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跨越海峽的找尋 一個懷揣60年的心願 臺灣88歲老人來固尋親

2021-02-24 固原日報

  這是一次在辦公室完成的採訪。

     6月6日,記者的門被兩位特殊的來訪者推開,只見其中一位老人已滿頭銀髮,步履略顯蹣跚,在身旁一位年輕人的攙扶下輕輕推門而入,顯得彬彬有禮。還未坐定,老人就著急地走近記者,告訴他們的來意。

尤德彬老人在記者辦公室留影

     老人來自臺灣,祖籍安徽省蕪湖市,名叫尤德彬,今年已經88歲。他身邊的年輕人是他的小兒子,陪他一同出來尋親。自1949年到臺灣後,他是第一次來到固原這片土地。期間,在1999年曾到過北京和安徽老家,去北京是了解父親的訊息,去安徽是探望家鄉的親人。

上世紀九十年代與臺灣家人的合影,右一為尤德彬

     「我今年已經88歲了,在我有生之年就是想到固原來看一看、找一找,了卻我這一生的心願。」尤老告訴記者,他的父親民叫尤仁榮,在抗戰時在國民黨的部隊擔任營長,後來在民國28年(上世紀1939年)前後來到原固原縣,任固原縣代理縣長,那時的他只有11歲左右。「父親在我3歲的時候曾經回過一次家,當時他告訴我母親想把我帶到固原,母親說兵荒馬亂的年代哪裡都不要去,就在家待著,因此沒有讓我隨父親走,誰知從那一別這一生都沒有再見父親。」說到這裡,尤老的眼角已有些溼潤,聲音變得哽咽。

     這時記者仿佛看到似曾相識的一幕:在南方一個小村落的村口,一名裹腳的婦女帶著她幼小的孩子,向著一個逐漸遠去的背影不停地揮手,那身影亦是一步三回頭,孩子則不停地喊著「爸爸、爸爸」,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遠方……

尤德彬妻子在1943年時的身份證

     「後來,我國中畢業就參加了國民黨的部隊,到處行軍打仗,在那個動蕩的年代,通信十分不便,後來在民國31年(1942年),當時的固原縣政府給家裡寄了一封信,說父親已經病故,後來就杳無音信。當時家裡人都猜想,父親應該在固原當地成了家,要不中間那麼長時間怎麼不和家裡人聯繫。再後來,到了1949年,我就到了臺灣,從此跟大陸這邊的家人中斷聯繫50年,沒有再見母親,更沒有父親的訊息。」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稍微停頓後,尤老拭了拭眼角、喝了一口水接著說:「這次來我就是想了解一下父親過去的情況,找一找他在固原的後人,能和他們見一面,我的心願也就了啦!」

     但遺憾的是,他們父子來到固原已經三天了,中間走訪了一些部門和單位,查閱了一些資料,都沒有了解到有效線索,無奈之下想到找報社幫忙。  

     本報在此也向市民徵集線索,如果您知道尤仁榮及其在固原後人的情況,歡迎致電本報18995441234提供線索,讓我們一同幫助這名臺灣老人完成他的心願。(記者   王建保)

相關焦點

  • 【尋親】「哥哥,我們終於相聚了!」跨越62年終了卻心願 烈士朱隆準親人淚灑晉江
    據了解,今年3月,晉江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首次在媒體發布「為烈士尋親」公益活動,就成功為三位外省籍烈士找到家屬,近期,又幫助三名烈士找到了家屬。  朱玉慧告訴記者,當時,外公獲悉三伯公安葬在晉江後,就很迫切想要前來祭拜,一開始家人擔心路途周折,想代他祭拜,但外公的態度很堅決。
  • 臺灣美女首次來江西,竟在昌北機場痛哭!
    >她是一名臺灣妹子首次來江西是肩負著一個任務1989年兩岸開放交流後,陳竹生獨自回江西見到朝思暮想的家人,之後的幾年也有過書信往來。陳竹生今年已是99歲的高齡, 女兒陳淑貞在網上提交尋親求助,期盼實現爸爸晚年的最大心願。經過網絡尋求的幫助,終於聯繫上了老人的家人。
  • 【感人】這封遲到43年的「臺批」信件,讓他回到東山了
    近日,東山縣檔案館從臺屬高定照老人手裡,徵集到一封遲到43年的「臺批」信件,該信件講述了一位臺胞託人回東山真情接力的尋親情緣,記述了一段海峽兩岸骨肉分離、隔岸思鄉苦的悲情……2018年4月,東山縣臺辦接到回鄉祭祖老臺胞沈景色親屬的求助電話
  • 尋親 | 離鄉68載的臺灣老兵,手繪東至老家地圖尋親,小編微信採訪臺灣網友還原過程
    尋親中,她們兩個既欣喜又焦急,當她們接上頭確認的一剎那,激動萬分。近日,小編幾經輾轉,通過電話、微信分別採訪了兩位尋親當事人。根據戶口檔案記載,周召男生於1932年12月21日。父親周滿澤在他4歲時去世,母親在生下女兒周召雲三個多月後改嫁。周召男由奶奶和伯母養大,伯母還給他抱養了一位童養媳。周召雲從小就被抱養給別家收養。
  • 88歲高齡明生老人尋根問祖,其父叫鄭克宗(可能接近「克忠、克中、傑宗……」),其母叫楊桃花
    尋親老人在梅州叫邱明生(記憶中稱之「孟生」,「孟」與「明」的潮音相似)。  「我」於1929出生在潮陽市(現為汕頭市潮陽區)一富裕的鄭氏家族。其父叫鄭克宗(可能接近「克忠、克中、傑宗……」),其母叫楊桃花。「我」為家中長子,有一弟弟因長得又胖又壯,小名叫「阿佛」, 還有一妹妹不到周歲便被賣掉。父親與伯父兄弟二人,分家時有二排很不錯的房屋。
  • 57年尋親終圓夢 朵爾志與多爾加拉後人在和靜縣喜相逢
    這些年來我終於圓了這個心願!」11月20日,新源縣別斯託別鄉喀拉蘇村牧業隊哈薩克族牧民朵爾志·奴爾旦在小兒子葉爾夏提·朵爾志的陪伴下,來到和靜縣見到了當年巴音布魯克草原上蒙古族牧場場長多爾加拉的眾多後人,與他的蒙古族「兄弟」阿力騰才濟克激動地擁抱在一起,並互贈禮物。眾人眼眶中都泛著點點淚光,這段跨越天山,延續了57年的尋親夢終於取得了圓滿的結果。
  • 一直擁有:賺人熱淚的時刻,92歲老人實現心願和自己66年的髮妻最後一次握手,兩個小時後去世
    have and to hold: Tear-jerking moment dying man, 92, is granted his last wish to hold hands with his wife of 66 years as the couple meet for the last time two hours before he dies一直擁有:賺人熱淚的時刻,92歲老人實現心願和自己
  • 【民生關注】來自市長信箱——《浦江籍臺灣老兵後人尋親記》
    8月27號,很多網友都關注到了一條信息:浦江籍臺灣老兵楊叔桃的孫子致信金華市市長信箱,請求幫忙尋找自己爺爺在浦江的家屬與親人。下面請看詳細信件:尋親,本就是大家都很關注的話題,更何況是來自海峽彼岸的尋親啟事。8月27日,浦江縣公安局收到了市長信箱轉發的一封來自臺灣的尋親郵件,發信人名叫楊某。
  • 一場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接力,三名臺青捐骨髓救陸童
    圖:4日,3位臺灣青年捐獻的造血幹細胞抵達臺心醫院/大公報攝1月3日至4日,一場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接力在臺灣和東莞之間進行。他們經由臺灣慈濟骨髓庫找到全相合供者,且三位配對成功的臺灣青年同意在同一時間捐出造血幹細胞。3日清晨,工作人員動身前往臺北。下午,三位供者分別在臺灣花蓮慈濟醫院和大林慈濟醫院兩家醫院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骨髓庫還特地安排了兩隊志願者同時在兩家醫院配合,以保證三份造血幹細胞同時送到取髓工作人員手上。造血幹細胞的整個採集過程需要4至6小時,當天,這一過程一直持續到晚上8點。
  • 臺灣百歲老兵離鄉60載 病床上用百度地圖圓「還鄉夢」
    「繞地一周只需兩天,跨越海峽卻要整整三十八年。
  • 【第68期】汕頭電視臺「夢歸潮汕」欄目——【尋親故事】臺胞尋根(2019-07-14)
    海峽兩岸一線牽,那這條線究竟是怎樣連起來的呢?林康弘先生的爺爺叫林榮譽,早年是澄海一位地主,後來全家移居越南做稻米生意。林榮譽的小兒子即林先生的叔叔回到了家鄉,而二兒子即林先生的爸爸在越戰時攜全家逃難到了臺灣,海峽兩岸的林家兄弟從此失去聯繫。林康弘的太太林美靜說,他們在香港機場遇到來自澄海的許曉君小姐。
  • 鮐背老人尋親,時隔五十年相見
    永安市公安局安砂派出所所長林華元偶然在朋友圈看到這篇微文後,他仔細看了上面的名字「洪金香」,如果在人世已經是95歲的高齡了。微文中說老人曾經住在「福建省永安縣安砂公路小江坊大隊田邊生產隊」,如今已經沒有什麼地方叫生產隊了,但會不會就是在安砂鎮的小江坊村?林華元想到尋親者50多年未曾見到親人,心理一定很著急,雖然他們未向公安部門求助,但還是主動及時安排民警幫忙核實。
  • 90歲臺灣女軍官尋親:17歲從軍從中尉退伍,老家在湖南邵陽烏鴉廟
    今年90歲的王淑蘭,想尋找遠在湖南的親人據了解,王淑蘭於1928年出生在湖南省寶慶府邵陽縣烏鴉廟附近,父親叫王琨
  • 第十二屆海峽論壇·海峽影視季啟幕
    本屆海峽影視季表彰了一系列作品,《大餓》《覆活》分別獲評最受大陸觀眾歡迎的電影和電視劇;《遺失的二分之一》獲評最受兩岸觀眾歡迎的合作電視劇;由劉濤、張鐸、奚美娟、呂中、劉蓓主演的熱播電視劇《老有所依》和胡歌、桂綸鎂領銜主演,廖凡、萬茜特別出演的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得到了臺灣觀眾的關注和肯定,分別獲評最受臺灣觀眾歡迎的電視劇和電影。
  • 海峽兩岸企業對話電商機遇 ——2015金麥獎實效營銷論壇臺灣站
    2015年11月12日下午,2015金麥獎實效營銷論壇臺灣站在香格裡拉臺北遠東國際大飯店舉行。本次論壇得到了臺灣旺旺中時文化傳媒集團、臺灣網絡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臺北市數字營銷經營協會、淘寶大學、廣告雜誌、彥星·喬商廣告傳播事業群、臺灣區農業暨食品電子商務協會、中華民國無店面零售商業同業公會等的大力支持。
  • 24年無償獻血200次,60歲深圳獻血者周建華光榮「退休」
    24年無償獻血200次,市血液中心為周建華舉辦了一個簡單而隆重的榮休儀式,為周建華的無償獻血生涯畫上圓滿的句號。年輕時定下獻血到60歲的小目標昨日早上9點多,周建華坐在熟悉的採血椅上,伸出胳膊、握緊拳頭、看著鮮紅的血液從身體裡流出來,輕聲跟血液中心工作人員說「謝謝」。
  • 心願市集&你想要的都可以幫你實現!(積分清零同步上線)
    我們想要一個主題蛋糕-我們想要一隻烤得香酥美味的烤雞當我們去實現的時候,就是完成了自己一個小小的心願在這個溫暖歡樂的節日裡,遠在貧困山區的小朊友們沒有好吃的蛋糕和禮物,僅僅需要一件保暖的棉衣、一本溫暖的書籍。
  • 圓一個「微心願」,暖一顆孤獨心,牽起一段情
    陳阿婆激動地說道這是94歲陳阿婆一年來第一次看見女兒的面容一個特殊的「微心願」在過去的一年中,新冠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因為疫情防控需求,奉賢區青村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老年病區暫停家屬探視,眼看著馬上要過年了,老人們的眼神中流露出淡淡的無奈和失望。  疫情無情人有情。
  • 範宇文:第一位在臺灣演唱《我愛你,中國》|海峽情緣
    範宇文被譽為「天生就屬於舞臺的聲樂家」18歲的範宇文參加臺北市高中青年歌唱比賽,過關斬將,獲得了第一名。不久,她又參加臺灣地區青年才藝比賽,獲得冠軍。父親範仲開始鼓勵她學習音樂。大學期間,作為優秀學生的範宇文常常跟老師去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其間她遇到了一位改變她一生的人——萬賡年。他是當時臺灣派駐義大利米蘭的主管經濟的負責人。萬賡年得知範宇文從小就有音樂夢想且一直為實現夢想而努力奮鬥後被感動了,表示願意協助範宇文赴義大利米蘭威爾第音樂學院深造。果然,一俟範宇文大學畢業,萬賡年便履行諾言,把範宇文接到米蘭送進威爾第音樂學院深造,成為該學院的第一個臺灣學生。
  • 幫幫尋親:來自川石的委託「我妹,能盼你回家麼」【附視頻】
    血型:xx是否採集DNA:採集中【家屬視頻】被抱養(送養、)信息經過:       我本人從小就住在中溪村,妹妹比我小兩周歲,(按我們這邊來算就是小我三歲)妹妹右耳有個肉丁(黃豆般的大小),妹妹是85年3月28日出生(現在你戶口本的出生日期可能不同了),因當時家裡困難,一兩個月過後被抱養;抱養情況:那時有夥來修理路的包工頭,帶了二三十個工人來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川石鄉嶺尾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