聯動救助及困境流動兒童保護區、鎮、村三級網絡全覆蓋機制。截至目前,已有2名困境流動兒童依託該機制被及時發現,得到心理幫扶、監護幹預等有效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