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一鍋鮮】8月17日(周一)坎培拉熱點資訊
新冠大流行期間,除了囤廁紙,憂心忡忡的澳大利亞人還開始囤起了50澳元紙幣。
這股風潮如此強勁,7月份發行的紙幣存量從2月份的830億澳元飆升至創紀錄的940億澳元。
澳儲行行長洛威(Philip Lowe)說,這一升幅有點說不通,儘管感應式支付等電子付款出現激增,但新增鈔票仍在流通。
「有些人似乎想在家裡多備一些錢,」洛威在周五表示。
「儘管我們的儲存庫位於墨爾本一個病毒熱點區,但我們已經滿足了這一額外需求。」
對於儲蓄紙鈔者來說,50澳元是許多人的首選,7月份發行的50澳元紙幣比2月份多出1.43億澳元。
現在大約有價值464億澳元的50澳元紙鈔流通,而今年年初還不到400億澳元。
但如果你錢包裡的10澳元和5澳元鈔票變少了,那其他人也一樣,一些地區的咖啡館和餐館拒絕現金支付。
今年7月發行的5澳元紙幣總值為10億澳元,比大流行開始前的11億澳元有所下降。而現在流通中的10澳元紙幣只有不到14億澳元。
7月已發行的20元鈔票流通總值輕微上升至37億澳元,而100元鈔票則上升逾9%至415億澳元。
現在,男女老少平均每人有36張50澳元紙幣和16張100澳元紙幣。
囤積現金的誘惑早在大流行之前就存在了,儘管病毒疫情顯然增加了這種衝動。
澳儲行指出,儘管電子支付的消費者數量有所增加,但2018-19年的紙幣發行量仍處於歷史新高。
在這一年,流通中的紙幣增加了6%,達800億澳元,略高於平均水平。
儘管其中一些鈔票可能被用於「影子經濟交易」,包括從毒品交易到現金工資等各種交易,但澳儲行估計,這些交易對總體數據的影響不大。
相反,更有可能的是,人們在這一點上也把現鈔當作一種保險。
儲行此前的研究發現,「流通的持續增長似乎反映了越來越多人把紙幣當作一種(貨幣)價值儲存方式,據儲行估計,大約一半到四分之三的流通紙幣都用於這種目的。」
長按掃描《東方都市報》二維碼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