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晨敏
魯迅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很多人深以為然,但很少有人去想:在這條路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道路之前,選擇踏上去的人們將經歷什麼?教學研究也是一條從無到有的路,箇中滋味,只有在路上的人知道。但是,只要這條路是對的,坎坷一點又如何?
曾晨敏老師也是這麼想的吧。
這次參加2017「種子的力量」課堂實踐教研會,我收穫滿滿。
剛下飛機,還有熱情的小夥伴接機,這樣的增值服務讓我感到意外。教研期間,許多細心的服務都令人倍感貼心,如課間的水果點心,各類常用醫藥品……這一切都讓老師們得以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狀態。
♢教研大會活動現場
說說各位專家導師的培訓吧。
導師們學識淵博,覆蓋面廣,講起課來深入淺出,所舉的例子生動、深刻,其中那些深刻的理論,是值得我們用許多年去思考與體會的。
第一晚的討論會,各路豪傑,唇槍舌劍,針鋒相對,導師們思想交匯,碰撞出智慧火花。幾位導師都大氣,為了更好地解釋我們所提的問題,各不相讓,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也是我們美術人該有的主見,自我,不做作,不虛偽,熱情而真實。
丁海斌老師的控場犀利到位!麻辣點評準確精彩!保證了我們的問題能最大化地得到解決。
♢丁海斌
阿童(孫智明)老師的課程也讓我眼界大開。雖然我沒上過幼兒園班級的課,但聽他繪聲繪色地描繪上課的情景,我充分感受到了什麼是童心未泯,什麼是從孩子內心感受出發的教學。
繪畫基礎教學中的點線面,阿童老師用一根線,上出了如此生動、深切的體驗,更為難得的是,他還用他如同大海一般偉岸的身軀,親力親為地示範出線的運動感,讓低幼年齡段的學生能充分吸收、感受課堂的要點。
♢孫智明
第二晚是分組實戰設計——以「感受性繪畫」為主題設計一個課例。
這給了大家更多思考的機會,而不再是單純地、被動地接收知識,課題設計能讓我們學以致用,消化這兩天浩瀚的觀點、知識、信息。
設計完後,遊鐵輝老師現場對每組設計的課題進行講解完善,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這足可見遊老師功力之深厚,現場應變能力之強大。他對每組的課題都提出了令我們深感驚訝的建議,一針見血,刀刀清晰!
♢遊鐵輝
在這裡,我還要感謝賈策進老師,他的漫畫教學已成體系,所以他毫無保留地、完整地、全面地展示了給我們。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讓我收穫最大的還是賈老師的漫畫課程,因為我自己主要的教學方向也是漫畫。
♢曾晨敏老師學生作品
賈老師所研究的漫畫課體系,我曾零敲碎打地嘗試了些,但都沒能堅持下來,因為我害怕這是一條錯誤的路,我害怕自己是在誤人子弟,在教學過程中,我心中是沒底的。但賈老師就如一條結實有力的繩子,把我這幾年對漫畫教學的一些零碎的思考、觀點串在了一起。
♢賈策進
課後,我跟同組的成員說,賈老師就是我黑暗時的燈塔。雖然有些煽情了,但我心裡確實是這樣認為的。他讓我看到漫畫的完整的現在、美好的未來,看到我該堅定不移走下去的方向,讓我有勇氣、有信心在外界的質疑和家長的疑惑中走下去。
♢曾晨敏與賈策進的合照
最後,十分感謝溢美組委會,感謝各位導師,也感謝一起參加培訓的夥伴們!這三天是腦洞大開,友情大開,感動大開!
♢我們畢業了!
除了感謝之外,我也有一些個人的拙見與建議,想要反饋給溢美組委會:
組委會可以準備一個專門用於展示的攝像頭或者投影儀之類的設備,這樣可以將導師、學員現場繪畫等實操環節直接展示到大屏幕上。因為在這次教研中,導師拿起學員的練習作品展示時,往往只有前三排能看清。根據每個導師的課程內容,列出相關的問題與練習,在教研開始之前發送給學員,這樣一來,學員就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和預習,對課程內容也就能學習、吸收得更好。比如,馬迎九老師有一節課是把五官的圖片切割成許多局部,讓學生觀察,這時就可以設計一個問題:請學員們設計一堂有關頭像的課程,設計重點是如何讓學生深入觀察人的五官。建議錄製一些導師們現場上課的視頻,教研期間,在會場播放,然後根據導師們的視頻講解,哪個部分是值得提倡的,哪個環節該引導學生,哪裡還需要改進……這樣的話,相信每個學員都能最直觀、感受性最強地學習導師們的觀點和經驗了。微信:13707487900
電話:13707487900
溢 美 傳 媒 出品