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悉 | NO.42
系列解讀:藏在建築垃圾中的萬億級市場——萬億級新市場
撰文:石濤、宋曉波
在中國,環保行業正成為一片廣闊的藍海。
建築垃圾再利用對於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據估算,每利用1億噸建築垃圾可以生產標磚 243 億塊、混合料 3600 萬噸,減少佔地 1.5 萬畝,節煤 270 萬噸,減排二氧化碳 130 萬噸,新增產值 84.6 億元。「建築垃圾通過再處理加工,用途廣泛,可以變廢為寶,產生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中國全國人大代表程蘇表示。
以鄭州鼎盛承建的鄭州高新區建築垃圾消納場為例,年可處理建築垃圾 150 萬立方米,其中 120 萬立方米用於道路墊層,30 萬立方米用於制磚,年利潤可達 8000 萬。
放眼全國,建築垃圾循環利用市場具備萬億級的潛力。中國建築垃圾資源化目前約為 5% ,遠低於歐美國家的 90% 和日韓的 95% 。不過,中國很多業內專家對未來很樂觀。中國建築垃圾資源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郭海斌認為:「在經過有效開發後,中國的建築垃圾利用率最終也可達 95% 以上。」屆時,中國建築垃圾資源化行業將釋放 1.6 萬億市場潛力。
但長路漫漫。相對於發達國家動輒近百年的建築垃圾再利用歷史,中國在這一領域起步很晚。在相當的範圍內,中國建設領域對建築垃圾是一種能源認識不足,而發達國家如日本將建築垃圾稱為「建築副產品」,十分重視將其作為可再生資源而重新開發利用。中國國家固廢中心主任孫可偉呼籲:「目前我們需要樹立垃圾是重要資源和礦產的觀念。」
從理論上來講,建築垃圾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垃圾,相反,它是眾多建築材料的結合體。不斷提高的垃圾再利用技術將使建築垃圾轉化為建築材料的成本低於直接使用新建築材料的成本。
目前來看,這樣的技術還未在世界上大規模應用。在大多數發達國家,包括西歐許多國家,大多數被拆毀的混凝土雖被派上了用場,但主要是用來製造諸如道路填埋物之類的低價值產品。這個過程被稱為「低端回收」,在建築垃圾再利用總量中佔比達60%以上。將建築垃圾進行分類、加工,製成建築骨料、環保磚等具備一定價值的產品對技術的要求更高,這一過程被稱為「中端回收」,佔比約為 40% 。目前,世界上許多研究機構正在尋找「高端回收」混凝土廢料的方法,將建築再次轉變為瀝青、水泥等建築材料。現在,相關技術仍處在研發階段,成為建築垃圾資源化行業競爭的制高點。
這一次,中國幸運的和世界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甚至迎來在建築垃圾高端回收領域彎道超車的機會。當年困擾北京天通北苑的建築垃圾將成為中國進一步向上的墊腳石。
發生在高速發展的城市與建築垃圾之間的戰爭很可能是童話般的結局:建築垃圾不會成為城市發展的阻力,而是成為城市發展的可靠材料。
「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市場前景廣闊,行業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北京建築大學副校長、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建築垃圾管理與資源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張大玉對未來充滿信心。
-END-
經典回顧
知悉——事件要聞深度解讀
以上就是本期內容,持續關注下期更精彩內容。
點擊「在看」讓好文幫助更多人
專訪 | 合作 | 投稿 | 策劃 | 紀實
徐工|小松|雷沃|沃爾沃|
創新|綠色|兩會|譚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