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現在關心國際問題的人越來越多,對於複雜的問題,網絡上有許多激烈的聲音,不少是立場先行,很明顯的一個立場就是舉起民族主義這面大旗,似乎在這面旗幟下,是非對錯就變得簡單了。今天發一篇「鈍角網」的文章,是一位日本作家寫的日本的一段極端民族主義歷史,或許對我們能有一定借鑑意義。
任何人都對自己出生的祖國和地區充滿自豪,對自己的民族和國家沒有自豪感,去稱讚和服從其他民族和國家是不可能的。但是,也不應該過度自誇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完全否定其他民族和國家。過度的民族主義將會帶來毀滅。什麼是健康的民族主義?這個問題確實難以回答。在日本,過去曾颳起過民族主義旋風,隨後引發了太平洋戰爭。下面介紹一下成為極端民族主義開端的「日比谷火攻事件」。
日本和俄國在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調停下,於1905年9月5日在美國緬因州基特裡的樸茨茅斯海軍基地籤署的和約,結束了日俄戰爭
1905年9月5日,數萬民眾聚集到東京日比谷。這些人都是反對籤署終結日俄戰爭《樸次茅斯和約》的群眾。1904年開打的日俄戰爭,戰局變得對日本有利起來。繼1905年3月奉天會戰陸戰取得勝利之後,日本海軍又在5月的日本海海戰中,擊潰了俄羅斯的波羅的海艦隊。日本意與俄羅斯籤署媾和條約,在美國的斡旋下確定了終結戰爭的意向。然而《樸次茅斯和約》內容傳出後,民眾間的不滿情緒高漲。
遭到縱火的設施
陸軍大將桂太郎領導的內閣雖贏得戰爭,卻未能善始善終,在第二年的1906年1月總辭職。日俄戰爭表面上是以日本取得勝利告終,但事實是,日本已經沒有能力再繼續維持戰爭。如果繼續維持戰爭,將會遭遇俄羅斯的捲土重來,日本也會敗北。日本政府委託美國進行斡旋,是希望儘快結束戰爭。日本政府和軍方都明白,通過媾和條約從俄羅斯得到大量賠償是不可能的,卻不能向日本國民說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