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環坐了27年的冤牢,足足9778天,終於回家了。
官方給了他清白,證明了他無罪,但在小小的張家村裡,每個人心頭都壓著重重的疑惑:那麼27年前殺害兩個孩子的兇手到底是誰?誰又該為張玉環的悲劇負責?
事情至此,終於演變成了一出《殺人回憶》。
《殺人回憶》,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韓國電影,講述了一起到現在也沒有破獲的連環兇殺案
雖然27年過去了,但還有些人清晰地記得當年的場景。彼時身為村醫的張幼玲回憶道,兩個孩子的屍體從水裡打撈出來之後,正準備抬到後山下葬,他掀開蓋在屍體上的蓆子,發現一個孩子脖子上有明顯的掐痕,另一個孩子臉上有明顯的兩條勒痕,沿著嘴角延伸向兩側臉頰。
身為村醫的張幼玲立刻意識到,事情沒這麼簡單。在他的主張下,村民們報了案。
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張玉環被警方帶走,並被懷疑是兇手。證據只有兩點:1,他家的麻繩上的麻黃纖維與勒死孩子的繩子一致。2,他手上有傷,懷疑是孩子在掙扎時抓傷的。
可是在農村,一樣的繩子有千千萬,手上的傷口也並不一定是被孩子抓的,以這樣的「證據」來定罪,稍有些法律常識的人都會覺得荒謬。但當時的辦案人員不知道出於什麼心理,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死咬張玉環是殺人兇手,他不承認,就刑訊逼供,打他、折磨他、放狼狗咬他……甚至把他妻子帶過來威脅他。在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摧殘下,張玉環熬不住了,他終於承認了——也正是因為如此,錯失了抓捕真正兇手的最好時機。很簡單,當所有的目光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張玉環身上時,誰還會去調查別的線索,誰還會去尋找新的證據?也許那個真兇看到張玉環被屈打成招時,他還在心中竊喜,自己找了一個替罪羊。記者撥打進賢縣公安局電話,對方告知「案件情況要跟縣委宣傳部來聯繫,具體的案件情況我也不是很清楚。想要知道情況要聯繫宣傳部」。隨後,對方給了記者一位「雷」(音)姓負責人的電話。在記者撥打電話後,對方聽記者自報家門,隨後說「打錯了」,掛掉了電話。
隨後,記者撥打了縣委宣傳部的辦公室電話,對方說:「你問相關部門吧。」
記者撥打外宣辦電話,工作人員接通後回復「不清楚,我是新來的,等會再撥打吧。」但當記者再次撥打,已經無法接通。
隨後,記者撥打了進賢縣檢察院電話,在記者說明來意後,對方「叭」的一聲,掛掉了電話。
嗯,這些公職部門,踢皮球絕對是一把好手,甚至連句人話都不給你說。也許在他們心裡,對張玉環出獄這個事恨得牙根痒痒,因為對他們來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都是混口飯吃,較什麼真啊。
27年前,就是這種德行,把一個無辜的人屈打成招;27年後,還是這種德行,發自骨子裡的冷漠。
而我們唯有目眥盡裂,一聲嘆息。
往期文章:
張玉環27年後出獄:遲到的正義毀了我一生
記得點「在看」。還有把乾哥的公號加星標,不漏掉任何一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