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東部戰區10月18日在微博上發布一則誓師動員大會視頻,視頻內容是第72集團軍某旅在駐訓地舉行誓師動員大會。出徵現場,官兵昂揚的鬥志催人奮進,鏗鏘的誓言令人熱血沸騰。
不過,細心的網友很快就發現,誓師大會主席臺上方所懸掛的橫幅,被打了馬賽克,這在此前並不多見。印象中,2015年,央視《軍事報導》欄目在報導剛剛結束的「跨越-2015·朱日和C」演習的畫面中,出現了一幢紅白兩色的大型建築物,其外形結構與臺灣地區所謂「總統府」高度相似,其後臺媒和綠營對此大做文章。所以,有人認為這次是為了避免被臺當局和綠媒利用,是以在條幅上打馬賽克。
在討論上述猜測是否有道理之前,不如先來猜測一下橫幅上到底寫的是啥內容,對此,不少網友的猜測是這樣滴,比如:
--打到臺灣去,活捉蔡XX」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
不過,大觀君認為橫幅上出現上述文字的可能性並不是太大,因為前述內容所釋放出的直接就是「開戰」的信號,但目前情勢的發展,似乎還沒到這一步,理由如下:
首先,我們先要了解一下參加誓師大會的部隊,據公開資料顯示,解放軍陸軍第72集團軍在2017年組建,其前身為第1集團軍軍,軍部駐地位於浙江湖州市。集團軍轄下擁有兩棲、炮兵及防空等12個旅。這次視頻中展示的隊伍,應該是其中的一個旅。
眾所周知,第72集團軍是陸軍,視頻展示的內容也印證了這一點,隊列外圍停著很多輛坦克裝甲車,由此可以說明,這支部隊應該不是展開第一波攻擊的海空軍隊伍。
既然不是第一波攻擊隊伍,為何還要如此興師動眾開誓師大會呢?這是因為現代戰爭是一場全方位的戰爭,有人進攻,就需要有人防守,比如,太平洋對岸的大國有可能會出手幹預,而其亞洲的附庸也可能會落井下石,所以,我們這邊要密切關注周邊形態,隨時準備應對外來的進犯之敵。
所以,大家可以留意一下,現場所有軍人所呼喊的口號,都沒有使用「敵人」這個詞,而是用「對手」這個稱謂,而「對手」則要比「敵人」這個詞的意涵廣泛地多,既可以指稱臺軍,也可以指稱外部勢力。
另外,就是字數也不甚匹配,我們大致比量了一下橫幅,從長度和比例看,橫幅上的字數不少,可能介於20-30字之間。
基於以上信息,大觀君傾向於認為,這次誓師大會,更多是針對當前瞬息萬變的形勢,對外宣示我們的意志和決心,同時也能對臺獨形成震懾作用,而不是直接釋放出戰爭信號。
當然,也正因為形勢瞬息萬變,戰爭隨時有可能引爆,我們仍需隨時做好準備,出手制止臺獨鋌而走險,同時堅決打擊一切來犯之敵。
因此,大觀君猜測一下,相關的文字可能是:
聽黨指揮 敢於鬥爭 堅決維護祖國統一,擊敗一切來犯之敵!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