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N個通病」:從不鍛鍊身體;一日三餐沒有規律;搞不清楚自己的血型;有一顆狠宅狠宅的心;做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經常午夜12點以後才睡覺……類似的段子網上比比皆是。90後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他們會創造怎樣的未來,爭論的聲音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一睜眼一閉眼之間,昔日90年的小盆友已然步入了晚婚的年齡。連99年生人眼看也快成年。80後在社會中根基尚未紮實,一大波90後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闖入大眾視野。因為年輕,因為朝氣,因為叛逆,90後和80後一樣,在登入社會舞臺的同時,也必然伴隨著熱議。
5月20日,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因為諧音被冠以「表白日」的含義。而新聞報導也赫然出現了「90後扎堆扯證」、「90後迎來結婚高峰」的報導。與風風火火的終生大事相比,在就業領域,近日有學者發出了悲觀的預測:目前城鎮就業狀況的惡化、生活成本的上升以及城市就業起薪的低下,造成了大批依賴父母資助才能在城市勉強謀生的「貧民化城市白領」青年群體,可以預見90後將是心力交瘁的一代。他們將經歷嚴峻的較高人口贍養比的沉重壓力。而在消費領域,90後呈現出喜歡新鮮感,逐漸成為網購生力軍的特點。
80後初出茅廬之時,也曾經被帶著詫異目光的前輩們指指點點,自願不自願地被貼上了「沒有責任心,獨生子女病,自我意識強」的標籤。而今天的80後在逐漸成長為社會中流砥柱的過程中,早已褪去了當初青澀的外衣,他們也在像前輩們一樣開始兢兢業業地朝九晚五,買房還貸,結婚生子。
的確,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徵。90後的生長環境相對富裕,而且正趕上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浪潮,這些因素不可避免地會給他們的成長打上特定的時代烙印。而中國在經歷了近三十年改革開放的高速發展後,也將迎來社會轉型的改革攻堅期,再加上老齡化來襲,這些確實會給90後的發展帶來壓力。
但是縱觀歷史,每代人的成長都會經歷社會政治經濟變革所帶來的洗禮。在這一點上,90後與前人們並沒有什麼不同。生活成本上升、人口贍養比較高,這些確實是前進中遇到的困難。可是,經濟轉型升級,城鎮化穩步推進,網際網路高速發展,這些因素也會給90後帶來新的寶貴機遇。
90後既不會是「非主流」的一代,也不會在步入社會中「心力交瘁」。他們「玩得酷靠得住」,他們「敢愛敢恨闖天下」,他們在用實際行動為自己代言!(中國經濟網,文 上官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