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延安 70年後再度唱響《黃河大合唱》有何時代意義?

2021-02-13 央視網


一部音樂作品在誕生76年之後,為何屢屢被海內外華人不斷唱響?抗戰勝 利70周年之際,我們為什麼要再次重唱這首偉大的聲樂作品?

8月7日下午,延安魯藝文化園內,網絡眾籌《黃河大合唱》活動在《黃河大合唱》的誕生地--革命聖地延安唱響。魯藝文化園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劉妮接受了央視網記者專訪。

1939年2月,詩人光未然隨抗戰演劇三隊來到延安,他在途經壺口瀑布時為其壯美的景色而震撼,從而寫出了詩篇《黃河吟》。他在延安朗誦此詩時,觸發了時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冼星海的創作靈感,此後六天,冼星海忘我創作中,成功完成譜曲。4月13日《黃河大合唱》首次公演,全場為之轟動。

創作《黃河大合唱》時,冼星海正在延安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那麼,魯迅藝術學院在抗戰時期發揮的是怎樣一種作用呢?


魯藝文化園內冼星海故居

「魯藝在抗戰文藝的地位不僅僅是一所學校,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戰文藝的一個堡壘和中心。毛主席高瞻遠矚用魯迅的名字來命名,魯迅是新文化運動的偶像,他是新文化的標誌,就像一桿紅旗。魯藝先後創辦了6期,本部培養了1000多人,它緊密和抗戰結合,抗戰需要什麼,就培養什麼人才,在當時它有著明顯地輻射作用,輻射了整個陝甘寧邊區,輻射了晉察冀根據地,輻射了全國的抗日根據地。延安的一部作品會迅速地到各個根據地去演,包括國統區的舞臺上,魯藝就是延安文藝的一部大旗。」劉妮介紹。

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後,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大量的愛國人士,進步青年進入延安。劉妮介紹,就是在這個時期,洗星海來到了延安。


冼星海故居內景

作為南方出生並在法國長期留學的進步青年,到延安之後,惡劣的環境和艱苦的物質條件沒有難到洗星海。當時正值延安物資匱乏的困難時期,洗星海也會拿起鋤頭去田裡開荒種田。

「他因為了這樣的經歷,這樣的激情,所以他的第一個大合唱作品是《生產大合唱》,之後和光未然合作,創作了黃河大合唱。」劉妮介紹。

1939年春天《黃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之後,傳播非常快,傳到抗日前線,傳到重慶,40年代還曾經傳到美國去唱。「這首歌曲在抗戰時期是一部激勵抗日軍民的一個精神力作,也是個號角。

劉妮說,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黃河大合唱》的精神價值已經遠遠不止一首歌曲那麼簡單,對海外華人而言,它是華人們團結奮進、自強自立的一個象徵。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它都是表現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力作。

對於中國網絡電視臺組織的這次網絡眾籌《黃河大合唱》活動來到延安,劉妮認為,活動來到革命聖地延安是一種尋根,是尋找《黃河大合唱》的精神源泉。

相關焦點

  • 《黃河大合唱》被「惡搞」,冼星海後人:忘本!網友怒斥:噁心!
    這幾年,以另類形式表演的《黃河大合唱》,已經成為公司年會或晚會的熱門節目,甚至還曾被搬上電視熒幕,有網友調侃,這首歌被「玩壞了」。《黃河大合唱》創作於抗戰時期的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一共分為八個樂章,是抗日軍民廣為傳播的一首歌曲。遭到惡搞的部分是第七樂章的《保衛黃河》。
  • 致敬青春、禮讚祖國||太極半導體團委成功舉辦大合唱比賽
    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歷史時刻,4月29日太極半導體黨支部、團委共同舉辦了「慶五一,迎五四」大合唱比賽,大家齊聚一堂共同緬懷五四先驅崇高的愛國情懷和革命精神,積極倡導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新時代勞動精神。
  • 第一束電波從延安清涼山土窯洞中發出~
    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西北19公裡的王皮灣村,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座廣播電臺,延安新華廣播電臺開始播音,在三秦大地開啟了我國波瀾壯闊的廣播事業。解放戰爭後期,延安新華廣播電臺跟隨中共中央撤離延安後,1949年1月5日,陝西人民廣播電臺的前身——西北新華廣播電臺接過接力棒,第一束電波從延安清涼山的土窯洞中飄向天空。
  • 下黃河灘被衝走,妻子有5個月身孕
    這句話出自於遇難者家屬,據悉5月2日,王某渠帶著妻子廖某霞、兩個兒子和母親外出旅行,一家人開車前往陝西延安宜川縣壺口鎮昝家山村黃河大橋。到達那裡以後,四個人發生了意外,他們在下水以後就被黃河水捲走了,一直在岸上沒下水的王某渠的母親目睹了整個過程。
  • 德勝文化廣場懷舊經典金曲唱響,一起躁起來!
    「經典唱響   不亦樂乎」馬上又有一場大型文藝活動來襲超多懷舊經典金曲將在德勝文化廣場唱響愛音樂的小夥伴一起嗨起來~幸福順德·百姓舞臺2017年德勝文化廣場金秋歡樂文化藝術節經典唱響 不亦樂乎時間:2017年9月15號(本周五)晚7:00地點:德勝文化廣場
  • 中英文聽讀 | 學習黃河
    River(原載《黃河》2014年第3期)加天山Jia Tianshan 【英文翻譯、誦讀:劉連章(北京西北)】(英文譯文已發表於《中國網》,連結請在文後點擊「閱讀原文」)我第一次到黃河岸畔學習、工作和生活,是1997年冬天到吉縣王家垣鄉掛職鍛鍊。
  • 延安山間有「野人」出沒!
    點上面藍字 惠享延安品質生活
  • 第一束電波從延安清涼山土窯洞中發出 陝西廣電人的執著與夢想
    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第一次播音:「延安新華廣播電臺XNCR現在開始播音。請記住,我們的頻率是,波長61米,周率4940千周。」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西北19公裡的王皮灣村,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座廣播電臺,延安新華廣播電臺開始播音,在三秦大地開啟了我國波瀾壯闊的廣播事業。
  • 【人生能有幾個50年】幫幫何阿姨,她想尋找52年前第一屆機關幼兒園嬰拖班的孩子們
    源起於何?上面提到的這個人便是何阿姨,今年81歲了,家住長水裡小區。這張照片是她的女兒周小姐遞給她看的,她看到照片後便萌生了尋找照片中那些學生的想法。周小姐告訴大潮君,在這張照片中,左下第一位抱著孩子的婦女正是周小姐的媽媽何阿姨。何阿姨曾是海寧市機關幼兒園的老師,自1957年擔任海寧市機關幼兒園的副校長直至1989年退休。
  • 同心追夢 共榮龍醫--廣東醫附三院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晚會向祖國深情表白
    同心追夢 共榮龍醫――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佛山市順德區龍江醫院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主題晚會輝煌壯麗70載,砥礪奮進新時代。「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晚會在氣勢磅礴的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國》中拉開序幕,緊接著醫院宣傳片《我們都是追夢人》則把現場觀眾帶回到建院66年以來的崢嶸歲月及櫛風沐雨的發展歷程,歷經幾代人的艱苦奮鬥,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綜合醫院。
  • 【禾欣社區】共譜頌黨旋律,唱響愛黨情懷——禾欣社區紅歌會
    2020年12月3日,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近鄰」理念的寶貴精神財富,深入探索黨建引領小區治理「近鄰」模式,社區居民齊聚一堂,在禾欣社區黨總支、居委會的領導下,攜手各小區黨支部及霞輝老年社會服務中心開展「共譜頌黨旋律,唱響愛黨情懷」小區紅歌會暨12·4憲法日12·5國際志願者日活動,唱響紅色經典,謳歌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 迸發新時代愛國主義偉力 | 人民論壇
    熱愛祖國,為祖國的前途命運而奮鬥,是新時代賦予每個人的職責。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恆主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提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推動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這一重要綱要,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意義。
  • 快閃丨石河子市藝術劇院綠洲樂團創意紅色快閃唱響《我和我的祖國》,向祖國深情告白!
    石河子市藝術劇院綠洲樂團創意紅色快閃唱響《我和我的祖國》,向祖國深情告白!5月2日,石河子市藝術劇院綠洲樂團演職員在軍墾文化廣場唱響《我和我的祖國》,用創意紅色快閃向祖國深情告白。朝陽初升的戈壁明珠,旋律悠揚,樂聲流淌,藝術劇院綠洲樂團的拳拳深情和赤子之心在音樂中跳動。致敬青春,青春中國,我愛你中國。2019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 六合彝族鄉為慶祝建國70周年載歌載舞!
    9月17日,由中共六合彝族鄉委員會、六合彝族鄉人民政府主辦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六合彝族鄉慶祝建國70周年文藝匯演在新建成的六合新農貿市場上演
  • 黃河放生,放魚兩萬多斤,當晚就入了電魚人口袋!
    但是在黃河水域,一些電魚人將目光放到了那些放生人的手裡,他們一般在有發生活動時才出動。就在之前,黃河大橋附近有一群放生社團往黃河裡面放生了2萬多斤的魚,並且還是用卡車拉來的。但是,令這群放生者沒有想到的是,他們這次的放生活動,其實也早已經被那些違法電魚人給盯上了。
  • 守護黃河源頭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始終在同黃河水旱災害作鬥爭。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對治理開發黃河極為重視。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創造了黃河歲歲安瀾的歷史奇蹟。儘管如此,黃河流域依然是我國水資源最為緊缺、供水矛盾最為突出、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地區。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 【要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東港市莊嚴舉行升旗儀式
    市委書記姜乃東在講話中指出,70年風雲激蕩,70年步履鏗鏘,中國人民創造了波瀾壯闊、驚天動地的輝煌歷史,譜寫了不畏艱難、自強不息的壯麗史詩,一個充滿生機和希望的中國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往開來、勵精圖治,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進新時代。
  • 12月3日—延安聞天下(語音版)
    特區政府要讓澳門的小學生,每天吃一個延安洛川蘋果。(延安日報)12月2日早上,延安子長縣十字街路口一處電纜線被大貨車拖拽下垂,致過往車輛通行困難。交警蘇帥在嚴寒中託舉纜線1個多小時,確保了車輛通行。(華商網-華商報)2日在北京發布的一份報告建議,延遲退休可分「兩步走」:2017年完成養老金制度並軌,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齡同步達到65歲。
  • 蘭州 三百名健兒黃河擊水迎新
    蘭州 三百名健兒黃河擊水迎新1月1日,參加蘭州市第32屆元旦黃河冬泳表演活動的健兒,不畏嚴寒、劈波斬浪,迎接新年的到來。 孟 捷每日甘肅網蘭州1月1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滿福)新年第一天,300名冬泳愛好者在黃河中劈波斬浪,迎接新年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