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湘君,醫學教授人生的「最後一課」

2021-03-01 健康報醫生頻道

11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了一堂特殊的課。同學們沒有端坐在課桌邊,而是集體肅穆站立。這堂課的「老師」沒有站立在講臺上,而是靜靜地「躺」在儲櫃裡,81歲的醫學專家韓湘君教授作為醫學新生的「大體老師」,教授人生的最後一課。

課堂上,年輕的醫學生被大愛感動,用深沉的默哀表達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堅定決心,並紛紛表示將刻苦學習,傳承和弘揚醫者精神。

「大體老師」是醫學界對遺體捐贈者的尊稱,他們是醫學生無言的良師,也是醫學生感知生命的領路人。在特殊的課堂上,「大體老師」用無聲的教誨,幫助剛剛進入醫學殿堂的學生領略醫者真諦,感悟醫術精髓。

韓湘君1939年11月出生於上海的一個醫學世家。她長期在上海市盧灣區婦幼保健院工作,治學嚴謹、醫術高超、經驗豐富,是著名的婦科主任醫師,尤其擅長婦科疑難雜症的診斷治療。她勤奮工作幾十年,直到生命的最後,還留下生前預囑——疾病最後階段不要做無謂的搶救,不插管,只求安泰離去,遺體捐獻給醫學教育事業。

11月11日,韓湘君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因病與世長辭,享年81歲。按照其生前意願,她的家人將其遺體捐獻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韓湘君的女兒曾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學習,她說:「母親很早之前就做出了捐獻遺體的決定,用最有價值的方式來支持祖國的醫學教育事業。作為家人,充分理解、堅定支持。」

據悉,早在1982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就成立了接收「大體老師」的遺體接受站,成為上海最早設立的遺體接受站之一。截至目前,共有9623人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登記捐贈遺體意願,2980人成為令人敬仰的「大體老師」。他們用自己的軀體,為醫學生架起了通往醫學神聖殿堂的橋梁,將自己對世界的愛傳遞下去。

相關焦點

  • 蘭迪·波許教授的最後一課:關於怎麼生活?
  • 蘭迪·波許:《最後一課:真正實現你的童年夢想》
    這堂課是——蘭迪·波許:《最後一課:真正實現你的童年夢想》。演講者雖然在學術上有比較高的成就,但並沒有想像中的書呆子氣(這裡對"書呆子"並沒有貶義,我這種從小到大的學渣想做書呆子都沒這能力),整堂課幽默感十足,妙趣橫生。
  • 凌斌教授:微無創醫學就是要解決「醫源性傷害」
    【導語】2016年10月14日到16日,微無創醫學專業委員會年會在湖南長沙順利舉行,本次會議涉及子宮肌瘤、腫瘤、乳腺、泌尿、影像與解剖
  • 「精準醫學研究」國家重點專項立項啟動——錢其軍教授代表作專題報告
    「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專項2017年度立項項目啟動會召開。會上,錢其軍教授作為精準醫療項目代表之一在會上匯報了「基於修飾型抗體及免疫細胞的精準醫學治療的標準研究」項目的專題報告。本次會議也標誌著踐行白澤計劃的免疫細胞治療研究又邁上了堅實的一個臺階。
  • 醒來的經典:《醫學影像學英語閱讀》
    後來發現,主編Sutton教授生於1917,2002年時已85歲高齡。如果老教授尚在人間,應該98歲啦!巨著能否再版,已經是個很大的疑問啦!個人認為,迄今為止,國內最好的醫學影像學英語教材就是是彭衛斌、梁長生主編的《醫學影像學英語閱讀》。該書於2002年由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出版,吳恩惠教授親自作序,並在中華放射學雜誌發文力薦。據我所知,該書早已斷貨,但前幾天居然在淘寶網看到好幾十個賣家賣這本書!從一個買家留言看,這本書似乎是翻印的。看到這本書,就讓我想起以前讀這本書的日子。可以說,小編一大半的醫學影像學英語實力都是源自於這本書。
  • 專題>>瑞金醫院李宏為教授任中國醫師協會畢業後醫學模擬教育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來源:「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微信訂閱號9月9日,值2017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高峰論壇期間,中國醫師協會在北京成立畢業後醫學模擬教育專家委員會成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原院長李宏為教授當選主任委員,胡偉國副院長任副主任委員,史霆任委員兼副總幹事;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李璧如、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鄒揚、新華醫院葛勤敏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齊學進副會長在成立大會上指出,中國醫師協會畢業後醫學模擬教育專家委員會的成立,對推動我國醫學模擬教育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深遠意義。
  • 【晚會喜訊】浙江站·慕斯凱之夜:臺灣鄭豐邦教授犬生殖醫學中心上海分部大型公益生殖講座
    臺灣鄭豐邦教授犬生殖醫學中心上海分部與您相約在浙江諸暨,共享視覺盛宴!此次大會旨在推動中國法牛產業發展,引領法牛行業奮發向前,積極開拓中國法牛南方市場,為中國法牛市場的均衡發展作重要貢獻,2016法牛行業的高峰盛會!如何控制讓法牛多生母犬?臺灣鄭豐邦教授犬生殖醫學中心上海分部告訴您怎麼做!繁殖中會碰到很多繁殖障礙,法牛尤其!法牛發情後4-26天配種都有?
  • 貴州 |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母胎醫學峰會
    隨著母胎醫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母胎醫學的診斷與治療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機遇與挑戰。在母胎醫學領域,將新技術與臨床診療、科研工作創新性地合理運用是同行們的願望。在此背景下,貴州省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將於2018年9月7日至9日於貴州貴陽世紀金源大飯店舉辦《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母胎醫學峰會暨貴州省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2018年年會》。
  • 人生第一證:《出生醫學證明》,您應該知道的事兒
    非因法定事由,《出生醫學證明》及其記載的內容不予更換或變更。每一活產嬰兒只能申領籤發一份出生醫學證明。國內公民收養、查不到生父母的棄嬰或兒童以及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孤兒,不予籤發出生醫學證明。2. 新生兒父母或監護人,非新生兒母親親自申領的,應由新生兒母親出具《辦理<出生醫學證明>授權委託書》,並提交代理人的身份證護照原件及複印件。3.
  • 重磅消息:李朝龍華醫學診所在天河區華醫學小鎮開診!
    「中華醫藥數位化、智能化」產業基地於11月1日落戶華醫學小鎮,「網際網路智能化健康服務平臺」——華醫學智能醫養系統也正式面世,該系統將疑難複雜病、罕見病的防、治、康、養、管、教帶進全智能化網際網路時代,簡捷快速的應用方式,滿足更多人群的需求!
  • 後疫情時代的醫學人文精神|2020年甘肅省醫師協會人文醫學專業委員會年會在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召開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紀委書記焦萬德主持會議開幕式本次會議以「後疫情時代的醫學人文精神」為主題,特別邀請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韓英紅教授、官銳園教授等國內知名醫學人文專家,圍繞醫學與美學、醫學與心理學等內容,展開一系列學術講座與交流活動
  • 首屆海峽兩岸精準醫學國際高峰論壇在福州舉行
    11月5日至6日,「首屆海峽兩岸精準醫學國際高峰論壇」在福州成功舉行,海峽兩岸精準醫學協會同期成立。       臺灣病理學會理事長周德盈教授介紹說,臺灣的精準醫學也剛剛起步,希望通過海峽兩岸精準醫學協會的平臺,加強兩岸在精準醫學所涉及的多學科的交流,如病理、檢驗、影像、放療、內鏡和藥理科,同時也希望把臺灣健保、姑息治療、臨終關懷等領域所取得的經驗能夠和大陸相關專業的人士進行分享。       」精準醫學市場空間廣闊。」
  • 李建興教授的「中國智造」在2017WCE上備受關注
    會議期間清華長庚醫院的李建興教授接受了Urology Times採訪,介紹了超聲定位經皮腎鏡治療疑難病例的經驗。和在國內的情況類似,由李建興教授發明的針狀腎鏡「Needle-perc」和其臨床應用理念也受到眾多國外醫生的青睞,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Marshall L. Stroller教授甚至提出請李建興教授在「Needle-perc」上簽名也成為佳話。
  • 2017年上海心血管外科重症醫學論壇勝利召開
    本次大會主席,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上海市醫學會心血管外科分會主任委員徐志雲教授,大會共同主席,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臟外科ICU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心臟重症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海濤教授分别致辭。
  • 老師請網友幫他的學生了解網絡世界的可怕,最後網友給他上了想哭的一課
    圓圓的漢堡:最後學生們都學會了p圖Nic_六扇門首席捕慢:最後網友給他上了好笑的一課SS_Sakuno:這是外國版的齙牙哥嗎
  • 這位北航教授被嚴肅處理了 網友:我們的期待沒被辜負
    是對學生切身的愛,重視學生的人身安全,關注他們的學業,以及給他們指明人生的方向。毫無疑問,在北航教授性騷擾事件中,北航給所有學校好好上了一課。這才是真正的以學生為本,這才是真正的愛校。前不久,在知乎上,關於北航教授陳小武的帖子不斷升溫。
  • 雙語:人生最艱難的一課就是學會相信自己
    我必須學會的最艱難的一課就是相信自己,這是基本條件。如做不到這一點,我的精神就會崩潰,只能坐在前門廊的搖椅中度過餘生。相信自己並不僅僅指支持我獨自走下陌生的樓梯的那種自信,那是一部分。我指的是大事:是堅信自己雖然有缺陷,卻是一個真正的有進取心的人;堅信在芸芸眾生錯綜複雜的格局當中,自有我可以安身立命的一席之地。
  • 周國平:醫學可以扶傷但不能救死
    事實上,患者的身體需要治療,心靈更需要安慰。人生病的時候,是最脆弱的時候,對醫生態度非常敏感,如果沒能感受到醫生的同情心,他的心情會沮喪到極點,會覺得世界是醜惡的、人生是可悲的,而反之,就會對世界和人生產生信心。因此醫生應該用哲學方式進行思考,給予患者更多的同情與關懷。古代的醫學是哲學,現代的醫學是科學,後現代的醫學應該是哲學和科學的統一。
  • 新版權書:韓文版《醫學護膚》
    2004年,為了適應這樣的時代變化,國內第一位皮膚科醫生出版了這部作者本人執筆的專業皮膚管理書《醫學皮膚護理》,5年後的2009年出版了補充版本「美迪刀皮膚護理-professional edition」(專業版)。
  • 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專家:成功絕非偶然,三技術笑傲全球
    來自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國際醫學教育中心的 Maria E. Hunt 女士也這麼自嘲。昨日上午,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專家團做客廣東省人民醫院,與廣東省人民醫院莊建和吳一龍教授等進行了座談。克利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雖譯為診所,實為美國綜合型大型醫院,是美國最大的、享有盛譽的醫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