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國情結的「實幹派」
呂特曾經真是「打工」的,在知名跨國公司聯合利華工作了10年。
2006年,他棄商從政,以超半數的黨內支持率被推選為荷蘭自民黨黨首。當時,他還不滿40歲,卻得到自民黨內外很多人的支持。4年後,他出任荷蘭首相,並於2012年和2017年兩次連任。
在呂特看來,搞政治和經商其實非常相似,都是要除舊革新。「政治當中的複雜性、多面性吸引了我,現在很多年輕人肯定覺得政治非常無聊,以為政治就是開長會、聽報告,但政治其實非常需要年輕人的參與,來改變一些老舊的習慣。」
·呂特
不同於生活中的隨和溫情,呂特在政壇的風格屬於「雷厲風行」那一種。他常表示自己以英國歷史上兩位以手腕強硬著稱的首相——邱吉爾與柴契爾夫人為榜樣。
從政期間,他還被公認為是「靈活的實幹派」:對社會保障領域實行前所未有的大縮支、採取限制性的移民政策;靈活地周旋在左派和右派政黨之間,把擁有不同視野和利益的黨派團結起來,即便他在臺上批評其它黨派的政治綱領,仍然能在生活中和該黨領袖成為好朋友。
「做首相意味著要做決定,要在國會、社會中爭取廣泛的支持,才能使政策落到實處。」呂特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說道。
·呂特
而說起呂特,就不得不提他的中國情結。
在他的出身地荷蘭海牙,專門設有中國文化中心,民樂演奏、崑曲等中國傳統經典常常在這個遙遠的海洋城市響起。據說,呂特不僅見證了該中心的成立,還是那裡的常客。
畢業於萊頓大學歷史系的他,似乎對中國這個東方古國格外青睞,曾在2013年、2015年、2018年、2019年四次訪華。
有趣的是,他頭兩次訪華其實身負重任——荷蘭人民心心念念盼著他能帶一隻大熊貓回去。
2013年那次,荷蘭人民未能如願。兩年後呂特再次訪華,荷蘭網友為了不給他太大壓力,紛紛表示:雖然大熊貓是比那些合同什麼的都要完美的結果,但如果真帶不回大熊貓,我們也不會說什麼啦……
可惜,呂特最終還是沒能帶回去。直到2015年底,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訪華,終於與中國達成協議,成功租借到大熊貓。當時,荷蘭人民那叫一個興奮,街道兩旁都插滿了黑白的熊貓旗。
同樣是在2015年,還發生了一件趣事。博鰲論壇期間,哈薩克斯坦總理馬西莫夫全程用中文做演講,臺下的呂特被深深地震撼。於是,他在發言時誇下海口:希望我明年也能用中文發表演講!
也不知道呂特的中文學得怎麼樣了,不過最近他肯定是顧不上這事了。
前不久,荷蘭衛生部長布魯諾·布魯因斯在議會上發言時突然暈倒在地。當晚,他在推特上回應:「我因精疲力盡的一周而暈倒,今天回家休息一晚,明日再戰疫情。」結果,第二天他突然宣布辭職。截至今天上午11點,荷蘭的確診人數已經突破4200人。
荷蘭疫情形勢之嚴峻,可見一斑。
3月18日,王毅應約同荷蘭外交大臣布洛克通電話。
王毅表示,雖然中國國內對防疫物資仍有較大需求,但中方將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向有需要的國家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並分享疫情防控經驗。關於荷方在華採購需求,中方願予以積極協助,在清關、運輸等方面作出便利安排。中方也願同荷方開展遠程醫療合作,加強醫療專家交流。
病毒無國界,疫情是全人類的共同敵人,希望在呂特的領導下,荷蘭能夠早日戰勝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