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只因住頂樓,我家露臺被鄰居裝11個水塔,這種違建我能拆嗎

2021-02-24 銷售社

【圖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除】

看到有網友抱怨說,他家住15樓,自家樓頂陽臺原本只有幾個不鏽鋼水塔,可是經常在外出差的他最近發現樓頂陽臺的水塔從幾個變成了11個,因為這位網友居住的小區沒有物業公司管理,只有業主委員會,所以網友想自己解決問題,那麼樓頂安裝過多水塔水有什麼影響嗎?

不鏽鋼水塔是用不鏽鋼製成的一種儲水裝置,根據容量的不同分為不同的型號,而且根據材質不同有不同用途,像我們這裡說的不鏽鋼水塔是用於生活用水的。在樓頂增加儲水裝置,即使水壓低也可以方便高層居民用水了。水塔通常都是在用水低谷的時候補充蓄水,然後用水高峰的時候調節用水,這樣無論高低層,用水都會比較順暢。即使出現短暫性的停水,有水塔的居民樓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但是並不是水塔方便就可以隨意安裝,要根據實際需求來定。畢竟水塔是需要蓄水的,具有一定的重量,而一般鋼筋混凝土的平屋面的安全載重每平米大概是150千克,如果像網友家的陽臺,房頂11個水塔,全部儲滿水的話,重量比較大,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樓面的承重。

同時,水塔很容易出現漏水、溢水的現象,如果經常這樣,會導致樓板長期泡水,時間一長,樓面就會出現滲水的現象,對於居住在頂樓的用戶來說,簡直的就是災難,可能會最終會導致無法居住。

如今的基礎設施都相對完善,不會經常出現供水不足的現象,沒有必要家家戶戶都裝水塔,而且水塔是提前蓄水,然後再用,這樣有可能會出現二次汙染,影響水質,還有清洗問題,水塔如果常年不徹底清洗,存儲的水等於汙水,所以建議這位網友可以把業主們約出來聊一聊,或者專業人士看一看是否存在隱患再做下一步。

相關焦點

  • 露臺 | giovanna的露臺花園(二)
    大家還記得我家露臺上的那些矮的管子嗎,不是下水管的通風口,是頂樓用來保溫的珍珠巖那層的通風口。玻璃房裡面的那根我拆掉了,剩下幾根我在上面套了草坪燈。露臺有類似這種管子的朋友可以參考參考。我今天決定又要折騰折騰,看好了陽光房外面的這塊小矮牆。哈哈又能用用那些工具了,不想讓它們閒著。
  • 關注 | 露臺違建雨棚,為何沒拆……
    讀懂遵義,請點上方「遵義日報社」近日有市民向記者反映她樓下住戶在露臺違建避雨棚投訴多次都沒有拆除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11月21日,記者來到何伯慧住所看到,其客廳的窗外有一個長約5米,寬約半米的藍色避雨棚,雨棚搭建在一樓住戶的露臺上,棚頂與二樓客廳窗戶僅有半米不到的高度。  據何伯慧介紹,一樓住戶在多年前就在露臺上搭建了雨棚,用來遮風避雨,隨著時間越久,棚上的垃圾也越來越多,讓她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影響。  「有一次,我發現這個雨棚是由鋼化玻璃材質製成的,讓我感到有些不安。」
  • 頂樓住戶在樓梯口裝防盜門,可以嗎?憑什麼!
    頂樓的住戶在樓梯口裝上一道門就把樓梯通道「圈」成了自家的地盤這樣的現象在蘇州的小區裡並不少見
  • 地暖不熱,朋友說可以裝個循環泵,溫度蹭蹭漲!可我怕鄰居找麻煩
    合肥前幾天還是大太陽的,誰知這天翻臉比翻書還快,一轉眼天就變了,溫度直線下降,天天聽著外面寒風嗖嗖的,想想我都覺得冷,不過好在家裡剛裝上了地暖,我賴在家裡根本不想出門~可是,為什麼家裡剛安裝好的地暖咋不熱,跟沒裝一樣?嗚嗚嗚,這暖氣費交了好冤啊!
  • 違章玻璃雨棚、另類建築、違建洗車行、違規工棚,統統拆除!
    鐵腕治違,全面覆蓋月亮灣親水嘉園於2005年建成,至今已有十五個年頭。隨著小區年限的增長,各種私搭亂建也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冒出。「該小區部分一樓的住戶在自家院子搭上了違章玻璃雨棚,不但破壞了小區的統一規劃,影響美觀,也給樓上的鄰居帶來安全隱患。」
  • 佛岡別墅違建?拆!
    拆!照拆!
  • 鎮江一公務人員搞違建!?終於,處理事情有進展了
    近日,有網友爆出,丹徒榮正山水半島小區公務人員搞違建,影響鄰居採光。一經曝光,鎮江防違部門介入,違建也處於停工狀態。前段時間,家住榮正山水半島小區的業主反映:小區43棟為4層疊加別墅,3樓原本為露臺,但2020年4月起,3樓一住戶就在露臺上搭建違建,目前3層已經蓋好,正在搭建4層。
  • 羅志祥家偷蓋泳池 官方勘查被拒絕:或將依法處分|違建|違建人|建管處
    網易娛樂12月7日報導 據臺灣媒體報導,藝人羅志祥(小豬)近日被曝在豪宅頂樓偷蓋露天空中遊泳池,北市建管處本月1日認定為違建,羅志祥雖允諾將自行拆除,但建管處上周四派員前往會勘,卻被物業管理公司拒絕開門。
  • 麗水又一違建戶,拆除違法搭建!
    (市區某小區頂樓住戶的違法搭建)▲案件回顧:2018年11月底,直屬巖泉中隊接到群眾舉報,反映市區某小區頂樓住戶正在進行違法搭建,2019年2月底,再次接到舉報反映該戶在樓頂進行違章搭建經查,該戶的違建情況主要為:樓頂露臺現澆(約6平方米)、樓頂搭建玻璃棚(約10平方米)。確定違法事實後,執法隊員前期已對當事人發放了相關的法律文書,該處違建一直處於停工狀態。但當事人收到整改文書後,未按要求對違建採取改正措施,且當事人在後續處置過程中採取拒不開門、不配合的態度,給違建處置工作造成了困難。
  • 市公交集團:同意自拆!20年的違建車棚,終於拆了
    在與此地相隔不遠的解放路49號星瑪麗,當天早上剛完成違建拆除,現場有幾名城管執法隊員正在幫違建殘疾戶張清明收拾垃圾。「政府對我很關心,我明白。麻煩你們幫我拆,我一定積極配合。」工作人員頭回上門做思想工作,他就欣然同意。
  • 廢棄水塔 是拆還是留?
    昨日,網友「樂樂他爸」在《金報東陽》官方微信「jinbaody」留言,反映東陽現有水塔的廢存問題。  閒置兩年多 塔身現裂痕  在江北街道華店社區華店村,靠近村口一角,有一個高高圓圓的建築。正上方是一個圓形的塔頂,下面有四個支腳,看上去是混凝土材料。感覺很高,跟周圍環境有點不搭調。這就是一個水塔,現在已廢棄不用了。
  • 屋頂建「空中別墅」 實拍南昌銀億上尚城上千平米違建
    據小區業主反映,銀億上尚城4期規劃樓層為30層和18層,但部分頂樓業主在頂層框架的基礎上,加蓋了三層危房(含30層),還私自改動了頂樓排水排煙構造。24日上午,在小區08地塊15棟1單元頂樓,記者注意到,此處已無人施工,但可明顯看出,頂層的兩層框架被澆築了水泥牆面封實,導致樓頂平臺被壓縮成1米多寬的過道。
  • 打開水塔徹底嚇壞!
    郭男離家走了約2公裡的路後,進入某社區並躲過監控,走安全梯上了頂樓,他把全身衣褲、鞋子脫下整齊排放在地,最後輕生溺斃於水塔裡。警方指,死者患有精神病,並非涉案大廈住客,現場也發現遺書。死者茫然走在路上,最後選擇到某社區頂樓水塔輕生。監控錄像顯示,男子當時從車庫大門進入電梯後直上頂樓。
  • 固始香樟苑女子舉報鄰居違建!結果一查震驚了!
    1、鄰居違建影響自家生活,女子一怒之下舉報到城管局!許女士家住香樟苑小區一期16號樓二單元3樓。一段時間以來,許女士因為樓下違建玻璃房而頭疼不已。2017年樓下鄰居陳某便在陽臺上使用採光瓦搭建篷屋,考慮到存在安全隱患且影響自家視野,她去同陳某溝通,但無果。2020年8月,許女士發現陳某要在原來採光瓦位置蓋玻璃房。「這個玻璃房對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站在玻璃房上可以看到我家的一切,毫無隱私可言。而且會為小偷盜竊提供方便。」許女士憂心忡忡。
  • 鄰居家熊孩子太鬧騰如何破解? 專家:「震」樓神器違法!
    但是回過頭來想一想,如果鄰裡之間遇到一些問題就劍拔弩張的,這樣真的好嗎?津粉@齁鹹:遇到這樣的鄰居是夠倒黴的,我家住頂樓,所以暫時沒有人打擾我家,我家的孩子我也教育他,在家裡不許跑不許蹦,拿東西時輕拿輕放,不然樓下的 鄰居會生氣,但是家裡的狗在地板磚上行走的時候狗爪子會有摩擦,會影響樓下雖然樓下的鄰居一直都沒有說但是我們感覺挺不好意思的,只能說聲對不起。
  • 頂樓長個了?樓頂被加蓋出300平方米的建築
    樓頂被人加蓋了一層住在該樓的張先生(化名)告訴記者,最近一段時期,總聽見該樓樓頂附近有裝修的聲音,起初他並沒有懷疑,以為是新搬來的鄰居正常裝修,可是,最近幾日,種種跡象讓他感到不對勁。順著聲音,最終,鄰居們來到了36樓,在通往樓頂的樓梯上,眾人發現,消防通道的鐵門被鎖死了。「我們找物業,物業稱並不知道,而這個鐵門的鎖之前是物業管理的,但不知道被誰給換了。」有人告訴記者。6月10日上午,眾多業主就此事報警。民警趕到現場,但令眾人吃驚的是,打開鐵門,卻發現樓頂處竟然有一個很大的工程正在建造:一個面積約300平方米、高約6米的混凝土式建築。
  • 又有拆 拆 拆! 這裡的屋頂違建連成了一片,與周圍格格不入.
    往期熱門  嵊州城南又將新添一個小區,設計方案出爐往期熱門  4個新規定出臺屋頂搭建藍色鋼棚、玻璃房,甚至砌牆建房……在剡城路以南、官河橫路以北、官河路以東的官河路商業長廊上,這樣的存量違建已存在多年。
  • 違建存在幾年,就不用拆了?誰說的!違建存在十年也得拆
    來源:袁曼曼徵地拆遷律師違建拆除時限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 我在城中村搞了個扭蛋機#深港建築雙年展#
    1  掰掰手指,我在城中村待了快一周的時間了,比比重慶的老城區,深圳的城中村沒啥兩樣,除了躁動的人群,和雜亂的環境,裡面一樣住著一群可愛的人。他是江西的,他是四川的,這個孩子我也不知道是哪來的,我是湖南的。你們是來幹嗎的,給我們玩手機,有沒有遊戲。我家有網,這裡沒有。你把手機給我。信不信我打你。你給我們買吃的或者喝的。你先走,你比較重要。這裡不拆,我們加個微信吧,你發紅包給我。你們啥時候給我們買可樂?
  • 消防員拆門救輕生女孩,遭鄰居嫌吵,消防員:人家命都快沒了
    ,聲音太小的話還真聽不到,但是在城市就不一樣了,一層可能有兩個三個甚至更多的住戶,鄰裡之間有點風吹草動都聽得清清楚楚,所以平常我們上下班回家都是輕輕的,生怕影響到隔壁的鄰居。但是有些事情還不得不打擾到鄰居,比如救人,像這種特殊的情況,我相信一般人都會理解,但是也有少數人卻理解不了,以自我為中心,事發今天凌晨,消防員拆門救輕生女孩,遭鄰居嫌吵,消防員:人家命都快沒了。具體情況我們一塊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