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澳洲人除了囤廁紙,現在開始囤50元紙鈔

2021-02-15 東方都市報

【新聞一鍋鮮】8月17日(周一)坎培拉熱點資訊 

新冠大流行期間,除了囤廁紙,憂心忡忡的澳大利亞人還開始囤起了50澳元紙幣。 

這股風潮如此強勁,7月份發行的紙幣存量從2月份的830億澳元飆升至創紀錄的940億澳元。 

澳儲行行長洛威(Philip Lowe)說,這一升幅有點說不通,儘管感應式支付等電子付款出現激增,但新增鈔票仍在流通。 

「有些人似乎想在家裡多備一些錢,」洛威在周五表示。

「儘管我們的儲存庫位於墨爾本一個病毒熱點區,但我們已經滿足了這一額外需求。」 

對於儲蓄紙鈔者來說,50澳元是許多人的首選,7月份發行的50澳元紙幣比2月份多出1.43億澳元。

現在大約有價值464億澳元的50澳元紙鈔流通,而今年年初還不到400億澳元。

但如果你錢包裡的10澳元和5澳元鈔票變少了,那其他人也一樣,一些地區的咖啡館和餐館拒絕現金支付。

今年7月發行的5澳元紙幣總值為10億澳元,比大流行開始前的11億澳元有所下降。而現在流通中的10澳元紙幣只有不到14億澳元。 

7月已發行的20元鈔票流通總值輕微上升至37億澳元,而100元鈔票則上升逾9%至415億澳元。 

現在,男女老少平均每人有36張50澳元紙幣和16張100澳元紙幣。 

囤積現金的誘惑早在大流行之前就存在了,儘管病毒疫情顯然增加了這種衝動。

澳儲行指出,儘管電子支付的消費者數量有所增加,但2018-19年的紙幣發行量仍處於歷史新高。

在這一年,流通中的紙幣增加了6%,達800億澳元,略高於平均水平。 

儘管其中一些鈔票可能被用於「影子經濟交易」,包括從毒品交易到現金工資等各種交易,但澳儲行估計,這些交易對總體數據的影響不大。

相反,更有可能的是,人們在這一點上也把現鈔當作一種保險。 

儲行此前的研究發現,「流通的持續增長似乎反映了越來越多人把紙幣當作一種(貨幣)價值儲存方式,據儲行估計,大約一半到四分之三的流通紙幣都用於這種目的。」

長按掃描《東方都市報》二維碼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相關焦點

  • 囤槍不囤酒,人生路白走!居家隔離的美國人民就是這麼硬核……
    由於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美國人民在居家隔離之前紛紛前往超市囤貨,然而除了食品和廁紙之外,他們囤最多的竟然還有這兩樣東西:
  • 實拍澳洲Costco還沒開門就大排長隊,居民瘋狂囤貨,廁紙限購
    全球疫情瞬息萬變,天天看著各地的確診和死亡人數上升,讓人不知道什麼時候「大流行」就會到自家門口。除了囤糧食米麵,礦泉水肯定也是剛需呀!其他日常用品的銷量也出現大幅上漲而在Turramurra的Coles門店,一位消費者推著一輛滿滿的購物車告訴《每日電訊報》記者:「如果你身在雪梨,一點都不擔心新冠肺炎,以及疫情可能帶來的物資短缺,那你就是個傻子。」該男子表示:「我儘可能多買點,包括狗糧、廁紙以及可以長期儲存的東西。我覺得,待在家裡上班不能出門只是時間問題。」
  • 湛江人今年過年要囤紙? 全國多地紙巾價格上漲,直逼豬肉!
    每到年底湛江的街坊們就開始囤吃的、用的不管是過年要用到的東西還是日常的生活用品
  • 愛囤東西的人,求生意識都很強
    就連平時想不起來吃的麥片,現在都成了我的零食首選。印象裡,囤東西是媽媽輩兒的習慣,那時候你也說不出好還是不好,但偶爾還是會抱怨一下,塑膠袋攢那麼多又不是買不到,捲紙用完了再去買也不耽誤。什麼東西都非要買一堆塞冰箱裡,新鮮的菜它是不香嗎?我試圖去擺脫父母這輩兒的習慣,但經歷過這段時間我徹底懂了,他們在成長中經歷過的動蕩,造就了他們的習慣。
  • Usuper城市精品超市 | 囤年貨 迎小年!滿300元送300元券
    Usuper城市精品超市滿300元送300元券恭祝大家:新春快樂!趕緊來囤年貨吧! 送券時間:1月21日-26日超市內實際消費滿300元送300元券單張小票限送一次6張50元機打券用券時間:1月28-2月10日超市內實際消費滿200元用一張50元券金額可疊加使用用券部分不參與返券(奶粉/小家電/酒蟲兒/
  • 新冠疫情爆發後,美國老百姓真的急著囤槍囤子彈嗎?
    作者:Derek Yang一篇東拼西湊、漏洞明顯的謠言,輕易10萬+、很多人轉給我看。
  • 有人在家囤了9噸醫用酒精,竟然是為了....
    有些人卻動起了歪腦筋利用此特殊時期「囤貨居奇」企圖賺上一筆↓↓↓2月17日浦東新區檢察院從快批捕一起非法經營醫用酒精案件犯罪嫌疑人成某將面臨法律的嚴厲制裁桶裝(5L)消毒酒精1725桶涉案金額19萬元經查,犯罪嫌疑人成某在未獲得存儲、銷售危化品資質的情況下,通過微信從山東某公司以19萬餘元購入約9噸的75%純度桶裝酒精進行轉銷牟利。
  • 澳大利亞新版50元紙鈔拼錯字!
    澳大利亞央行「澳洲儲備銀行」去年10月剛發行新版50澳元紙鈔,事隔七個月,新鈔票被眼尖民眾發現有英文拼寫錯誤。據報導,新版的50澳元紙幣於2018年10月18日發行,與舊版50澳元紙幣類似,新版紙幣上印有澳大利亞原住民作家、發明家戴維·烏奈龐(David Unaipon)和澳大利亞議會首位女議員埃迪斯·科文(Edith Cowan)的畫像。錯別字位於紙幣的背面澳洲首位女議員伊迪絲·科文的肩膀上方,字號十分微小,需要用放大鏡才能看清。
  • 垂涎三尺:春節宅家「囤食物」,囤一柜子零食不算啥,最後一個讓人笑噴:夠狠!
    春節過後,假期已經過了大半,很多人都選擇在家宅著不出門。準備宅家裡好好休養生息,以最清閒愜意的方式度過最後這一點假期。
  • SM日語「雙11」後漲價,再不進來囤課李姐要跟你急!
    【原價囤課】是SM日語每年「雙十一」的定番促銷活動,【年年漲價】是SM日語對每一個提早報名了課程學生的福利。明年(2020年1月1日)起,SM日語核心課程N5-N1每個級別也會繼續往年傳統,在現有基礎上各漲100元。
  • 種草 | 新年必囤!低卡又健康的飲品~
    我已經在期待媽媽的年夜飯大餐了哈哈,大家都做好準備沒呀~以前年夜飯總是大魚大肉+酒和碳酸飲料,這樣對身體真的不好,所以今年過年該囤一點健康的飲品了。最近年貨節還有做活動,除了300-30的優惠,還有第二件半價,感覺比平時划算多惹~ 可以趁著過年趕快囤起來,不管是送禮囤貨都很可!連結都給你準備好了~Vita Coco購買連結:①₴leeZ1cxonkQ₴沒喝過的買這個!
  • 疫情擴散,老外瘋搶紙巾?廁紙、溼紙巾、廚房用紙…只會說paper可不行!
    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已經成為了全球性的流行病,一向佛系的外國人終於也坐不住了,開始囤物資。不過他們竟然不搶口罩,一個個反倒加入了「搶紙大軍」??溼紙巾、廁紙、餐巾紙……全被掃空了,現在能搶到的就是"大戶"!Wait! 這些紙巾的英語你都會說嗎?Paper?
  • 菜販囤了10萬斤大蔥,8元/斤不賣,賠的「褲衩都沒了」
    客觀的說,專家分析的這些也是事實,於是一些商家在聽信了專家的話後,開始大量囤大蔥!
  • 今年過年早,年貨提前囤!健康年貨禮盒大推薦,送禮自用不用愁!
    過年那些事兒,除了要準備拜年禮,囤年貨過年,也是必備的。但超市裡的各種春節年貨,仔細看看配料表,裡頭的各種添加劑比食材本身還多,一年到頭最喜慶的這麼幾天,也沒能吃上點好的,真是有點小難過。我決定在快遞都放假之前,給你開一波福利,快趁著年貨節,囤過年禮,給家中置辦好過年的年貨吧!
  • 澳洲疫情升級!MAC,Uber Eats等商家開啟免接觸服務! 澳洲民眾大曬驚人囤貨!
    更有不少人在家裡囤了滿滿的食物,感覺疫情真的對大家的生活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現在化妝巨頭們都在想辦法控制病情的傳播!化妝品公司MAC和絲芙蘭都宣布,停止店內化妝服務,並且執行非常嚴格的新清潔標準!從本周末起,MAC全澳範圍內的門店,都會實施嚴格的「無接觸」服務,取消了平時的化妝服務!而且對店內高接觸區域進行消毒,為顧客提供洗手液。
  • 話題│山東臺籍生囤年貨 宿舍添年味
    貼上春聯、福字,囤好除夕夜年飯、零食,與家人朋友約好隔空年夜飯視訊時間……就讀山東大學的臺灣學生劉昱成、鄭昱欣為自己在大陸的第一個春節,手動自添年味兒
  • 幸好愛囤貨,疫情之下吃喝不缺!「囤貨」、「搶購」的英文怎麼說?
    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買東西不是買一件,而是定時或者不定時地購買多件,即使暫時用不到也要買回家。這些紙大減價,我們多買些囤起來吧!③ Girls like to stock up skincare products女生喜歡囤護膚品。※ 補充:tock up 則表示 to buy a large quantity of something:大量購買;囤積
  • 批發價6元不滿足,囤滿倉庫等漲價,如今卻賣不動,網友:該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今年蔬菜整體價格比較高,很多消費者說,今年蔬菜價格有些人買不起,尤其是辣椒,今年的價格超過了10元,忠愛辣椒食品終於忍住牽手的衝動。事實上,不僅僅是辣椒,很多風味蔬菜今年都大幅上漲,比如普通的大蒜、生薑和香菜,而且價格已經太高了。 其中最美味的大蔥是剛開始的時候。批發價沒到6塊錢之前,不滿意。很多商家囤貨漲價。可惜他們現在賣不出去。
  • 美國人搶購囤貨驚呆員工:我害怕上班!Costco, 都別攔著,使勁囤吧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延燒,讓民眾越來越惶恐不安。美國以及加拿大的民眾於上周紛紛前往好市多(Costco)瘋搶口罩、酒精、衛生紙等民生物資,不少架上相關產品全都搜括一空。據Market Watch報導,好市多(Costco)周一隨著美股大漲,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